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isheav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所出现的问题在个方面许多意见和质疑,从而引发了我对国内现代建筑教育状况的反思。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批的留学生和专家学者到国外学习、进修和交流,可以说他们接受了西方国家最新的设计教育,接触了西方国家最先进的设计思想,了解了西方国家最新的设计理念,学习了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并把西方各国优秀的设计教育方法带到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中,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与环境设计人才。但从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的建设发展来看,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种差距不单是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和审美意识上的。
  
  学校参差不齐,不管学校是否有条件,是否有没有这类的老师都挤着开设这门专业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晚,这是事实,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很多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师都在国外或国内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并把西方的设计教育方法带到我国建筑设计教育学科中,运用西方的先进教育理论培养了一大批设计人才。但是我们的这类人才毕竟有限,不可能每个院校都有较高水准的教师。这样就导致了我们的大量的学生毕业后就面临的失业。同时我国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产品设计等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然,建筑作品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很多建筑设计教师都受过西方最新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的教育,其设计思想、理念、方法不可谓不先进,为什么还设计不出被世界建筑界认可的优秀建筑作品呢?抛开前面谈到的几个因素,我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国大众基础审美教育薄弱,甚至是缺乏;我国的设计师审美意识普遍较差,艺术素养较低。2001年,一份日本的建筑学刊物第一次介绍了一栋中国建筑,文章称这栋建筑不仅具有极简主义的现代风格,它所散发的独特气质,使它成为建筑界一件全新的优秀作品。这栋建筑是一位自由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师就是房子的主人—艺术家艾未未。在为自己建造这栋工作室之前,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建筑设计方面的训练。建筑师如果只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而自身没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和审美修养的话,设计出的建筑也只能称得上是房子,而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建筑作品。
  
  建筑学科的专业教学跟不上世界的脚步
  
  我国建筑学科专业教学的对建筑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学的不重视,在资金的投入和师资的培养上都跟不上现代建筑师培养的需要,我们的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学科等方面的教材还是几十年前的版本,懂得先进结构技术的师资实在是太少。这样的教学状况,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设计师?如何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社会上的广大人士对我们的城市建设、城市建筑表现出的不满,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建筑设计教育界反思吗?我们只要亲自到过法国巴黎,就能真正体会到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与他们的差距,就能体会到我国的建筑设计师和学习建筑设计的学生们在艺术素质、审美修养、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国外的设计师相比存在的较大差距。
  
  建筑设计教育要跳出我们的应试教育的范畴
  
  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基本上采用的是填鸭式教育,重理轻文,重分数的高低而轻知识的宽度,不重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综合知识的培养,建筑学科录取的学生在高分光环的照耀下,普遍存在着艺术资质较低的现象。这种隐患的存在,恰恰是影响中国的建筑设计发展和提高中国建筑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建筑设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设计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而我国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用教授基础绘画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问题,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亡羊补牢的教学方法怎么能提高我国建筑师的艺术素质和设计水平呢?当我在巴黎街头看到法国的学生在画巴黎圣母院,各种美术馆和展览馆里都有学生参观时,我感到我们的建筑设计教学何止是方法上的落后,更主要的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不结合国情,盲目学习西方的教学方法,只会走入另一种误区。
  我们在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教学中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但形式就不重要了吗?建筑师、环境设计师都是搞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如果只有功能,没有美的形式,那算什么优秀的设计?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一下包豪斯宣言中对建筑的论述:“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存在着,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是各种美观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重温包豪斯宣言,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界深思吗?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将选修课引入初高中教学内容.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要有更加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体系来适应课改的要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每名教师都需树立危
南通市委和省教育厅对高职院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地方做贡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后的落脚点就是服
城乡结合部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兼具城市和农村属性的特殊地带.位于其中的初中生教育因而呈现出多方面异于其他区域的困境.本文以新乡市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教育为例,运
研究背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肿瘤死因的第3位、我国第2位的肿瘤致死原因
枫叶教育模式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主要因为枫叶的学生是幸福的,是成功的。  枫叶的教育教学模式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中西教育的结合,这“结合”二字,可以说包含了枫叶教育的无限精彩。    “结合”的基本框架    枫叶在基础教育领域独领风骚的特色,就是将中西教育进行结合。应当说,到底怎样结合,这是一个历史的命题,它确实需要大智大勇来解答。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现在,枫叶人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基本框架——
社会的急剧变迁,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多元文化价值的选择,青少年的成长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问题也随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校的行政部门为依
绝大多数复杂性状疾病(complex diseases)都是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orders),随着人类基因组单型图( HapMap)的逐步完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六年,作为一线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又通过多次的理论学习,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途径,感触良多。分以下几点概括:    使用教材又高于教材    教材是人类文化、智慧的载体,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因此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但是相应的网络的频繁使用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使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网络信息化的特点    信息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计算机其计算速度惊人,功能强大,并且可以同时连接很多台电
 研究了掺铒磷酸盐玻璃波导放大器的特性。利用重叠因子将 980 nm光抽运的掺铒玻璃波导放大器四能级模型的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在考虑上转换效应和放大自发发射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