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改进"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完善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模型组(A组)采用"四壁四针"间断吻合术式,对照组(B组)采用改良后的"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食管下段黏膜pH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成活率(85%)较对照组(65%)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食管下端黏膜肉眼表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病理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术式的模型在增加存活率的基础上成功的诱发了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s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