神入历史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神入”历史是理性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置身于当时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学会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提高历史思维水平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
  历史;思维;神入
  “神入”英文为Empathy,辞典解释为移情,本来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想象自己处于他人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和活动的能力。有学者把“神入历史”的解释概括为:“神入”不是随意的历史想象,而是与证据获取、不同观点的辨析、观点陈述等理性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神入历史”是理性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
  “神入历史”主要是强调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观察历史,学会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解读历史,从而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乐趣和智慧。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人教版历史必修Ⅰ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
  一、走进历史故事,丰富形象思维
  离开了形象思维,历史思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历史。在这方面,历史故事是久享盛誉的重要载体。大家所熟知的《史记》《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关于“人物”“活动”的故事,描写得十分形象化,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使得书本上的历史知识活化、历史人物立体化了。形象化的描写和讲述,可以有助于学生从心理上接近历史,从精神上沟通历史,从感情上感悟历史。一旦舍弃了形象思维,历史、历史学就会成为杂乱无章、干瘪生硬的一盘散沙。当然,历史思维中的形象思维肯定不同于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形象思维。历史思维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重现历史真相为目的,绝不允许把众多的历史人物糅合在一起加以典型化,更不允许在叙事描写、口头讲述中过分采用夸张、虚构等文学手段。
  历史故事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看起来很“琐碎”,但在展示历史人物思想、性格和时代背景方面却能够起着“素描”的作用。用历史故事中的“细节”神入历史,往往能够使学生见微知著。历史故事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意义,它准确地表现出历史人物的性格、志趣、抱负,由此勾勒出的历史逼真传神,因此,历史故事中的“细节”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历史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高中历史必修一模块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思之窗”中的问题,在教材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个关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的小故事:据《史记·王翦列传》记载,秦王嬴政把六十万精兵前去攻打楚国,王翦在出发前后六次要求秦王赐予他田产、财物,别人说你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啊?王翦说:“不对。秦王粗暴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我了,我不这样做反而会让他起疑心的。”这样一来,两则历史故事中的“细节”不约而同地展现了嬴政这个历史人物一以贯之的性格特征:猜忌、多疑,我相信这样的历史故事更能让学生“神入”秦王、秦始皇嬴政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心理。
  二、走进“历史现场”,提升理解能力
  历史教学要努力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某个历史问题之前,他们必须具备有关那一历史时期原本的和年代的知识。学生的背景知识是不同的,掌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参差不齐,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呢?有学者认为有一条基本路径,那就是:尽可能掌握多方面材料,将材料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来解读。比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一模块中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学生会遇到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有争议性的人物——李鸿章。学生对于李鸿章有所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在脑海中已经给李鸿章做了一个道德判断:清朝名臣或卖国贼。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要提供合适的材料引导学生把人物放入“历史现场”中加以认识和评价。
  我给学生呈现了三段材料来感悟那段历史:第一则材料是借李鸿章的幕僚周馥之口来反映李氏在政局与官场上的权衡,“且谓李鸿章明知北洋一隅,不敌日本一国之力,且一切皆未预备,何能出师?第彼时非北洋所能主持。李鸿章若言不能战,则众唾交集矣。任事之难如此。”此正表明李氏作为官场中人心机之复杂,明哲保身乃生存之道;第二则材料是李鸿章的朋友吴汝纶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回忆:“平壤之败,李相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在此基础上呈现出第三则材料,这是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的一番感慨,可以通过它引导学生解读李鸿章的心路历程:“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能负其责?”至此,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举步维艰体会就更为直观与深刻。
  三、走进学生心灵,促进情感升华
  “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l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l5克盐全部吸收了。”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神入历史,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庞大复杂,传统的学习方式低效无趣,关键信息和大量的背景知识混杂,不易辨识,难以构建知识间的关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能促进学生科学、高效学习的工具,在高中地理区域案例研究中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思维导图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地理思维的激活、发散和深化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思维导图;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作为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主要有图在文前、图文同页和图在文后三种,由于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引发的效应也不尽相同。了解各种插图的位置效应,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位置效应;课堂教学  插图最基本含义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插图的英文单词通常称为illustration。现代插图是指可以作为说明和论证的视觉材料,如插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利用“文化大讲堂”这一重要载体,努力满足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需求,有力地推动机关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迅速,知识产权局的职工人数也是急剧增加,35岁以下青年比例高达81%,绝大多数人员是理工科背景。青年职工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特别渴望汲取多方面的文化知识。2007年是局“知识产权文化年”,
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生。在人们感慨当今社会一些人精神迷茫、理想缺失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如一缕清风,吹散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雾霾;如一股甘泉,滋润了人们干涸的心田,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需要一点理想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当前,各省纷纷以河北省委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为镜,按照习近平在会上提出的抓好突出问题整改、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党内生活、强化党性修养等要求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广西:清理“顽疾” 服务群众  广西以开展“三服务”(“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服务农民工、服务企业)、“四清理”(清理信访积案、清理检查公开“三公经费”、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环境安全隐患大清查大整治行动)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
摘 要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思维可视化可将原本内隐的的思维方式有策略地外显,使其清晰可见,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思维,降低学习的难度。通过思维模型、联系微粒模型、图示类比等思维可视化策略的建构与应用,可提高化学用语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化学用语 思维可视化 化学式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大脑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
甘肃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党支部,是全国“巾帼文明岗”、 “全省工商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八红旗集体”、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近年来,12315党支部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先锋引领、效能风暴、联村联户“三大行动”,找准党建工作与消费咨询申诉服务的结合点,抓党建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精心打造12315服务品牌。  先锋引领,让“人人都是窗口,个个都是形象”  在
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经济正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投资、消费等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23.9%,不仅低于第二产业(占比47
[摘 要] 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现象还比较常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以鲁科版《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后,从学习素养的角度,提出了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观念;实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