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湖凹陷风城组黏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成因

来源 :新疆石油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ub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中黏土矿物的特征及其成因,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研究区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中黏土矿物组成.结果表明,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黏土矿物具有蒙皂石和伊蒙混层含量高及伊利石含量较低的特点,呈现蒙皂石伊利石化缓慢的现象;结合风城组的沉积背景,蒙皂石异常转化主要受物源区火山岩、气候和成岩流体的共同影响.中基性火山岩和干湿交替的气候,促进了蒙皂石的形成;而以CO2-3为主要阴离子的碱性水体,抑制了蒙皂石的伊利石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县为研究区,利用无人机对降雪后的云杉林进行快速成像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不同角度下的无人机影像进行云杉降雪截留面积提取,提取精度达到95.7%.通过成像距离和不同距离投影面积拟合曲线,并借助拟合方程和几何数学原理计算出了三组云杉表面积和树冠截留雪的实际面积,分别为24.69 m2、36.67 m2和27.05 m2,雪盖面积在表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为42.5%、50.5%和79%.最终利用本团队通过模拟降雪的方式得出的云杉树苗雪盖面积和树冠截留雪水当量二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三组单株云杉树冠截留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CRU发布的中亚干旱区逐月气候数据序列,分析1901—2017年中亚五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中亚地区平均气温升温显著,自1988年突变升温以来升温幅度达0.37℃/10 a,21世纪为最暖时期.四季平均气温差异明显,春、冬季平均气温升温幅度最大.平原区升温幅度较山区高0.05℃/10 a.最高气温增幅最小,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夏季最低气温增幅为最高气温的近2倍.高山区最高气温增速较平原区缓.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突变后增幅较之
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微观孔隙特征的相关研究较薄弱,为确定孔隙对页岩油赋存和富集的影响,以玛湖凹陷北斜坡区玛页1井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吸附、高压压汞等,分析陆相页岩纳米级孔隙的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风城组页岩主要为长英质岩和碳酸盐岩,2类岩相的孔隙类型、形态及孔径分布基本一致,孔隙类型有无机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主要为溶蚀孔和微裂缝,发育平行板状狭缝、楔状孔隙及墨水瓶状孔等多种形态;孔隙以小孔为主,孔径分布为三峰型,主峰位于30~60 nm,孔隙连通性差.长英质岩的孔隙度及大孔隙发育程度
CO2地质封存是消减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提高油气采收的新方法,越来越受到油气开发行业的重视,但在中小尺度上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尚不多见.四棵树凹陷是新疆准噶尔盆地天山北坡山前冲断带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本文通过收集四棵树凹陷地区的区域指标、油藏参数、圈闭指标、气源参数以及交通环境指标的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疆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CO2地质封存潜力适应性评估方法,通过潜力评价公式对CO2封存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四棵树凹陷的封存潜力为一般性适宜,理论上可实现CO2封存量为92.88×108 t
玛湖凹陷的玛北斜坡区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与之相邻的玛西斜坡区勘探效果甚微.为此,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玛北与玛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对比分析,认为储集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与溶蚀作用是造成储集层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玛西斜坡区含油气远景优于玛北斜坡区,玛西斜坡区深层是有利储集层分布区,扇体两翼和玛中1井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陆相页岩储集层孔隙特征,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气体吸附法和压汞法等实验手段,对长7段页岩储集层中纯页岩和粉砂质纹层发育的页岩孔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可能影响孔隙发育的因素.纯页岩中主要发育黏土矿物粒间孔和有机孔,粉砂质纹层发育页岩中主要发育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相比纯页岩,粉砂质纹层的中—大孔发育,孔隙度、孔径和孔体积均较大.纯页岩孔隙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刚性颗粒和有机质含量,粉砂质纹层页岩孔隙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保存条件,如石英和长石等刚性颗粒的富集利于孔隙保存,酸性流体对长石的溶
目前,我国对风雨操场类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以小震弹性计算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再辅之以各种抗震技术措施以考虑大震影响,对于其在中震及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不够明确.本文以某单层带附属框架的风雨操场小震弹性设计模型为基准,分别进行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设计,比较三种设计方法由性能目标不同所引起的构件配筋变化及抗震性能差别.研究认为:基于中震性能设计的风雨操场建筑较小震弹性设计结构总配筋量有所增加,更能保证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和田玉的无损检测对其价值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为后续的加工、雕刻和收藏提供有力的依据.针对目前和田玉的力学性能以及声学特性,根据各向同性介质的线弹性本构方程,建立了压电超声无损检测和田玉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回波信号特征进行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EMD分解,并计算出EMD分解后各IMF分量的能量熵.通过对仿真模型的波场快照和时域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仿真信号以及试验信号的时域分析以及EMD分解,结果显示仿真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试验信号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储集层致密,渗流能力差,油藏产量递减快,稳产难度大.CO2前置蓄能压裂比水力压裂效果好,但对CO2与玛湖凹陷原油及储集层岩石间的作用规律尚未有系统研究.因此,对CO2水溶液的置换能力及其对岩心矿物的溶蚀、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变等进行了研究.对于玛湖凹陷砾岩油藏,CO2水溶液置换原油率高于纯CO2或水.玛湖凹陷砾岩油藏储集层碳酸盐岩含量较高,CO2水溶液的溶蚀作用明显,可提高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孔隙度平均增加了27%,渗透率平均增加了110%.在地层中,CO2水溶液优
为确定海相与陆相页岩微观结构差异及其对可压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CT扫描、岩石力学测试及水力压裂实验,结合分形几何与岩石力学理论,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和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进行对比.陆相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约占45.3%,海相页岩以石英和长石等脆性矿物为主,约占67.9%.海相页岩孔隙度约为陆相页岩的2倍,海相页岩宏孔比例更高,孔径分布范围更广;陆相页岩中孔和小孔占比更高,天然裂缝及层理较发育.陆相页岩平均起裂压力较海相页岩低22.52%,高黏土矿物含量导致的低力学强度是其重要原因,而孔隙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