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教学模式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大学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同时这种变化提高对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英语教师如何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一个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改变着学校教育的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随时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观看网上视频、微课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解决在英语学习的难点疑点。这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传统英语课堂,这种情况迫使着大学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这对于英语教师来既是一个新机遇又是新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指从海量数据中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它具有更大容量、更多样性、更快生成速度、更高价值四个特点。大数据时代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慕课、微课等技术进行学习就会形成非结构性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分析,同时还能记录学生学习轨迹。教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提取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为教学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效的帮助教师改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因为教师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备课,不能再像以往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有一套备课方案。同时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很强,对于教师而言,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学生对传统课堂产生抵触情绪。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微课、网上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开放,移动终端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师。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老师,喜欢的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英语课程学习,既方便又容易接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例如:某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文学习时,都是采用“学习生词—一段段的与学生翻译全文-—讲解课后习题”的教学模式。一般大学英语为32或36课时,最高也有64课时,为数不多。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生词至少需要1课时,全文翻译要花3~4课时,加上讲解课后练习的时间,一篇课文学习需要7~8课时,而多数学校一周也就2~4个课时,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一个课时,需要跨两周的时间,而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还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是哪里。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重点不突出,教学质量差,学生在听完课之后感觉没有学到新知识,学生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抵触情绪很高,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出勤率”才到课堂的。
第二,教师职能受到冲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宰,学生几乎没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基本都是在听老师讲课,看老师板书,跟老师读单词的模式,只有在翻译和做练习的环節,学生才有参与课堂的机会。这种模式下,学生对课文没有进行任何的思考,单纯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但是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平台进行学习,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能够自行解决课堂遇到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就不会那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而是做自己的事情,这样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像在演独角戏,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每天上课只是完成工作任务,教师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第三,在师生关系复杂化。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会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例如:我国的“师道尊严”思想,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以及市场经济等观念。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义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有的认为是朋友关系,有的认为是服务关系,但是学生都希望老师成为英语学习的“合作者”,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及时的转变角色,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以权威者的角度,行使教师的职权。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方向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发展,让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呈多元化发展,学习途径也多种多样,严重冲击了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环境背景下,教师想要在大数据时代实现职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及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备课依据,同时老师可以研究学生喜欢的微课课堂风格,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例如: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任务教学法上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可以以“我的大学生活为主题”,教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如:分别以宿舍、课堂、社团生活用语,让学生设置不同的情景,上台进行表演,在表演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提问,表演组内部可以自行分工回答观众的提问(设计情景及对话、表演、解释)。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主角,即使学生在课后已经自主学习并掌握了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在情景模式中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中,一方面能够学习和掌握语言,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感,培养自信心,学生在心理上不再排斥上课,学习效率会更高。
第二,提升专业知识及分析数据的能力。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教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所以教师想要在大数据时代更好的实现自主发展。一方面,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因为只有自身的专业能力过硬,才能更好的应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才能解答学生各类问题。因此专业知识仍然是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主动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未来大数据时代,教师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收集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整合资源,进一步寻找出可以被利用的价值高的教育信息,而这项工作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出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课堂,确保教学质量。
第三,转变角色。现在的学生都向往着民主平等,都希望老师能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而不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很多老师会认为,我为学生服务,学生就应该尊重我,但是老师却没有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很多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会说“如果缺勤三次,就没有资格进行期末考试”,这样会给学生留下为了考试,为了毕业一定要来上课的印象。如果英语老师能转变自身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学生的心理,通过和学生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结合自己的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一堂堂生动形象的英语课,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与课堂魅力留住学生。除此之外,如果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相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会更主动的向老师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四、结束语
2017年5月在上海隆重召开“英语教育的高峰论坛”,论坛以“转变考试理念,构建教育测评新模式”和“大数据时代教育测评的国际化发展”为话题。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方向,希望大学英语教学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8):34-35.
[2]尹蕊.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J].林区教学,2015,(7):49-50.
[3]沈红伟.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2):96-99.
作者简介:
郭美玲,研究方向:语言学,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①2015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Y2015012):我校大学英语生态环境构建的实证研究;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项目(WYZX2016-16):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③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NGJGH2017084):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改变着学校教育的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随时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观看网上视频、微课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解决在英语学习的难点疑点。这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传统英语课堂,这种情况迫使着大学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这对于英语教师来既是一个新机遇又是新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指从海量数据中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它具有更大容量、更多样性、更快生成速度、更高价值四个特点。大数据时代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慕课、微课等技术进行学习就会形成非结构性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分析,同时还能记录学生学习轨迹。教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提取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为教学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效的帮助教师改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因为教师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备课,不能再像以往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有一套备课方案。同时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很强,对于教师而言,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学生对传统课堂产生抵触情绪。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微课、网上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开放,移动终端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师。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老师,喜欢的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英语课程学习,既方便又容易接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例如:某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文学习时,都是采用“学习生词—一段段的与学生翻译全文-—讲解课后习题”的教学模式。一般大学英语为32或36课时,最高也有64课时,为数不多。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生词至少需要1课时,全文翻译要花3~4课时,加上讲解课后练习的时间,一篇课文学习需要7~8课时,而多数学校一周也就2~4个课时,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一个课时,需要跨两周的时间,而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还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是哪里。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重点不突出,教学质量差,学生在听完课之后感觉没有学到新知识,学生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抵触情绪很高,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出勤率”才到课堂的。
第二,教师职能受到冲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宰,学生几乎没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基本都是在听老师讲课,看老师板书,跟老师读单词的模式,只有在翻译和做练习的环節,学生才有参与课堂的机会。这种模式下,学生对课文没有进行任何的思考,单纯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但是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平台进行学习,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能够自行解决课堂遇到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就不会那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而是做自己的事情,这样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像在演独角戏,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每天上课只是完成工作任务,教师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第三,在师生关系复杂化。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会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例如:我国的“师道尊严”思想,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以及市场经济等观念。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义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有的认为是朋友关系,有的认为是服务关系,但是学生都希望老师成为英语学习的“合作者”,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及时的转变角色,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以权威者的角度,行使教师的职权。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方向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发展,让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呈多元化发展,学习途径也多种多样,严重冲击了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环境背景下,教师想要在大数据时代实现职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及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备课依据,同时老师可以研究学生喜欢的微课课堂风格,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例如: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任务教学法上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可以以“我的大学生活为主题”,教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如:分别以宿舍、课堂、社团生活用语,让学生设置不同的情景,上台进行表演,在表演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提问,表演组内部可以自行分工回答观众的提问(设计情景及对话、表演、解释)。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主角,即使学生在课后已经自主学习并掌握了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在情景模式中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中,一方面能够学习和掌握语言,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感,培养自信心,学生在心理上不再排斥上课,学习效率会更高。
第二,提升专业知识及分析数据的能力。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教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所以教师想要在大数据时代更好的实现自主发展。一方面,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因为只有自身的专业能力过硬,才能更好的应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才能解答学生各类问题。因此专业知识仍然是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主动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未来大数据时代,教师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收集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整合资源,进一步寻找出可以被利用的价值高的教育信息,而这项工作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出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课堂,确保教学质量。
第三,转变角色。现在的学生都向往着民主平等,都希望老师能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而不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很多老师会认为,我为学生服务,学生就应该尊重我,但是老师却没有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很多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会说“如果缺勤三次,就没有资格进行期末考试”,这样会给学生留下为了考试,为了毕业一定要来上课的印象。如果英语老师能转变自身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学生的心理,通过和学生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时结合自己的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一堂堂生动形象的英语课,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与课堂魅力留住学生。除此之外,如果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相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会更主动的向老师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四、结束语
2017年5月在上海隆重召开“英语教育的高峰论坛”,论坛以“转变考试理念,构建教育测评新模式”和“大数据时代教育测评的国际化发展”为话题。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方向,希望大学英语教学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8):34-35.
[2]尹蕊.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J].林区教学,2015,(7):49-50.
[3]沈红伟.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2):96-99.
作者简介:
郭美玲,研究方向:语言学,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①2015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Y2015012):我校大学英语生态环境构建的实证研究;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项目(WYZX2016-16):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③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NGJGH2017084):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