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格格两岁半了,最近她一直跟我强调“这是我的”,似乎,孩子的物权敏感期到来了。比如,只要我拿一下她的玩具,她就会说:“妈妈,这是我的玩具,你的在那里(指电脑之类)。”吃饼干的时候,她会说:“这份是我的,我可以给你吃一个,妈妈你要吗?”儿童节的时候,林林妈送给她一个玩具,她欣喜地对我说:“这是林林妈送的,现在,它是我的玩具了。”
尊重孩子的物权,这是个对孩子健康成长极其重要却又容易被父母忽视的一个问题。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拥有他们自己的物品,比如衣服鞋帽、食品玩具等等。在许多父母看来,这些物品虽然使用权在孩子,但所有权还是在大人手上。其实,明智的父母应该明确肯定孩子的所有权,并尽量让孩子自主安排和使用这些物品,因为只有尊重孩子的物权,才能促进其人格的发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物品的主人,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和自信心,锻炼孩子的管理能力和独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物权观呢?
细节1:界定物品的所有权
前阵子给格格买了三条小金鱼,买回来后,我对她说:“格格,小金鱼是你的宠物,你就是小金鱼的主人了,你要负责照顾它们哦,每天给小金鱼喂食,定期换水,知道了吗?”格格说:“知道了,我是小主人呢!”
解析:每给孩子购置一件物品时,父母都应该说明:“这是买给你的,你要自己保管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介绍一下物品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醒孩子给新物品找个合适的位置摆放好。
细节2:引导孩子定期清理物品
格格玩具日渐增多,收拾起来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专门开辟了几个地方给她放玩具,并引导她一起清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比如书房的柜子里放一些已经不用的玩具和图画书,客厅玩具架上放她经常要玩的玩具和她最喜欢翻阅的书,最近我们又购置了一个玩具架,上面配了许多彩色的收纳盒和收纳框,便于玩具的分类、查找,也便于孩子随时拿取和随手收拾。
解析:父母应该定期引导孩子规整自己的物品,并指导孩子把它们分类收纳。同时,定期对玩具进行清理,把常玩的和淘汰的分开摆放,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物权意识。只有亲身参与清理属于自己的物品,孩子的物权意识才会慢慢建立起来。此外,每次孩子玩完玩具时,应尽量提醒他放回原处。
细节3:引导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玩
有一次,格格在楼下的林林家发现了玩橡皮泥用的面条模子,她对这个玩具特别感兴趣,不停地把橡皮泥塞进模子,然后使劲地推出一堆面条来,玩得不亦乐乎。见此情景,我便提议她与林林交换玩具,比如把自己最喜欢的敲鼓玩具留下来让林林玩,那么她就可以将面条模具带回家。刚开始格格不同意,但后来实在抵不住面条模具的诱惑,终于还是把自己的玩具留下了。
解析:在引导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分清哪些是自己的玩具,哪些是别人的玩具。平等交换自己喜欢的玩具,不仅能使孩子的物权得到了尊重,而且也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分享。有时候也许孩子对于自己特别钟爱的玩具舍不得分享和交换,但只要家长悉心引导,终归能让孩子意识到:只有交换才能够得到玩其他玩具的机会。多次快乐交换的经验,才能进一步刺激孩子主动分享和交换。
细节4:教孩子确立“请求他人同意”的意识
每次格格想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我都会这样对她说:“你要先问问人家说,我可以玩一下你的玩具吗?如果小朋友同意了,你得说谢谢;如果小朋友不同意,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别人的玩具,但我们可以试试别的办法,比如耐心等他玩完后再提出要求,或者试试用你的玩具去交换。”这样引导孩子,不但认可了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还教会了孩子如何有礼貌地请求与谢绝。
解析:孩子之间分享或交换玩具,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请求对方的同意,因为这意味着孩子认可了对方对物品拥有的所有权,有助于孩子更全面地看待物权,既尊重他人的物权,也发展自我的物权。
尊重孩子的物权,这是个对孩子健康成长极其重要却又容易被父母忽视的一个问题。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拥有他们自己的物品,比如衣服鞋帽、食品玩具等等。在许多父母看来,这些物品虽然使用权在孩子,但所有权还是在大人手上。其实,明智的父母应该明确肯定孩子的所有权,并尽量让孩子自主安排和使用这些物品,因为只有尊重孩子的物权,才能促进其人格的发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物品的主人,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和自信心,锻炼孩子的管理能力和独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物权观呢?
细节1:界定物品的所有权
前阵子给格格买了三条小金鱼,买回来后,我对她说:“格格,小金鱼是你的宠物,你就是小金鱼的主人了,你要负责照顾它们哦,每天给小金鱼喂食,定期换水,知道了吗?”格格说:“知道了,我是小主人呢!”
解析:每给孩子购置一件物品时,父母都应该说明:“这是买给你的,你要自己保管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介绍一下物品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醒孩子给新物品找个合适的位置摆放好。
细节2:引导孩子定期清理物品
格格玩具日渐增多,收拾起来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专门开辟了几个地方给她放玩具,并引导她一起清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比如书房的柜子里放一些已经不用的玩具和图画书,客厅玩具架上放她经常要玩的玩具和她最喜欢翻阅的书,最近我们又购置了一个玩具架,上面配了许多彩色的收纳盒和收纳框,便于玩具的分类、查找,也便于孩子随时拿取和随手收拾。
解析:父母应该定期引导孩子规整自己的物品,并指导孩子把它们分类收纳。同时,定期对玩具进行清理,把常玩的和淘汰的分开摆放,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物权意识。只有亲身参与清理属于自己的物品,孩子的物权意识才会慢慢建立起来。此外,每次孩子玩完玩具时,应尽量提醒他放回原处。
细节3:引导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玩
有一次,格格在楼下的林林家发现了玩橡皮泥用的面条模子,她对这个玩具特别感兴趣,不停地把橡皮泥塞进模子,然后使劲地推出一堆面条来,玩得不亦乐乎。见此情景,我便提议她与林林交换玩具,比如把自己最喜欢的敲鼓玩具留下来让林林玩,那么她就可以将面条模具带回家。刚开始格格不同意,但后来实在抵不住面条模具的诱惑,终于还是把自己的玩具留下了。
解析:在引导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分清哪些是自己的玩具,哪些是别人的玩具。平等交换自己喜欢的玩具,不仅能使孩子的物权得到了尊重,而且也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分享。有时候也许孩子对于自己特别钟爱的玩具舍不得分享和交换,但只要家长悉心引导,终归能让孩子意识到:只有交换才能够得到玩其他玩具的机会。多次快乐交换的经验,才能进一步刺激孩子主动分享和交换。
细节4:教孩子确立“请求他人同意”的意识
每次格格想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我都会这样对她说:“你要先问问人家说,我可以玩一下你的玩具吗?如果小朋友同意了,你得说谢谢;如果小朋友不同意,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别人的玩具,但我们可以试试别的办法,比如耐心等他玩完后再提出要求,或者试试用你的玩具去交换。”这样引导孩子,不但认可了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还教会了孩子如何有礼貌地请求与谢绝。
解析:孩子之间分享或交换玩具,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请求对方的同意,因为这意味着孩子认可了对方对物品拥有的所有权,有助于孩子更全面地看待物权,既尊重他人的物权,也发展自我的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