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7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以进一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23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21例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渐进性强化"是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高浓度氨基酸、高糖、高浓度氨基酸高糖混合物对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甘露醇(13.3mmol/L)、高浓度氨基酸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瘦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38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
目的 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positive regulatory factor A)蛋白之间的关
目的 探讨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患者,经CT、MRI、MRV及DSA检查明确诊断后,行脑室-腹腔体外可
目的 观察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1例Hallervorden-Spatz病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脑深部刺激电极植入双侧丘脑底核,分别于术前、开机后1个月、开机后3个月,12个月时对其
目的 探讨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62例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和281例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自细胞三烯B4(LTB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同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的适应证和技巧.方法 采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制成的可吸收钉/棒治疗部分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56例.小切
目的 建立狂犬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制备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的假病毒颗粒阳性对照.方法 在RV的N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及其周围区域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 和手术效果. 方法 对11例颈静脉孔区肿瘤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枕下乙状窦后进路2例,经颈静脉孔进路2例,颞下窝进路4例,乳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