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上市公司高层 “一锅端”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234567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两家上市公司相继出现主要领导或“董监高”被“一锅端”的事情。
  先是7月6日,金钼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马宝平、总经理张继祥和总会计师马祥志于2011年7月5日分别向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后续报道证实,三位关键人物集体高升到母公司。
  再就是7月22日,宝胜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夏礼诚、吕家国,董事兼总裁唐崇健,董事兼副总裁和董事会秘书翟立锋,副总裁江玲,监事会主席尤嘉共计6人已向公司方面申请辞职。公告显示,这6名高管提出辞职的理由是退休或当地政府另有任命。
  从上述两家的情况来看,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国资控股公司。两家公司的辞职人员,“上级部门”都另有安排。特别是宝胜股份的6位“董监高”更是被提升到了当地的县政府部门。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作为两家公司的9位“董监高”人员来说,能够高升,甚至调往政府部门任职,就其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作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来说,这种做法弊多利少。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上市公司高管的变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金钼股份与宝胜股份两家公司主要领导或“董监高”人员被“一锅端”,反映出来的却是国资控股公司所存在的弊端。不是说“上级部门”或政府部门不能调动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为了“更大的利益”,为了“全局的需要”,必要时调动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高层人员当然是允许的。但作为“上级部门”或政府部门,同样也应该考虑到相关上市公司的利益,要考虑到相关上市公司稳定发展的需要,尽量少调动上市公司的高层,尤其是不应该“一锅端”式地将相关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大面积抽调。这其实也是作为控股股东所应该履行的职责。上市公司毕竟是公众公司,它涉及到诸多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宝胜股份的6名“董监高”人员,长期在上市公司工作,并无从政经验。因此,在宝胜股份6位“董监高”人员被“一锅端”这件事情上,体现的是国资控股公司在人事上的政企不分,体现的是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强权”。
  “一锅端”的做法明显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以宝胜股份为例,一下子被抽走了6位“董监高”人员,加上6月下旬该公司刚刚有2名董监人员辞职,这实际上意味着公司高层的一次大换血。如此一来,在宝胜股份原有11名董事中除了4名独立董事,目前已有5人选择“挂冠而去”。这种局面的出现,对于企业的发展显然不利。毕竟这次被抽调的6名“董监高”人员,都是企业的有功之臣,骨干力量。除了夏礼诚一人超过60岁达到退休年龄之外,其他人均在四五十岁左右,正值盛年。且多名高管从1985年公司前身江苏宝胜电缆厂建厂时就已经在该公司工作,在岗26年之久。其中总裁唐崇健是国家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公司历任技术中心主任、新产品开发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要职。将这样一些骨干力量一次性抽走了,其空白很难填补。尤其是今年7月13日,宝胜股份刚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上半年公司亏损2600万元。在这种关键时刻,当地政府部门来个釜底抽薪,甚至在上市公司与6位当事人事先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把6名“董监高”人员一次性抽走,这显然不利于公司扭转亏损局面。
  此外,这种“一锅端”的做法明显没有尊重公众投资者的意愿。虽然国资部门是宝胜股份的控股股东,但毕竟代表国资部门持股的宝胜集团只持有宝胜股份44.93%的股份,只是一种相对控股。而公司董事、监事还是经过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大股东一下子就抽走了5人之多,丝毫没有把公众投资者的权益放在眼里。尤其是在公司刚刚预亏的情况下,就抽走6名“董监高”人员,大股东如何来实现公司的扭亏?如果不能扭亏为盈,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又如何保证?
其他文献
时值岁末,当畅想未来,公开谈论“回到原点”,似乎颇不合时宜。然而,就在本周,上证指数确实回到了十年前的起点。不得不说,这是个很有象征意味的结果。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监管部门换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境况和投资心态风向标的股票市场竟然表现出熊冠全球的架势,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笔者以为,股市有今天的结果绝非偶然。其中或许暗示市场信心已跌至十年前的低水平。那么,何以我国经济总量
城门失火,从来都会烤坏几池鱼。  达芬奇一倒,不少家具进口商签好的单子跟着黄了大半。法国罗奇堡家具中国区总裁周宇峰在发布会上澄清,“我们是‘假一归零’,只要被发现一件假货,这个100多年历史的品牌就完蛋了。”他不忘提醒一下,法国人是不会容忍一个不诚信的品牌存在那么久的。  中国人容忍度明显高很多,国内工商总局迟迟未给达芬奇一个了断,很多人担心,对达芬奇的惩处会淹没在一堆新的热点事件中。  达芬奇神
8月的上海,斷断续续的雷阵雨特别强烈。上班早高峰时的瓢泼大雨,让轨交虹桥路站的出口聚满了等候雨小些再出发的行人。对于李梅笑而言,躲雨的时间和心思统统没有,她必须按时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参加她与世界品牌500强之一的思科公司劳动纠纷案的第三次开庭。  李梅笑与思科公司劳资纠纷的“纠缠”从2008年持续到现在,历时3年。在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的城市,曾在名牌外企工作的白领李梅笑,诉讼期间没有任何正
要观看拉斯·冯·特利尔的新片《忧郁症》,这想法本身就是一桩极需要勇气的事情。看过他的“良心三部曲”,对他丝丝入扣的叙事能力了然于胸;看过《反基督者》,更知道他能以极其诗化的语言讲述极其郁闷乃至疯魔的事情。于是简直难以想象,这个前忧郁症患者会讲出什么样关于忧郁的故事,让你既觉得生无所欲前路茫茫,又因为其叙事和抒情的强大而不得不一直看到结局。   三天三夜的思想动员之后,终于把片子看了。不得不说,这
“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20年前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从肯尼迪机场下机伊始,为了谋生,姜文饰演的男主角大提琴家王启明就进了餐馆打工,而他的妻子郭燕进了工厂干活。自由女神神情冷傲地注视着像他们这样从世界各地涌入纽约的淘金寻梦者。  而现在,历史改写。移民的中国富豪们,有了更多的对于他们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考量。他们中的每个人,诠释的都
新时代的中国高端男士的价值观、消费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与中国以往“知识精英阶层”不尽相同的人生态度。    看惯了巴黎卢浮宫的人,不会在伦敦佳士得国际艺术品拍卖场上瞠目结舌;走遍了地中海的人,不会在金棕榈的红地毯上步履凌乱;看得懂柏拉图《对话录》的人,不会在商界领袖峰会上哑口无言……自信、气质、品位,越是精致的东西,越是需要时光沉淀、岁月流转。  “他”,哈佛商学院高材生,32岁便事业有成,经
7月5日,面对数十家媒体,国家海洋局的官员终于以罕见的强硬态度表示,未来将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中国)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并表示,这类生态损害赔偿数额视实际情形可以很高,理论上“不封顶”。  但回顾有关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漫漫道路,其中曲折不断。此次渤海溢油事故的前景,未必如其所言的乐观。    纠结的第一次海洋生态索赔    按照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对破坏海洋生
那人吹了几声哨子就开始大喊。一开始以为是对演讲有异议,听下去才发现那人吼出来的都很不可理喻。接着发生的事情出乎所有人意料。    迎接总理    2月1日晚,英国开始出现18年罕见的强降雪。第二天早上,准备出行的伦敦人推开门发现,整个城市已经没入皑皑大雪中,公交线路停运,地铁机场关闭,电视上都是关于大雪的报道。  在距离伦敦东北方向一个小时车程以外的剑桥,中国留学生、生化学博士生陈芸既兴奋又担心。
《这些人,那些事》是一本刻画台湾小人物的书。书里没有铺陈排比、华丽词藻,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作者吴念真在台湾各个角落所见所闻的小人物故事:在矿坑里讨生活的父亲,相信算命先生的母亲,村里人的闲言絮语,乡间苦苦求存的人,邻里街坊卖苦力的矿工人家,山坳破屋里吃蛇吃老鼠的父子,有两个丈夫的台湾版“春桃”,饱受国民党和日本军队轰炸的老百姓,一代大陆老兵的苦难际遇……  小人物的生活有血有泪、有挣扎、有尴尬死亡
岁月是把刀,刀刀催人老。而看过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们长年跟踪拍摄卡扎菲上校的照片后,你会感叹:改变人容貌的,不只是岁月。  1971年10月,29岁的卡扎菲作为利比亚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出席庆祝意大利军队撤出利比亚的纪念活动。当时他一身军装,简单利落,黑白照片也盖不住那股英姿勃发。   再看新世纪时期的上校,权柄在手逾四十载,身上的华服纹饰愈加精美、颜色越发鲜艳,却感觉那张被权力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