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2017年中亚五国气候特征分析

来源 :沙漠与绿洲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anie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CRU发布的中亚干旱区逐月气候数据序列,分析1901—2017年中亚五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中亚地区平均气温升温显著,自1988年突变升温以来升温幅度达0.37℃/10 a,21世纪为最暖时期.四季平均气温差异明显,春、冬季平均气温升温幅度最大.平原区升温幅度较山区高0.05℃/10 a.最高气温增幅最小,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夏季最低气温增幅为最高气温的近2倍.高山区最高气温增速较平原区缓.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突变后增幅较之前增加了2倍多.受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影响,高大山体阻挡,降水量自北向南递减.1901—2017年四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春、冬季为降水量高值期,增速也相对较大.降水日数总体呈微弱增加趋势,各国变化差异明显.
其他文献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数据素养日显重要.传统的数据库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培养意识不够明确.基于此,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结合数据素养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实践措施.根据“二线并行、逐层递进”的模式重新规划课程体系结构,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形成以数据素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的方法,并完善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多样性实践考核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数据素养与数据库系列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为提升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方法.
以冶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冶金传输原理为例,从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角度出发,根据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应用中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将虚拟仿真平台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并应用于冶金传输原理的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讨论了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期末评教情况作为课程建设的评价和反馈依据.通过该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教学方式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活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以线上教学为切入点,借助问卷调查,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构建了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分析—实践验证—成果反馈—诊断改进”的闭环混合式教学体系.实践应用表明,该教学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双环径向反应器是一种具有更低床层压降和更高节能效率的反应器,为研究催化剂床层和反应器结构对反应器内流场的影响,模拟了颗粒尺寸为10 mm、12 mm、16 mm和20 mm随机堆积床层和分布筒开孔率为0.044、0.087和0.121时反应器内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较小的催化剂颗粒填充的床层具有更高的流场均匀度,综合对比,粒径为12 mm的颗粒堆积的床层流场均匀度最优;随着开孔率由0.121减小至0.044,内床层均匀度由负转正,外床层均匀度由0.36增至0.84.通过两因素综合比较,发现开孔率对流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其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有效预测COVID-19的累计确诊人数对COVID-19的防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提出加权平均樽海鞘群算法(AVSSA),通过23个基准函数验证了AVSSA的有效性,进而利用AVSSA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AVSSA-BP,实现COVID-19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AVSSA-BP有最小的误差和最高的确定性系数,验证了AVSSA-BP的有效性.
针对传统智能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时存在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量子粒子群算法中的三大重要性能参数和狼群算法融合的混合优化算法.首先,构建以最大完工时间、机器总负荷和瓶颈机器负荷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其次,采用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产生随机变量进行种群初始化操作,以提高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和质量;利用邻域结构搜索策略不断调整最佳序列,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得以提高;最后,通过物元分析法对种群进行更新,提高种群的自适应能力.通过与多种智能优化算法的仿真实验对比可知,
文章研究了由两个同型部件和一个修理设备组成的系统的主算子在左半复平面中的谱.在一定的条件下,该系统的主算子在左半复平面中的任何带形区域至多有有限多个特征值,且这些特征值的几何重数为1.该模型的主算子的共轭算子在左半复平面中的任何带形区域至多有有限多个特征值,且这些特征值的几何重数为1.0是该系统的主算子及其共轭算子的严格占优特征值.
本研究对新疆干旱区早春短生植物鸢尾蒜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揭示干热生境和林下湿润生境中鸢尾蒜个体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鸢尾蒜适应新疆干热环境的分子机理.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50702个同基因,检测到两种生境间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929个,其中827个上调,1102个下调.差异基因共富集到49个GO条目,下调基因功能主要包括代谢过程、生物合成、生物调节、细胞、细胞器、催化活性、结合活性等,上调基因功能包括繁殖、繁殖过程、信号、转导活性等.KEGG代谢通路富集发现下调基因显著富集到光合作用、碳代谢、氨
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县为研究区,利用无人机对降雪后的云杉林进行快速成像并利用最大似然法对不同角度下的无人机影像进行云杉降雪截留面积提取,提取精度达到95.7%.通过成像距离和不同距离投影面积拟合曲线,并借助拟合方程和几何数学原理计算出了三组云杉表面积和树冠截留雪的实际面积,分别为24.69 m2、36.67 m2和27.05 m2,雪盖面积在表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为42.5%、50.5%和79%.最终利用本团队通过模拟降雪的方式得出的云杉树苗雪盖面积和树冠截留雪水当量二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三组单株云杉树冠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