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好英语早读课对学生学好英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学生英语早读课效率普遍低下,文章分析了英语早读效率不高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英语早读效率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英语早读 提高效率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47-01
英语早读是组织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语感的培养。然而在笔者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当中,经常发现英语早读的有效性有所欠缺,流于形式,并没有收到真正效果。笔者分析了以下英语早读效率不高的原因,并且也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提高英语早读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一、英语早读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英语教师不重视。不少教师认为英语早读只是学生大声读课文、背单词,自己只要到场管理就可以了,或者在黑板上简单布置早读的内容,然后就放任学生自由诵读,使英语早读变成学生的“独角戏”,早读课常常成为学生的“自读课”和“自习课”,早读的效率也越来越低下。
2.教师没有布置明确的早读任务。实践表明,没有明确任务的英语早读,学生就没有压力,也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准备。许多学生早读课学习非常盲目,有的学生似乎总在读第一课,有的学生早读进行了很久目光还停留在某一页,有的学生一味在读单词表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对英语早读课缺少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意识,早读课的实际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3.早读形式单一。过去,我们进行英语早读时,喜欢一味地让学生在英语早读时单调地进行朗读再朗读、背诵再背诵,学生很被动,无“心”去记,只能是背了又忘,效果很差,更谈不上在实际生活中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了。
4.没有及时检测。没有进行检测,学生就没有压力感,特别是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产生偷懒心理,会出现说闲话、看课外书、甚至睡觉等不良现象。
二、提高英语早读效率的措施
1.更新观念
英语早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伸与补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增强语感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对英语早读进行明确的科学定位,这样才能有力保证英语早读的效率和质量。
2.早读时间要保证
早读通常只有二十分钟,必须专时专用。否则,早读效果会受影响。而严明的纪律能确保早读课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和氛围,它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委和全体学生的密切配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早读规定的时间。老师更要按时到班或提前几分钟到班,这样做,一来老师可做到心中有数,谁是偶尔迟到,谁是习惯性迟到,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二来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自律性。
3.明确早读课目标
明确早读课目标是提高早读课效率的前提。作为早读管理者和辅导员的英语老师,我们必须让同学们每次早读时间都有明确的朗读任务,要在每节早读课前,安排好早读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于早读课的任务目标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在培养学生早读课习惯的初期,教师所分配的任务应到做全班基本能完成,使学生很快体会到早读的益处,增强学习信心,消除畏难情绪。随着早读课学习的进一步加强,目标的确立应逐步上升要求,以此来满足学生进步的需求。
4.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早读课学习方法
早读内容要丰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就要合理安排早读的内容,总的来说要丰富、实用、易读、易记。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早读的教学内容设计在内,朗读内容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以此来满足学生进步的需求。在内容选择上,朗读和背诵的对象可以是单词、短语、重点句子、句型、段落、交际用语、课文等,也可以是诗歌、名言、学生的范文等。
5.检测与跟进
早读任务提前布置,是为了有效实施早读;而要评价早读的效果好不好,就要对学生的早读情况进行即时检测。如果没有进行检测,学生就没有压力感,特别是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产生偷懒心理,会出现说闲话、看课外书、甚至睡觉等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用任务驱动型方式对学生强化记忆。早读的最后五分钟是最佳检测时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测验,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朗读所要求的词、句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背诵或默写课文。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所要求的早读任务,教师要不断跟进,另找时间再检查,责令学生限期完成自己的任务。否则,检查只会流于形式,易使学生产生“无所谓”的心态,并形成对学习不负责任的态度。
6.建立读背考核机制,全面培养读背习惯
学生对早读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认识并有了明确的读背任务之后他们就会开始重视早读,但是要让学生的读背行为保持下去,成为习惯,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些必要的考核激励机制。让学生把早读做成一种自觉行为那是不太现实的,需要施加一种外在的压力,老师必须想一些办法来进行考核、监督和激励,让我们的学生逐步从朗读和背诵中获得成就感、获得乐趣,从而喜欢上大声朗读和背诵。大部分中学生也许对奖分和奖品不会非常在意,但他们却非常在意老师的鼓励、认可和赞许。长远目标的激励作用往往没有短期目标的激励作用来得真实,学生往往更关注自己近期的努力成果,而对远大的理想抱负感觉茫然。在这种情形下,一定的考核激励制度能够督促他们努力完成适量的读背任务,同时形成良好的读背习惯。而一旦没有一定的考核机制来约束和督促,很多学生的惰性便会抬头,从而不能按要求做好读和背的强化练习。当然,考核激勵机制应符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并且要根据需要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不同时期的英语教学要求,不可一成不变。
综上所述,英语早读是英语教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抓实、抓好英语早读的管理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英语老师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养成大声读背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意识。只要我们能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讲方法, 就一定能高效地组织管理好早读课, 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早读 提高效率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47-01
英语早读是组织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语感的培养。然而在笔者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当中,经常发现英语早读的有效性有所欠缺,流于形式,并没有收到真正效果。笔者分析了以下英语早读效率不高的原因,并且也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提高英语早读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一、英语早读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英语教师不重视。不少教师认为英语早读只是学生大声读课文、背单词,自己只要到场管理就可以了,或者在黑板上简单布置早读的内容,然后就放任学生自由诵读,使英语早读变成学生的“独角戏”,早读课常常成为学生的“自读课”和“自习课”,早读的效率也越来越低下。
2.教师没有布置明确的早读任务。实践表明,没有明确任务的英语早读,学生就没有压力,也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准备。许多学生早读课学习非常盲目,有的学生似乎总在读第一课,有的学生早读进行了很久目光还停留在某一页,有的学生一味在读单词表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对英语早读课缺少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意识,早读课的实际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3.早读形式单一。过去,我们进行英语早读时,喜欢一味地让学生在英语早读时单调地进行朗读再朗读、背诵再背诵,学生很被动,无“心”去记,只能是背了又忘,效果很差,更谈不上在实际生活中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了。
4.没有及时检测。没有进行检测,学生就没有压力感,特别是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产生偷懒心理,会出现说闲话、看课外书、甚至睡觉等不良现象。
二、提高英语早读效率的措施
1.更新观念
英语早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伸与补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增强语感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对英语早读进行明确的科学定位,这样才能有力保证英语早读的效率和质量。
2.早读时间要保证
早读通常只有二十分钟,必须专时专用。否则,早读效果会受影响。而严明的纪律能确保早读课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和氛围,它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委和全体学生的密切配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早读规定的时间。老师更要按时到班或提前几分钟到班,这样做,一来老师可做到心中有数,谁是偶尔迟到,谁是习惯性迟到,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二来也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自律性。
3.明确早读课目标
明确早读课目标是提高早读课效率的前提。作为早读管理者和辅导员的英语老师,我们必须让同学们每次早读时间都有明确的朗读任务,要在每节早读课前,安排好早读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于早读课的任务目标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在培养学生早读课习惯的初期,教师所分配的任务应到做全班基本能完成,使学生很快体会到早读的益处,增强学习信心,消除畏难情绪。随着早读课学习的进一步加强,目标的确立应逐步上升要求,以此来满足学生进步的需求。
4.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早读课学习方法
早读内容要丰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就要合理安排早读的内容,总的来说要丰富、实用、易读、易记。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早读的教学内容设计在内,朗读内容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以此来满足学生进步的需求。在内容选择上,朗读和背诵的对象可以是单词、短语、重点句子、句型、段落、交际用语、课文等,也可以是诗歌、名言、学生的范文等。
5.检测与跟进
早读任务提前布置,是为了有效实施早读;而要评价早读的效果好不好,就要对学生的早读情况进行即时检测。如果没有进行检测,学生就没有压力感,特别是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产生偷懒心理,会出现说闲话、看课外书、甚至睡觉等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用任务驱动型方式对学生强化记忆。早读的最后五分钟是最佳检测时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测验,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朗读所要求的词、句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背诵或默写课文。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所要求的早读任务,教师要不断跟进,另找时间再检查,责令学生限期完成自己的任务。否则,检查只会流于形式,易使学生产生“无所谓”的心态,并形成对学习不负责任的态度。
6.建立读背考核机制,全面培养读背习惯
学生对早读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认识并有了明确的读背任务之后他们就会开始重视早读,但是要让学生的读背行为保持下去,成为习惯,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些必要的考核激励机制。让学生把早读做成一种自觉行为那是不太现实的,需要施加一种外在的压力,老师必须想一些办法来进行考核、监督和激励,让我们的学生逐步从朗读和背诵中获得成就感、获得乐趣,从而喜欢上大声朗读和背诵。大部分中学生也许对奖分和奖品不会非常在意,但他们却非常在意老师的鼓励、认可和赞许。长远目标的激励作用往往没有短期目标的激励作用来得真实,学生往往更关注自己近期的努力成果,而对远大的理想抱负感觉茫然。在这种情形下,一定的考核激励制度能够督促他们努力完成适量的读背任务,同时形成良好的读背习惯。而一旦没有一定的考核机制来约束和督促,很多学生的惰性便会抬头,从而不能按要求做好读和背的强化练习。当然,考核激勵机制应符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并且要根据需要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不同时期的英语教学要求,不可一成不变。
综上所述,英语早读是英语教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抓实、抓好英语早读的管理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英语老师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养成大声读背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意识。只要我们能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讲方法, 就一定能高效地组织管理好早读课, 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