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aroA启动子上阻碍PrfA转录调控元件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positive regulatory factor A)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plcA和aroA两个毒力基因启动子作为研究对象,plcA基因启动子(PplcA)上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PrfA蛋白结合序列TYAACAAATGTFAA(PrfA-box)和-10区(TAAGAT),其转录表达受PrfA强调控;aroA基因不受PrfA调控,所利用的启动子ParoA1为非依赖于PrfA的肩动子,但是在紧邻ParoA1的下游区域却含有一个与PplcA相似的PrfA-box(TTAAAACATGTTAA)和一个-10区(TTTAAT),该区域疑似为依赖于PrfA的启动子,被命名为ParoA2.应用PCR定点突变和SOEing PCR(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技术互换了PplcA和ParoA2上可能影响PrfA蛋白结合以及诱发转录起始相关的碱基序列,构建了一系列PplcA-ParoA2杂合突变启动子,并插入到无启动子的lacZ报告基因上游,使lacZ基因的表达置于突变启动子下.获得的启动子融合表达质粒分别电转化入LM野生株P14、PrfA蛋白高表达突变株Pl4a和prfa基因等位缺失突变株A42中,检测相应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确定杂合突变启动子是否具有依赖PrfA的转录活性及其水平高低.结果 当肩动子上影响PrfA转录调控的两个核心元件PrfA-box与-10区的距离保持在最适的22或23个碱基时,交换PplcA和ParoA2上的两个相应核心元件的碱基序列并不改变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但是,当PplcA上的两个核心元件之间的碱基以及-10区下游的序列被相应ParoA2上的序列所替代后,PplcA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完全丧失,反之,ParoA2上的这两段序列如果被PplcA的序列所替换,ParoA2则表现出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结论 ParoA2的-10区及其下游的序列可能形成发夹结构,阻碍RNA聚合酶-PrfA蛋白复合物结合到解旋的单链模板DNA上生成具有转录起始活性的开放复合物,从而抑制了ParoA2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预防性放置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67例下部胃癌患者为研
目的 探讨一种更能有效提高实习效果的岗前培训形式.方法 对具有可比性的2组人员,在分别接受传统形式的岗前培训和新形式的岗前培训后,从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操作技能考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F-kB)信号途径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免疫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武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KD患儿48例,将患儿分为两组:冠状动脉损害亚组(
目的 研究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利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检测40例
目的 探讨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中角膜瓣厚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行LASIK的患者192例(369眼;有15位患者为单眼手术),均使用M2微型角膜板层刀(130刀头)制作角膜
近年来,我国某些感染性视网膜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但临床上对这类疾病的诊治水平仍然有限.当务之急应提高我困眼科临床医生对感染性视网膜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力.为此.应
目的 测定不同年龄以及退变腰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酶活性,探讨蛋白多糖酶与年龄、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个腰椎间盘的蛋白多糖酶活性进行测定,其中8个腰椎间盘来自胎儿,6个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30、150、1000μg/L)TSA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生
目的 观察高浓度氨基酸、高糖、高浓度氨基酸高糖混合物对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甘露醇(13.3mmol/L)、高浓度氨基酸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瘦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38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