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职场生涯中,看见过培养自身能力,出业绩、搞形象工程,发展人际关系、跑官要官等传统的升迁故事,也看见过不少有趣的升迁传奇,顺手就记了下来,希望你能对这种另类升迁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己所用。
袁世凯型
这是一种善于独辟蹊径,于新的领域寻找升迁的通道,依靠敏锐的目光果敢地抓住机遇的人。
袁世凯一生中最重要的发迹是源于从朝鲜回国后的一个重要选择。当时,清政府鉴于他在朝鲜的出色表现,谕旨他为二品“署山东巡抚”,这在当时是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袁世凯却拒绝上任,而选择了去开拓一个新领域一一小站练兵。当时,袁世凯是考虑到如果去山东就任,虽然非常荣耀,但也会因此落入帝国升迁的老套,于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而去小站练兵,却能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既练就帝国急需的新能量,还能够把握无人掣肘的实权。事实证明,这一选择决定了袁世凯今后的飞黄腾达和生死荣衰,与孙中山合力推翻清廷的北洋军就是小站练兵的班底,也就是北洋政府的基石。
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刚参加工作时,在一家新闻单位做小采编,没多少机会显山露水。后来单位成立了一个临时的编辑部,对外开展有偿编书。在别人都不太愿意去,领导骑虎难下的时候,他挺身接下了这个活,解了领导的围。一年之后,在他长袖善舞的经营下,这个部门成了效益最好、人人爱去的部门,而这时书刊编辑部正式成立,他就成了这个部门名正言顺的领导。
杨国忠型
善于钻营。依靠外围关系“曲线救国”。这种人最擅长自我炒作,能够得到升迁的秘道。
杨国忠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奸相,他就是借助各种外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办事效果。杨国忠本名杨钊,发迹前是一个市井混混,年近30岁还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很狼狈。后来他请人在大商人鲜于仲通面前说他好话,使鲜于仲通对他产生好感,并由此扯上了关系,经过一番努力,被提拔为扶凤尉。经过鲜于仲通的吹风与安排,他与杨玉环以及她的姐姐(即后来的虢国夫人)又扯上了不清不楚的关系。在这两位美人阵阵枕边风的帮助下,他迅速得到玄宗的宠信,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自己也成为皇帝的近侍,并得到玄宗赐名“国忠”,从此平步青云。
朋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公司饭店总经理在职业生涯中,善于运用这种“曲线救国”招式,常常巧借外力资源为自己造势。这个人原来只是一家饭店普通的前厅部经理,饭店公司董事长很多朋友、客户的入住都经过他的安排。他就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些人服侍得无微不至。自然而然,这些人也投桃报李,在他的老板面前直把他夸得流油。过了不久,他就被提拔为副总经理,分管销售、前厅和保安。他抓住机会,请社区给他的老板写表扬信,夸奖他管理有方,使饭店的内保人员能够奋不顾身屡抓歹徒,然后在其中把他间接点了出来。而且,他还能够做到让驻店的名流客人直接给他老板挂电话夸奖他。哈哈,这样的人,不被提拔也真没道理。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成功地把原来的老总请走,自己坐上了饭店总经理的宝座。
韦小宝型
虽然出身卑微,学识浅薄。但靠着聪明的头脑,抓紧“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这种人居然也可以上天盾地了。
《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出生于贫农家庭,自幼失学,混迹于市井勾栏,虽无真才实学,却也精明能干。偶尔入宫后,凭着一副玲珑身段和瞎猫碰到死老鼠的奇遇,居然得到皇帝老儿的青睐,官拜鹿鼎公,还一不小心娶了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别以为这只是个成年人的童话,我就曾经有幸在职场中真实看到这样的奇迹。某次,一家集团公司的文化部门招聘一个文职人员,由于招聘人员的疏忽,招进了一位只有中专学历,且文字功底欠佳的男职员。但是,神奇的故事却是在这个人工作后开始了。此人上任后,业务能力委实有限,连简单的会议纪要都不会写,而且语病百出。主管领导开始本着培养使用的原则,也认真教他种种基本知识。他开始很勤奋学习,基本业务技能也掌握了一些。但领导渐渐发现了他在办事方面能力不错,能够把他的一言一行契入别人的“心坎”。三个月的试用期结束,这人的马屁把领导拍得晕乎乎的,同事1门也为他说好话,无奈之下,领导就把他留下来了。临近年关时,整个部门在赶各公司报来的年度总结汇总,这人抓住集团领导经常半夜回办公室的契机,主动留在办公室加班。过了不久,集团领导就把这个人连升三级,提拔为部门总监了。
其实,升迁的过程,也是向上沟通的过程。文中所举的例子,不论袁世凯、杨国忠还是韦小宝,虽然有的人物人格并不怎么样,但其方式方法还真可谓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很多地方还是有可取之处。这方面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以及触类旁通,应是每一个立志在职场发展的白领们所应该用心揣摩的。
袁世凯型
这是一种善于独辟蹊径,于新的领域寻找升迁的通道,依靠敏锐的目光果敢地抓住机遇的人。
袁世凯一生中最重要的发迹是源于从朝鲜回国后的一个重要选择。当时,清政府鉴于他在朝鲜的出色表现,谕旨他为二品“署山东巡抚”,这在当时是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袁世凯却拒绝上任,而选择了去开拓一个新领域一一小站练兵。当时,袁世凯是考虑到如果去山东就任,虽然非常荣耀,但也会因此落入帝国升迁的老套,于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而去小站练兵,却能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既练就帝国急需的新能量,还能够把握无人掣肘的实权。事实证明,这一选择决定了袁世凯今后的飞黄腾达和生死荣衰,与孙中山合力推翻清廷的北洋军就是小站练兵的班底,也就是北洋政府的基石。
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刚参加工作时,在一家新闻单位做小采编,没多少机会显山露水。后来单位成立了一个临时的编辑部,对外开展有偿编书。在别人都不太愿意去,领导骑虎难下的时候,他挺身接下了这个活,解了领导的围。一年之后,在他长袖善舞的经营下,这个部门成了效益最好、人人爱去的部门,而这时书刊编辑部正式成立,他就成了这个部门名正言顺的领导。
杨国忠型
善于钻营。依靠外围关系“曲线救国”。这种人最擅长自我炒作,能够得到升迁的秘道。
杨国忠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奸相,他就是借助各种外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办事效果。杨国忠本名杨钊,发迹前是一个市井混混,年近30岁还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很狼狈。后来他请人在大商人鲜于仲通面前说他好话,使鲜于仲通对他产生好感,并由此扯上了关系,经过一番努力,被提拔为扶凤尉。经过鲜于仲通的吹风与安排,他与杨玉环以及她的姐姐(即后来的虢国夫人)又扯上了不清不楚的关系。在这两位美人阵阵枕边风的帮助下,他迅速得到玄宗的宠信,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自己也成为皇帝的近侍,并得到玄宗赐名“国忠”,从此平步青云。
朋友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公司饭店总经理在职业生涯中,善于运用这种“曲线救国”招式,常常巧借外力资源为自己造势。这个人原来只是一家饭店普通的前厅部经理,饭店公司董事长很多朋友、客户的入住都经过他的安排。他就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些人服侍得无微不至。自然而然,这些人也投桃报李,在他的老板面前直把他夸得流油。过了不久,他就被提拔为副总经理,分管销售、前厅和保安。他抓住机会,请社区给他的老板写表扬信,夸奖他管理有方,使饭店的内保人员能够奋不顾身屡抓歹徒,然后在其中把他间接点了出来。而且,他还能够做到让驻店的名流客人直接给他老板挂电话夸奖他。哈哈,这样的人,不被提拔也真没道理。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成功地把原来的老总请走,自己坐上了饭店总经理的宝座。
韦小宝型
虽然出身卑微,学识浅薄。但靠着聪明的头脑,抓紧“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这种人居然也可以上天盾地了。
《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出生于贫农家庭,自幼失学,混迹于市井勾栏,虽无真才实学,却也精明能干。偶尔入宫后,凭着一副玲珑身段和瞎猫碰到死老鼠的奇遇,居然得到皇帝老儿的青睐,官拜鹿鼎公,还一不小心娶了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别以为这只是个成年人的童话,我就曾经有幸在职场中真实看到这样的奇迹。某次,一家集团公司的文化部门招聘一个文职人员,由于招聘人员的疏忽,招进了一位只有中专学历,且文字功底欠佳的男职员。但是,神奇的故事却是在这个人工作后开始了。此人上任后,业务能力委实有限,连简单的会议纪要都不会写,而且语病百出。主管领导开始本着培养使用的原则,也认真教他种种基本知识。他开始很勤奋学习,基本业务技能也掌握了一些。但领导渐渐发现了他在办事方面能力不错,能够把他的一言一行契入别人的“心坎”。三个月的试用期结束,这人的马屁把领导拍得晕乎乎的,同事1门也为他说好话,无奈之下,领导就把他留下来了。临近年关时,整个部门在赶各公司报来的年度总结汇总,这人抓住集团领导经常半夜回办公室的契机,主动留在办公室加班。过了不久,集团领导就把这个人连升三级,提拔为部门总监了。
其实,升迁的过程,也是向上沟通的过程。文中所举的例子,不论袁世凯、杨国忠还是韦小宝,虽然有的人物人格并不怎么样,但其方式方法还真可谓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很多地方还是有可取之处。这方面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以及触类旁通,应是每一个立志在职场发展的白领们所应该用心揣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