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法目前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方式的介绍,重点阐述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小学教育中应用情境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好的氛围内学习。其中体育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户外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锻炼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 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指的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立场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感,净化学生心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具体科目,保證学生在相对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 采用游戏模式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更好地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积极创建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快乐的课堂。通过将游戏与体育课程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掌握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要领,从而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比如,在训练学生障碍跑时,小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相关情况,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担心害怕摔倒,导致体育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对于这种情况,体育老师可以设定一定的游戏模式进行教学,比如对抗游戏,将学生分成两队,将障碍物当作双方的防线,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并有效克服心中对障碍的恐惧,在训练过程中掌握障碍跑的基本要领。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体育老师在后期强化训练时,需要积极进行创新,不能只采用一种游戏模式进行教学,以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做好相关安全工作,从而全面保证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二) 采用语言描述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老师通过语言描述教学情境,也是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措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需要讲授一定数量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但这种理论教学难免会出现枯燥性和乏味性。而体育老师通过将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化成语言描述的情境教学,可以充分借助语言的魅力,使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对体育教学的情节、内容、过程、角色等进行描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善教学效率。
  通过相关的实验表明,老师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学习兴趣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作用。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通过积极使用语言描述创建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具体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做好演练工作,整个演练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并且做好安全工作,老师在学生演练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进行指导,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
  (三) 将音乐融入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做好课堂的布置和设置工作,同时在设立的模式上应该注重变化,尽量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兴趣学习,而音乐课程的教学就具备这种特点。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可以与音乐教学相融合,利用音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改变传统乏味无趣的教学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鼓舞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士气。通过相关的研究表现,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在体育课程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在音乐的积极引导下,充分活力,精神抖擞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样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会更加期待。在学生训练一段时间后,老师需要切换音乐类型,尽量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放松休息。
  小学生练习体操时,很多时候被动的做动作,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锻炼身体。可以在体操运动中融入传统游戏,形成具有传统游戏特色的韵律操。如,可以给《马莲花》配上节奏明快与童趣的乐曲,形成一种趣味性的韵律操。小学生做操时思想集中且主动参与到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再如《心心相印》,每组2人,背夹一圆球,步调一致向前走,绕过转折点回到起点,球掉后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最先完成者胜出。因为球很容易掉,所以整个游戏充满了竞争性和不确定性,小学生随时会面临失败,若游戏过程中失败就会使小学生产生挫折感。这样充满挑战性的游戏,就提升了小学生辨别是非,正确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式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应用情境教学,采用游戏模式、语言描述、音乐辅助等创新方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全力助力我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红.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分析[J].田径,2018(9):54-56.
  [2]乔祥娟.刍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98-99.
  [3]白婷.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设计及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20 122.
  作者简介:吴珊珊,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九龙湖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图像史料作为历史教材和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辅助资料,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历史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还是学生自我学习和复习中,都少不了历史教科书中图像史料带给师生们的直观感受。因为教科书中的图像史料对历史学知识点的描述更加直接、更加深刻,更能帮助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知识点。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如能将图像史料运用得当、讲授到位
摘 要:在普通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第80页电解原理的应用,以及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44页氢氧燃料电池原理,推广应用中涉及燃料电池和电解池的实验大多为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为了在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创新。  关键词:电解池;燃料电池;电压表;电流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图4-8电解CuCl2的实验装置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初中历史教学也因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应用而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鲜明的变化。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比较式教学、添加式与发现式教学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推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精准教学的实现,旨在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改善课堂教学成效,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水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课堂;精准教学  一、 引言  在新课标大环境下,初中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核心素养的体系,2015年教育部再次重申,将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正式纳入课程改革的工作。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成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学应该紧跟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全面培养
摘 要:在高中物理力学问题当中,有很多不变的物理量,比如弹簧弹力、速度等,这些不变的物理量通常作为题目的隐含条件,成为答题的依据,因此应教会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时,善于发现这些不变量,教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总结相应的规律。本文列举几个在高中物理力学中关于不变量的例子,希望在这一部分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启发。  关键词:不变量;弹簧弹力;速度;高中物理;力学  一、 力学的不变量——弹簧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