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的故事》

来源 :百姓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播音:这里被称为“猎鹰之乡”,这里的柯尔克孜族人世代相传的驯鹰技艺可追溯到宋代。
  同期:
  播音:一幕人与鹰和谐共生的画卷,一段折射发展与追求的故事。《猎鹰的故事》——苏云《乡约》拜访!
  小标题:夸夸咱的鹰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乡约》,我是肖东坡。我现在是在……咱这儿叫什么来着?
  翻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苏木塔什乡。
  主持人:什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这个我知道。这里是被文化部命名的“猎鹰之乡”。说到猎鹰之乡,你看,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多只猎鹰在我眼中,我要跟现场的老乡们做一下互动,让大家伙分别夸夸我的鹰。这位老乡,给大伙介绍一下你的鹰。哎呦这鹰还戴着眼罩看不着我。
  稍等稍等。这回怎么样?说我帽子戴反了,我说了半天话还不知道帽子戴反了。刚才呀说到这个要分别夸夸我的鹰,你看这鹰长得多漂亮,我能摸一下是不是?看这帽子长的也很漂亮,看这胡子。给大伙介绍介绍你的鹰!
  观众:(柯尔克孜族语)
  主持人:听见了没有?
  观众:我的这个鹰呢就是品种好,品种好,因为这个这个鹰呢就是苏木塔什乡的一个品种,然后特别强壮。
  主持人:怎么强壮?
  观众:狐狸呀直接就抓。
  主持人:来我再看看这只鹰,给大伙介绍介绍你的鹰有什么特点。
  观众:我的这个鹰也是一个好品种,然后每次这个放鹰的时候,给大家带来一个娱乐性的一个欢乐。
  主持人:这个鹰有多大了?
  观众:三岁。
  主持人:是你从多大开始养的?
  观众:从一岁开始。
  主持人:我能抱一抱吗?让抱?这样?行了行了行了有点害怕。来您到这边来,给大伙介绍介绍你的鹰。
  观众:我的这个鹰呢颜色也不一样。
  主持人:颜色的确不一样。
  观众:毛好。
  主持人:毛好胃口就好。来我再看看这只鹰,这只鹰好大。
  观众:我的这个鹰今年是五岁。今年打算吧放到大自然,放掉。
  主持人:我问一下,为什么其他的鹰都戴着眼罩,这只鹰没有戴眼罩?说啥呢没听着?
  观众:我这个鹰放掉了,大家看一下,这个开阔眼界。
  主持人:我明白了,叫让我再看你一眼,来我看看它的眼睛,它能看到我是不是?它会不会咬我?你没翻译我都知道,我看他点头了。让我好好再看你一眼,到这边来到这边来,哎呦呦呦它要咬人,哎呦呦呦呦。
  观众:我这个鹰是最好的一个,放鹰的时候呢可以200个狐狸可以直接抓。
  主持人:多长时间能抓200个?
  观众:10天到15天之内就是抓这个200个。
  主持人:这些都不是一般的鹰,今天我要让大家伙瞧一瞧真正不一般的鹰,咱们来有请今天《乡约》的嘉宾苏云,来掌声欢迎。来,掌声再热烈一点。
  嘉宾上场。
  苏云:这是我们苏木塔什最好的猎鹰,欢迎肖老师来到我们美丽的苏木塔什,你就别站在上面说话了,下来吧 !
  小片2:1991年,英国驯鹰专家安德鲁在来到新疆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考察时说,世界上猎鹰的故乡在阿合奇县的苏木塔什乡。在这里我看到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猎鹰追捕猎物的奇观。那妙趣横生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胜过在西班牙看斗牛”
  小标题:猎鹰习性
  主持人:你刚才说你这只鹰是最好的鹰,我看这个头好像也不是最大,为什么说它是最好的鹰呢?
  苏云:它能抓兔子,抓这个黄羊,抓狐狸。
  主持人:它就这么大就能抓黄羊?哎呦呦,能能能。
  苏云:相信了吧,现在?
  主持人:我信了,我信了。能抓多大的黄羊?
  苏云:能抓20到50公斤的黄羊都能抓。
  主持人:它能把黄羊怎么样了?
  苏云:它把黄羊抓到地上。
  主持人:然后就干掉?
  苏云:然后把它吃掉,这个野性非常厉害,
  主持人:真的呀?
  苏云:真的,它最要命的地方抓住。
  主持人:一般都抓哪儿呀?
  苏云:一般抓到它的脖子上,然后心脏。
  主持人:它还懂得抓心脏?
  苏云:它能抓的,它知道这一块。
  主持人:那你说它要抓我脖子会是什么后果?
  苏云:那就是要命的。
  主持人:第一先抓我脖子,第二抓我心脏,然后这故事就讲完了。鹰有很多品种吗?
  苏云:有。它有两种品种,一个是海鹰,一个是山鹰。
  主持人:平时养在什么地方?
  苏云:在这个猎鹰能手的家里,放在这个专门给它做的这种屋里。
  主持人:咱们这冬天会很冷吧?
  苏云:冬天很冷。
  主持人:咱们这最冷零下多少度?
  苏云:零下二十摄氏度。
  主持人:它出去飞的时候也不给它披个棉袄什么的?
  苏云:哎呦,不会披着这个。
  主持人:它也不冷?
  苏云:它不怕冷。
  主持人:你看咱们啊现在差不多人手一只,这猎鹰认识主人吗?
  苏云:认识主人。
  主持人:如果你的鹰,它就会跟你关系不错?
  苏云:当然不错。
  主持人:如果你的鹰,我要是上去抓会怎么样?
  苏云:也可以,有时候给你面子的。
  主持人:这爪子就不抓我这儿了。它要多远能够知道主人来了?
  苏云:一般在1000米。
  主持人:看到主人它会怎么样?
  苏云:它会飞到主人跟前去。
  主持人:如果是我在1000米之外带一点肉呢?
  苏云:它可能不去。
  主持人:你刚才说能抓100斤的黄羊,就是靠这爪子是不是?
  苏云:就是。这爪子别看起来小,但是它的力气非常大。
  主持人:我能摸一摸吗?
  苏云:可以,可以可以,随便摸,现在我把它眼角已经盖住了。
  主持人:这爪子好厉害。如果抓到我这儿会怎么样?
  苏云:会伤透你的胳膊。
  主持人:抓进去?
  苏云:抓进去。
  主持人:鹰爪功。它嘴呢,嘴怎么样?
  苏云:嘴也是非常厉害。它这个嘴一般都是吃肉的时候用。
  主持人:用嘴吃。我能抓它吗?
  苏云:可以啊。
  主持人:我还是抓你的手吧我。
  苏云:我把眼罩取下。
  主持人:别别别。
  苏云:没事没事,没事,不要害怕。
  主持人:哎呀,它看我了。你不怕它咬你吗?
  苏云:不会啊,它认识我呀。
  主持人:它可不认识我呀。来,放一下。
  苏云:这样子来。应该用手,用手。
  主持人:它一下子把我眼睛叨出来了。
  苏云:我前面跟它说好了,你是我的朋友。
  主持人:你真跟它说好了?
  苏云:说好了,没事没事,你直接套进去就行了。进了没有?这个拉紧,这个绳子。 没事儿,随便。看肖老师能把它抓到多长时间。哎呦,肖老师太厉害了!
  主持人:还是它厉害,我觉得它随时能把我眼珠子抠出来。这是能抓100斤黄羊的鹰。这个鹰平时是吃肉对不对?
  苏云:平时吃肉。
  主持人:每天能吃多少?
  苏云:平均是500克,也是半公斤。
  主持人:今天能不能让我看看它怎么吃肉啊?
  苏云:可以,可以可以。
  主持人:只要不吃东坡肉都没问题。来,来,我先把手拿出来。
  苏云:我把它的眼罩要先盖住。
  主持人:为什么要盖它眼罩?
  苏云:不盖它一看肉可能,它可能要。
  主持人:它就认肉不认人了。
  苏云:对。
  主持人:反了吧?
  苏云:没有没有,对,好。现在我先把肉嘛,直接装好以后,然后眼罩取掉。
  主持人:来,你来我看看。
  苏云:这是一个兔子肉,我要这样抓住这个,然后这个眼罩就取掉了,它看到以后就可以吃了。
  主持人:啊、啊、啊、它撕开了,它在吃。
  苏云:它厉害吧,它把骨头都吞掉。
  主持人:亏了它是你的朋友啊,它如果是你的敌人就毁了。
  小片3:鹰,充满传奇色彩的鸟。千百年来,在人们心中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猎鹰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积庞大,可成活七十年。历来受到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尊崇,你想知道牧民手上的这些猎鹰,都是从哪儿来的吗?
  小标题:驯养猎鹰
  主持人:这个鹰一年能生几只小鹰?
  苏云:2到3只。
  主持人:是人工繁殖的吗?
  苏云:不是人工繁殖的。
  主持人:鹰都是从哪儿来的?
  苏云:再山里面抓来的。
  主持人:一般都是抓多大的鹰?
  苏云:一般是抓两种,一个是小鹰 ,一个是大鹰。
  主持人:小鹰多小?
  苏云:它可能是跟鸡一样。
  主持人:它一般都在什么地方?
  苏云:一般在那个高山那个悬崖里,悬崖的那种洞子里面,有个专门的鹰窝。然后咱们就爬上去,然后再从山顶上专门有个人,用绳子放下来。
  主持人:会不会很危险?
  苏云:这个一般是我们有,包括这个它的这个鹰的母鹰,母鹰,它的妈妈,要是它不在的时候,我们把握这个时机。
  主持人:趁着它已经出去巡逻去了
  苏云:如果它的妈妈要看到了。
  主持人:一看哎呦,偷我孩子,会怎么样?
  苏云:那就有点危险,这个最厉害的话,人要丧命的。
  主持人:它会跟他进行殊死搏斗。
  苏云:直接攻击那个人。
  主持人:那你说我要是我不抓了,我不抓了,它会怎么样?
  苏云:不抓了……
  主持人:不抓也得把你干掉。
  主持人:抓大鹰怎么抓?
  苏云:大鹰是一般在那个,我们自己老乡,自己制造的一种,鱼网一样的一个网,用那个网来,在网的周边是连起来的,上面是空的。放个猎物,然后鹰看到了以后,从高空中飞到这个网上,然后它的手爪子、翅膀缠到那个网里头的时候,我们就过去抓住了。
  主持人:然后拿回来养是不是?
  苏云:养来驯。
  主持人:一般要养多久?
  苏云:我们这边是不超过五年。
  主持人:那在一起朝夕相处五年,都有感情了,为什么要放掉呢?
  苏云:它要自己要繁殖,它的后代要年年要延续下去。
  主持人:要让它回到它的家里,让它去繁殖去。
  苏云:对对对。
  主持人:这鹰在咱们柯尔克孜族人,心目当中象征着什么?
  苏云:英雄、勇敢的一种象征。
  小片4:新疆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绝大部分居住着柯尔克孜族人。驯养猎鹰是这里,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经过驯养的鹰,可以轻松的将飞奔的兔子捕获。
  小标题:猎鹰捕兔
  主持人:今天能不能让我们现场的大家伙,让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见识见识这个鹰怎么勇敢?
  苏云:可以,可以。我刚好准备了一只兔子,今天把这个可以展示一下。 可以。
  主持人:来,瞧这儿呢。兔子在这儿、兔子在这儿、兔子在这儿。有人要走吗?快快快快快!
  等一下,等一下,抓我来了这是?快快快快快,牢牢的抓住了。我还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呢?
  看清楚了没有?拽都拽不出来,是吧,我看刚才现场一阵骚乱。突然见到了兔子,差不多所有的鹰都开始往里扑。
  苏云:没办法,这个鹰是一见到肉,它是自己控制不住的。
  小片5:也许,捕获兔子还远远不能体现,柯尔克孜族人猎鹰的本领吧。在苏木塔什乡,当地的老乡,让我们看到了猎鹰抓狗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来段广告,精彩继续。
  广告一
  小标题:猎鹰捕狗
  苏云:这里禁止养鹰,一只猎鹰的价格比这个柯尔克孜姑娘的这个嫁妆还高。
  主持人:什么原因让你一下子就想起鹰来了。
  苏云:2千元钱出价。
  主持人:鹰啊是咱柯尔克孜族人的兄弟。
  苏云:自己吃的肉还不够给鹰。
  主持人:还给大家发补贴。
  苏云:这个鹰是经常要吃肉。
  主持人:骨子里,血液里就喜欢鹰。
  苏云:审查完了以后,我们再给他允许他养鹰。
  小片6:阿合奇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天山南脉。苏木塔什乡,被文化部命名为“猎鹰之乡”。全乡4786人,以柯尔克孜族为主。苏云 ,1972年9月25日出生在,阿合奇县哈拉奇乡阿合奇村,柯尔克孜族。现任苏木塔什乡乡长,打小跟鹰打交道的苏云,对猎鹰喜爱有加。
  小标题:远去的猎鹰
  主持人:咱们柯尔克孜族人,养鹰驯鹰有多久的历史了?
  苏云:这个是有个5千年的历史,过去这个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了对这个野生保护动物的一个保护。所以当时是在1990年的时候,暂时的禁鹰,所有的人谁都不能养鹰。
  主持人:不让养鹰了,这鹰在咱们柯尔克孜族人,心中的地位很高是不是?
  苏云:以前一只猎鹰的价格,比这个柯尔克孜姑娘的这个嫁妆还高。
  主持人:驯鹰是咱们柯尔克孜族人的生活的主要来源是不是?
  苏云:因为我们这个柯尔克孜族,祖祖代代在大山深处里面生活的民族,我们跟鹰接触的比较早,跟它一些。通过它来维持我们的生活,它要捕猎。
  主持人:一下子不让养鹰了,大伙儿怎么办呢?
  苏云:好多人,还是哭着不愿意放飞,有的把这个鹰,用棒子赶走鹰。有些鹰是不愿意走的,有些鹰吧,把它放飞了以后,在天空中盘旋好长时间。有的吧 ,在外面放飞了以后,在野外自己找不到食物的时候,它又回到自己的主人跟前来,鹰都不愿意走。
  主持人:咱大家伙也不愿意让它走。
  苏云:就是,这个那么多的年代,我们祖祖辈辈想了,在我们柯尔克孜民族与鹰之间,已经成立了深厚的感情。
  主持人:但是没有办法,还有明文规定,只能把它放回山林。
  苏云:后面就是几乎就是没有鹰了。
  主持人:我问你,你在野外走的时候,突然看到天上有鹰,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啊?
  苏云:心里是一种失落的,一种思念它、想念它,把它马上拉回来的一种感觉。
  小片7:1990年,年仅18岁的他,考进了兰州西北民族大学,成为那年全县唯一一个考上内陆大学的人。1992年,禁鹰令解除 ,猎鹰之乡又有了猎鹰。1994苏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2006年,苏云被任命为苏木塔什乡乡长。这位从小喜欢鹰的柯尔克孜族汉子,这时候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小标题:新官上任起步难
  主持人:2006年,你呢 ,当上了咱们这个苏木塔什乡的乡长是不是?
  苏云:对。
  主持人:当时咱们乡里,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苏云:当时我们乡是这个。
  主持人:给它块肉吧要不?
  苏云:肉不给了,现在给的话不行了。全乡的财政收入也就6万多元钱。
  主持人:全乡全年,全乡一年的财政收入就6万元钱,当时是个什么样的状况,能不能给我形容一下?
  苏云:牧民的这个房子,石头和泥巴搞的这种房子。
  主持人:路是什么样的路呢?
  苏云:路是当时也有一些路,但是每年要被这个洪水冲坏,都是土路。
  主持人:土路?那你要下去视察去怎么办?
  苏云:视察只能骑着马。
  主持人:只能骑马,开车行不行?
  苏云:开车开不动。
  主持人:大家伙的生活怎么样呢?
  苏云:老百姓的生活是几乎家家户户用不上电,看不上电视。没有电,没有电视 。
  主持人:水呢?
  苏云:用这种塑料桶,骑着马,有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打上水来喝。
  主持人:那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呢?
  苏云:我们乡就是从畜牧业上来的一些收入。
  小片8:阿合奇县地处偏远、天高地阔 ,经济基础薄弱,新官上任的苏云,从修路开始,通电 、通有线电视 、上合作医疗 、修建抗震安居房。辛苦忙碌之余,几件偶然的事情,让苏云意识到猎鹰 ,还有柯尔克孜族那已经没落的驯鹰技艺,是这方水土最为独特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发扬光大服务于经济建设呢?
  小标题:注目猎鹰
  主持人:什么原因让你一下子又想起鹰来了呢?
  苏云:我们县上,有时候每年都举办一次,少数民族运动会。当时是,也是有些猎鹰能手,把自己的猎鹰在场地上展示。同时我们一些民族工艺品,展示在我们一些大型的活动上,当时是这个卖的人少。
  主持人:卖的人少,买的人多。
  苏云:供不应求。
  主持人:当时你就觉着?
  苏云:我觉得就是,我们也是有这么好的一个特色,为啥不发展?
  苏云:看到我们苏木塔什的鹰,我们从无锡来的一位游客,他要出价2千元钱出价,把这个鹰要买下去,当时我们的有些老乡,那个鹰的主人他不肯卖。
  主持人:舍不得?
  苏云:舍不得。
  主持人:2千元钱意味着什么?
  苏云:2千元钱对我们这个牧民来说,还是可观的收入。
  主持人:当时是我们牧民的收入是?
  苏云:全年1千多元钱。
  主持人:人家给2千元钱。
  苏云:2千元钱人家还不肯卖。
  主持人:那么这些故事在你这里,就会形成一个概念,这个鹰是可以承载着经济建设发展的是不是?
  苏云:对对 。
  主持人:以前咱们这里搞旅游吗?
  苏云:基本上没有什么旅游。
  主持人:当时这个禁鹰禁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养了,那个时候咱们的鹰有多少只?
  苏云:当时禁鹰以后几乎都没有。
  主持人:那禁鹰令都解除了,怎么还这么少呢?
  苏云:当时有些人这个观念上,还是这个年轻人,养鹰他有一定的负担,因为这个鹰是经常要吃肉,一天就要吃一斤,这真是还是你越给它越多,它就越能吃。
  主持人:那么隔了一段时间不养这个鹰,大家伙就开始搞一些致富的项目。
  苏云:有的到城里面去打工。
  小片9:尽管禁鹰令解除,但牧民们大都忙于寻找致富的门路,况且捕获、驯养猎鹰,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还有费用。牧民们驯养猎鹰的劲头,嘿,已经大不如前了!
  小标题:让鹰回来不容易
  主持人:尽管禁鹰令解除了,可是大家伙的养鹰的积极性也不高。
  苏云:积极性也不高,要有负担,自己吃的肉还不够给鹰。我们组织,我们向市里面的干部,要宣传这个养鹰的这个意义,也是通过一些资金上的扶持,通过发一些生活补助的方式,推广让大家伙养鹰。
  主持人:困难不困难?
  苏云:有些人可能思想上不通,也是有些人,也是为了这个一些政绩,这个原因,他把这个东西要推广。当时是有些人思想上还是很不通的。
  主持人:当时你有没有那样一种想法,这个鹰啊,是咱柯尔克孜族人的兄弟呀,那世世代代都是我们的朋友,现在大家伙都不愿意养鹰了,你心里是个什么感觉啊?
  苏云:祖祖辈辈,我们已经形成那么好的一种习俗。我们也想把这个习俗,长久的把它遗留下来。
  主持人:大家伙养鹰积极性不高,你去跟人家怎么说呢?
  苏云:做一些宣传工作,然后它的对我们这个,以后的我们乡的这个农民的增加收入方面,
  一定要带来很好的收入。
  主持人:大家伙相信不相信?
  苏云:特别现在,原来把这个事业,现在开始普及以后,现在大家都想通了。
  主持人:开始这个还给大家,发补贴是不是?
  苏云:现在是发补贴的。
  主持人:发补贴你什么政策?
  苏云:民政上的一些资金,低保资金方方面面的一些。
  主持人:发多少补贴吧?
  苏云:现在是 ,100个猎鹰能手里面,我们只能发40个。
  主持人:发多少钱?
  苏云:发一个月500元钱。
  主持人:大家伙养鹰的积极性就高了吧?
  苏云:现在就高了,现在就是数量上也增加了。
  主持人:我听说还有专门从外地,不去打工了,回来养鹰的。
  苏云:养鹰了。
  主持人:因为他骨子里 ,血液里就喜欢鹰。
  苏云:对对。
  主持人:听说还给鹰上户口?
  苏云:我们要必须申查他的资格,他懂不懂这个方面的一些基本的做法。
  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
  苏云:这样也是我们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这个猎鹰。
  小片10:驯鹰是柯尔克孜族人的传统,当地人自然懂得如何驯鹰。桀骜不驯、凶猛强壮的猎鹰,如何能够被驯服?柯尔克孜族人又是如何靠驯鹰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广告二
  小标题:猎鹰腾飞
  主持人:咱们这儿呀,还专门成立了一支驯鹰队,是不是?
  苏云:对对。
  主持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来参加?
  苏云:也是猎鹰能手。
  主持人:都有多少人?
  苏云:60个人。
  主持人:怎么驯呢?
  苏云:我们从山顶上,把猎鹰放下去,从下面我们放这个猎物,然后把这个天空中,鹰飞回来以后,把猎物抓上。
  主持人:我就不明白了,说到驯鹰,这个鹰啊本来是生活在悬崖峭壁之间的,而且又异常凶猛,你怎么能够让它这么服服帖帖的跟人在一起呢?
  苏云:白天是在这个胳膊上,骑上马在胳膊上带上,让它养成这个平衡这个能力。
  主持人:你在马上这么骑着,它也没事?
  苏云:它也没事。让它就慢慢就是能在胳膊上坐下去,晚上不让它睡觉。让它觉得多累。
  主持人:怎么不让它睡觉?
  苏云:就是让它在那个木棍子上,木棍子有时要晃动的,晃动以后它就睡不着,不停的晃动。
  主持人:为什么不让它睡觉?
  苏云:目的也是它的野性。
  主持人:消磨它的野性。
  苏云:消磨它的野性,提高它的警觉性。
  主持人:然后这人一出来,这个木棍就不动了。
  苏云:嗯,不动了。
  主持人:它就觉得这人,哎呦,你一出现我的生活就安定了。那驯养这样的一只猎鹰。
  要把它驯好了的话,需要花多长时间?
  苏云:一年到三年时间。
  主持人:那如果是这个鹰,没有经过驯练,你抓着它在你胳膊上会怎么样?
  苏云:它在胳膊上可能不肯。
  主持人:架到你的胳膊上的直接就把你干掉了,
  苏云:直接就干掉的。
  主持人:它可能也攻击你的眼睛就挖掉了。
  苏云:驯练上一年之后他跟人,跟人就慢慢接触了,然后对猎物,抓猎物的能力,也慢慢就养成了。
  主持人:刚才你说,把这个驯鹰能手,在这个山顶上,山顶上,然后山下放猎物。
  苏云:山下放猎物,然后他就把鹰,鹰然后看到下面的猎物以后,它就飞下来,飞下来以后就把这个猎物抓住。
  主持人:我们还专门驯练了很多适合于表演的项目?
  苏云:对,这是需要驯练的。
  小片11:驯养猎鹰的人逐渐多了,训练有素的猎鹰表演捕猎,也足够能吸引人的眼球。下一步就是如何把猎鹰和带动苏木塔什乡,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环起来,苏云与乡里众领导决定,放大柯尔克孜族猎鹰这张名片。
  小标题:猎鹰文化节
  主持人:怎么想到要举办猎鹰文化节?
  苏云:主要是把这个猎鹰的文化,我们要宣传出去,提高我们本乡的知名度。
  主持人:当时这个节花了多少钱?
  苏云:花了5万多元钱。
  主持人:你看你刚才说了,2006年这个时候,咱们全乡的财政收入才6万元钱,举办这么一个节呢,就要花5万多元钱,那么你刚开始决定,要举办这个节的时候,老乡们同意吗?
  苏云:有些老乡是很不乐观的,但是后面我们把这个猎鹰文化,它以后对我们农民的经济收入上,带来的这个收入,讲通了以后 ,基本上后面就思想上都同意了。
  主持人:猎鹰文化节是一个怎么样的场面?
  苏云:猎鹰文化节是第一场就是今天一样,有好多猎鹰能手、观众。
  主持人:文化节还要进行猎鹰的比赛是不是?
  苏云:对对对。
  主持人:怎么比赛?
  苏云:好多猎鹰让它们上到山顶上,放下一只猎物,兔子啊、狐狸啊等等猎物。
  主持人:然后看这些鹰同时起飞。
  苏云:同时是不能起飞的,一只一只的下去。
  主持人:那你怎么评谁优谁劣呢?
  苏云:不一定是所有的鹰下去以后,把这个猎物会抓的很成功的。
  主持人:哦,准确度。
  苏云:准确度。
  主持人:这个鹰就获得了冠军,是不是?
  苏云:获得了冠军。
  主持人:请了很多媒体是不是?
  苏云:我们的目的也是通过他们来,宣传我们的猎鹰文化。
  主持人:向他们都推介什么?
  苏云:猎鹰文化、文化的过程。
  小片12:猎鹰节纪实
  小标题:猎鹰之乡展翅高飞
  主持人:咱们新建了一个猎鹰场是不是?
  苏云:对,在这个无锡市帮助之下,我们今年新建了一个猎鹰场。
  主持人:干什么用?
  苏云:专门这个展示这个猎鹰表演。
  主持人:还注册了猎鹰之乡的商标?
  苏云:对,今年我们注册了,正在公布当中。
  主持人:为什么要注册商标呢?
  苏云:以后我们把这个猎鹰文化,把我们这个猎鹰之乡的这个名称把它商标化,把它规范化,合法化。
  主持人:举办猎鹰文化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苏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好多人到我们乡来,了解我们乡的基本情况,这个文化节就会带来这些机会。举办第二届猎鹰文化节的时候,参与的一些旅行社今年专门成立了
  阿合奇县猎鹰文化旅游公司,已经注册完成了,估计明年明年就会有成群结队的游客来了。
  主持人:现在已经有一些游客了是不是?
  苏云:一些内地、新疆境内的一些游客加上,2000——3000人。
  主持人:我知道举办猎鹰文化节的好处,因为什么呢,我们《乡约》跑到你这里来,就是因为看到了媒体上的报道,这里举办了猎鹰文化节,才知道这里原来有这样的一种场景。
  苏云:今天肖老师来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在《乡约》栏目里面你一公开在全国范围内出来,肯定我们苏木塔什的以后的前途是无量的。
  主持人:对于柯尔克孜族人来说呢,马是他们的翅膀,鹰是他们的梦想,同为这方山水的子民啊,鹰在柯尔克孜族人的臂弯上世世代代演绎了和谐共生的传奇,我不怀疑明天这大山中的精灵将会托起这里最真最美的生活。好了,观众朋友,今天就是这样,本期节目的内容,我们将刊登在栏目的联动媒体,欢迎观众朋友浏览查询。下周六21:17,《乡约》再见!
  苏云:欢迎全国的各位到我们苏木塔什来观看我们的猎鹰文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商品进出口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但在不同时期出现较大的起伏波动 .本文以定量分析的方法 ,对影响我国进口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的研究 ,
口腔修复学既是口腔通科医师培养的支柱学科之一,又是口腔专科医生培养的一个主要学科,所以,口腔修复教学在口腔医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与国外相比,国内口腔医学教育在
目的评估风湿免疫性疾病和妊娠之间的影响关系。方法研究资料是我院诊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80名,分为两组,一组未妊娠为对照组,另一组妊娠为观察组,两组均经过两个月的正规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