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解决措施探讨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起一种从实验中发现的精神,也可以激发起探究物理现象,激发起动手和思考的激情。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本文从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分析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
  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上,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抽样调查,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要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实验室都不合格,这直接导致一些需要学生认真实践和研究的实验无法去完成。而在一些可以做实验的学校,由于受到时间等的限制,学生所做的实验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也难以达到让学生从实验中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期望。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物理教学的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1.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代替物理的实验。多媒体的发展对现代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大的,在教学中,多媒体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多媒体的立体演示更直观和生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喜欢采用这种直观并且还有音频讲解的视频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但是,多媒体的观看是不能取代学生直接实验的教学的。
  2.将物理实验等同于试题实验。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中,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经常要求学生去做大量的实验试题,过量的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实验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损害着学生的实验的效果和积极性。
  二、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效果策略
  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办法进行解决,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的作用和意义,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和探索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目的。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中,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
  1.认识到物理实验的效果和重要性。物理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从根本上认识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则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正确的认识在当前科技发达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要认识到,多姿多彩的多媒体和现代三维的实验演示,都不能取代看似简陋或者粗糙,甚至是失败的实验所带给学生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学生亲自实验中,才能用打点计时器体会动能的变化和作用,才能明白地看出在重力势能下加速度是如何产生的。甚至是在失败的实验中,学生的一次失败尝试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也是一次教学的成功。
  2.将物理实验真正成为学生的实验。物理实验的教学更多的是要把教师的教学转换成为学生的实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的效果。而在物理的实验教学的课程中,教师必须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将主动性和探索性交到学生的手中,而不是将大量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详细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去得到那个自己已经设定好的答案。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中《互感和自感》,这一节课本教材中自感现象演示实验(如图2):当自感线圈中电流减小时自感线圈将产生自感电动势,用小灯泡发光来让学生认识到自感电动势的存在,然而在课前实验准备时候发现,断开电键,小灯泡几乎不发光或发光很弱时间很短,教室后面学生根本看不到,该演示实验的演示效果很不明显。
  
  
  图2自感现象演示实验
  
  于是我在该节课堂教学自感现象演示时,把一个小灯泡拿掉,换成了从原来小灯泡两个接线柱分别引出的两根长约1米的铜导线,然后先选两小组的同学共10个同学,每一组同学坐在座位上前后同学手握手连在一起,最后一排2个同学再手握手连在一起,最前排的2个同学各剩下的一只手分别抓住一根铜导线,这时候我断开电键后,自感线圈产生的微弱自感电流流过两组的同学,学生们同时震动一下。这样将观察小灯泡发光变化成电流流过身体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电震实验,使学生更能直观地认识到断开电键后,自感线圈产生了电动势。必然也引起其他小组同学也纷纷要求参与实验,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里。
  经过优化后的演示实验,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性,学生在实验中有了亲身体验,实验的效果自然很好。我认为更重要的不是实验效果,而是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要学生理解老师是从什么角度分析并改进实验的思路,学生才能脱离纯粹的观察者,而成为实验的操作者去感受实验,体会试验成功的喜悦。
  概而言之,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意义,不能在发现问题之后依然无动于衷。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寻找好的方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以提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度以及实验的效果,以达到实验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的目的。
其他文献
用RSM模型对直切式单、双入口型旋风分离器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入口型改善了单入口型式流场的不对称性,减小了流场内部的涡流;随着入口尺寸减小,进口气速的提高,其
装载机大臂是装载机工作装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承载变化比较大,其承载性能直接影响装载机的整机性能,因此,装载机大臂的优化设计是装载机生产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采用CAD/CAM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是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接受了标准化α-干扰素(IFN-α)或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无应答或复发.除了病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真正把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益,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创设情境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前提  在讲课之前,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讲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宿主范围狭窄而缺少动物模型,因此细胞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已成为HBV研究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构建细胞模型的目的基因、转染方法和靶细胞方面有了许多进
10-23 DNA enzyme是一种高效且广泛催化RNA切割反应的单链DNA分子.由于它能在RNA分子的A·U位点切割,因而理论上它可切割任何mRNA的翻译起始密码AUG,目前已在多种领域的
在直径为300 mm的平底圆筒搅拌槽内,对固相体积分数为0.05%的固液两相体系轴向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ZHX搅拌器进行流场测试,详细分析了挡板前和
汉坦病毒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病毒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致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细胞因子、汉坦病毒受体、特异性CTL反应和HLA限制性均可能与发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