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s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改革推广后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问题。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好,兴趣越来越浓,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学生兴趣骤减,渐渐丧失了课堂学习的动力。那么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有哪些呢?我针对所在班级的后进生的深入了解,发现了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在主观上不努力,教师又缺少适当的关心和帮助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语言教学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打好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学习不努力,班级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导致他们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同时教师缺乏耐心和爱心,忽视了对他们的引导和帮助,听之任之,这样他们中的一些就会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其次,学生对英语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导致在英语学习中的恶性循环。英语学科跟其他学科不同,一旦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学,再想赶上去就很困难了。那些掉了队的学生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以至于上课听得懂的很少,大多时候就像是听天书一样,觉得学英语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第三,农村教学条件有限,缺乏荚语学习的氛围。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只有的大量的练习中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好、学活英语。可现在的英语学习只局限于每周的几节课,课堂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又较多,这样就导致学生说、练的时间就很少了。这样下去的话,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会存在听力水平低下,综合运用英语较差的现象,更何况是那些本就缺乏兴趣的后进生呢?
  面对着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现象,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学生的现状,成功实施教学。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适时帮助。打好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如果在课堂他们能够听懂简单的对话,并参与到学习中,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就会产生,所以每堂课都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有练的时间,同时要注意练得层次性,尽量做到面对大多数学生。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多向学生介绍一下异国的风俗,以开阔学生眼界,这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他们交朋友,不歧视他们,不动辄斥他们,常鼓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二、讲究教法,园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适时的运用直观教学法,使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在既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如教学一开始就寓于情景,教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说"LiLei is taller than Lily,ShiXing is the tallestboy in class two,”等等,接着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既引出新知识,同时又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情景中大量实践,很容易掌握所学内容。对于确实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要强求与其他学生一样,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轻的内容,使得尖子生能吃饱,学困生也能吃得下。我在班级中实行了“每日三句”活动,让英语学习很差的学生每天背诵三个句子,每周检查,使他们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掌握了简单的英语语句,为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合作学习,创造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英语学习中习惯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我充分利用每天课前的师生问候机会,给学生5到10分钟的朗读和背诵时间。同时在课上为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多进行一些英语活动。比如教完的课文,进行课文朗读接龙游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让人人都动起来。另外多利用课余时间举行一些英语单词竞赛、朗读、听力竞赛等。这些活动将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形成学习英语的氛围。
  当然,还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为学生的进步而努力。总之,要确实解决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问题,需要老师、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教师如何掌握一定的课堂艺术,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环节,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利用直观形式教学,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讲透概念和原理,理解和牢记生物知识;即时巩固知识,深化生物学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来论述了怎么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艺术 高中生物教学 课堂环节 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学是研究人与生物体生命活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所以轻松学语文
【摘要】仿真实验可以和真实实验互相取长补短,在大学物理教学和学习中共同发挥作用。本文基于仿真实验的原理,阐述了仿真实验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具体应用。  【关键词】仿真实验 物理实验 物理教学    1引言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实验环节是学生应用知识与探究并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实验方法将教学和实验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
[摘 要]我们教师可以用爱心唤回后进生的心、用树立其自信心的方式鞭策后进生、用暗示的无声教育法启迪后进生,多为后进生创设成功机会,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巩固自信。  [关键词]教源性后进生 成因 转化策略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不外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学生本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在分析后进生心
我手捧教科书,又一次教授《品德与社会,寻根问祖》这一章节,其间,“大禹精神”使我浮想联翩。  从华夏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大禹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顽强不屈,百折不挠求生存、求发展的优秀民族精神。海内外中国血统的人常以“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作为自己的代名词,正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更是一
[关键词]学习 自信心 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从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因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自信心进行有效的探讨,分析其原因,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寻找心灵的支点,开启他们人生的航船,达到理想的彼岸。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    一、了解影响贫困山区学生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必然要跟着进行变化。按传统教学观点,作业主要是“巩固知识”的手段。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物理作业的作用应更多的考虑,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愿望、需求或他所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和内在力量,它能使个体对学习活动保持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它可看做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意识倾向性。故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其蒙而引其趣”,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化学学科教学的生命力。笔者在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
[摘要]新课程下的课堂评价较之传统评价有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就如何在课堂上开展评价作7一些探索。评价要投入真情,注意延时评价和及时评价相结合,要力求准确、生动多样。  [关键词]真情;延时;准确;生动多样    新课程“以生为本,促进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较之传统的评价也开始悄悄变脸:我们欣喜地发现评价不再是单一的老师评价学生,
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夺走了学生展示的机会,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满堂灌只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学生全面发展。要想彻底打破这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下面我把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尝试简单地总结。  一、转变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