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磨心山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上磨心山之旅,是一次完完全全的忘我之旅、清心之旅。
  行走在“仙芝茶庄”和“玉佛宝塔”之间,不似行走,倒像是幻作一个仙子,一个采茶的仙子。
  未曾品茶,仅是咀嚼着采茶歌,便醉了八分。
  生在山上青又青,
  十个姑娘采我心。
  火神菩萨要我命,
  水漫金山又还魂。
  移步换景间,灵秀的凉亭,拙朴的碑林,一次次撞击着心灵。
  就是今日,一时间与清末文人刘梦兰相偕而行:“蒲门晓日”虽不见,“石壁残照”心头绽,“南浦归帆”悠悠哉,“渔山蜃楼”一笔览……缓步登山,不觉气喘,只觉得往日里的喧嚣已被风吹薄,一层层飞扬入天。
  如果真如传说,岱山岛形如石磨,而这磨心山正处岛的中间。那么,我们一行人岂不就成为磨心里跳动的粟米?顿时觉得,此生能化身为粮,竟是一种莫名的幸福。走走停停,举目四望,山并不高,但视野所及,却极为广阔。耳畔又传来神秘的预言,说是登上山顶,可以举手摘星辰,所以也叫“摩星岭”。或為稻粱,或可摘星,让行走变得熠熠生辉,一次普通的行走,竟然心生辉影。
  磨心山是充满灵秀之气的。它周身都氤氲着一层薄薄的清爽之气。被这气息包裹,仿若自己便是襁褓中的婴儿一般,大约可以恣意放纵、释怀曾经经历的纠缠和龃龉,存留那些珍稀的友谊和恬美。
  海在呢喃,轻轻地、轻轻地用柔情长臂将我揽入怀中,用水的无形来化解我尘世里的痴顽。还是不要错过顶峰的一览吧!尽可能地张开双目,便见云雾缭绕,碧海澄净,青山锁烟,树影绰绰邀君来!
  及至真正品这茶中极品“蓬莱仙芝”,约略就懂得了江南的柔、秀、灵、巧绝不是浪得虚名。每一句“交谈”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亲昵和婉约,每一滴水珠里都饱含着歌谣的醇美。
  好一个一芽二叶的诉说啊!色泽嫩绿,汤汁清澈,香气清幽,滋味醇爽,由不得你做主,自然而然就啧啧称赞。我一直觉得,整个岛上都罩着一层神秘薄雾。这层雾似有似无,如影随行,宛如一个亲密的导游,在你耳畔窃窃私语,告诉你很多闺蜜般的珍藏版的私语。最怕醉了,可又最想醉了!
  这一刻,不是酒香得醉人,而是因山而醉!
  磨心山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带着某种命定的缘分。让这趟旅行,带着一种禅机,带着一份感恩。
  该走了,该下岛了。下一次,下一次旅行,我定偕挚友,再来和磨心山叨叨几句,它不会烦的。
  责任编辑:崔家妹
  美术插图:吴建明
其他文献
一方中国智者的归宿地  建在睢宁的圯桥  古邳是它的名字  水塘里隐约的汉城  是张良足迹湮灭的注释  黄石公的神秘兵书  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传奇  踢在桥下的泥履  臭烘烘 臟兮兮  三次教训一个刺客出身的公子  让他明白敬畏与感恩  会带来多大的运气  于是一个朝代应运而生  而骄傲的老爷子黄石公  和他踢落的鞋子  从此成为一个符号  让老中国认真对待  每一个看似不讲理的老人  哦张良
早上八点的气温是10℃,有间歇的小雨。我们的大巴从罗马尼亚的泰梅什堡起程,往塞尔维亚的诺维萨德方向驶去。  公路是低级别的。两旁的芒草摇曳着漠然的狗尾巴,没有一点儿血色。偶尔一丛灌木,铅华已经褪尽,剩下干巴巴的枯枝。  庄稼,老老实实地让秋天收割了,遗下大片黑乎乎的土地。  穿过一个小镇,颜色搭配新鲜了。梧桐树被拦腰一斩,新长的枝叶井然有序,拼命金黄。  又见黑土地,夹杂着绿色,这里一小块儿,那里
“有若”非“若有”,此“有若”乃春秋末年鲁国人民,字子有,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后被人尊稱为“有子”。  春秋时,鲁国第26任君主鲁哀公执政,恰逢经济严重下滑,于是请来智库的专家有若献策。鲁哀公问有若:“饥馑之年,物用不足,该怎么办?”有若建议降低民众的赋税。鲁哀公难以理解。有若解释道:“百姓如果富足,您怎么不富足;百姓如果不能富足,您又从哪里富足?”  鲁哀公忧虑的是,百姓困难,政府没有钱救济怎么办
1  嵛山,也叫嵛山岛,泊在东海边。  东海宛若一匹蓝绸,嵛山恰似缀在蓝绸上的一颗碧螺。  四月初,夏尚浅。淡淡的水雾,凉凉的风,裹挟着那一个嵛山岛。那是一个有生命的岛,是一个有灵性的岛,是东海水滋养的一个岛。它优美、秀丽、轻盈、灵动,它像一个“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的豆蔻女孩,浅笑盈盈,坐在东海的波涛上掐浪花,掐一朵,扔回海里,再掐一朵,再扔回海里……  那天,我要在美丽的嵛山岛度过一个初
5月15日上午,游太昊陵。  车出周口,不一会儿就驶上了高速公路。到淮阳虽说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有高速路毕竟快多了。  天空中飘着零零星星的雨滴,没有人讲话,我似乎有些昏昏欲睡了。太昊陵,我来过多次,但是,对太昊陵的记忆一次比一次深刻。  突然,有人问起太昊陵是怎么来的呢?我自告奋勇,当起了解说员。我说了半天蹩脚的“河普”(河南普通话),同车的外地文友说,半句也没有听懂。川汇区委宣传部长陈景军接过我
跟晨鸟同时起床  窗外的鸟声总是跟她的闹钟一同响起  这个时候 晨光还正在做出场准备  世界上的事物还没来得及挑明  她的美梦也还没做到结尾 就被半路打劫了  她一边起床 一边感叹  鸟儿们的早读  比孩儿们的早读还要早啊  跟孩子们一起课间休息  她坐在一块草地上  孩子们都簇拥在身边  有的给她按摩  有的为她拍照  有的在她面前撒嬌  尽管天很蓝 云很白  她还是喜欢眯上眼睛  带着神秘的微
阳光下,南瓜的藤蔓在春风里奔跑,在鸡鸣声中奔跑,在呢喃的乡音里奔跑,在母亲的目光里奔跑,在我的诗歌里奔跑。  我不知道南瓜冬瓜那些无比柔韧,但无比坚韧的藤蔓究竟奔跑了多少年,但我知道,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种植南瓜冬瓜了。那时候,父亲在外地教书,工资不多,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娃娃在家,生产队分的粮食总是太少,无法喂养我们天天咕咕叫的肚子。母亲没办法,就在自留地里种红薯,种芋头,在地里的空隙处种了南瓜冬瓜,
醒来,一直有一张脸在眼前晃动。眼袋很大,比眼睛还大,重重地向下垂着。花白头发有点长,不讲究,风一吹就凌乱起来,随性地披在头上。偶尔会用手指捋一下头发,这让他看起来很有范儿。他就是冯骥才。家乡人喜欢叫他大冯。    这次好了,他来慈溪了。  在慈溪第一次与他交谈,是在市领导出面宴请的席上。赶到酒店时,他已经到了,市长正和他坐在一起。一大帮人坐了两桌,我被安排在第二桌。虽然不在同一桌,也算是同一间屋子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天津瑞景中学高三女生  直播开学引争议  2016年9月1日上午11时许,某直播平台上,身穿校服的高三女生王芳(化名)直播了开学时的课问活动情况,画面中,王芳从操场上同学们娱乐、谈笑的场景,一路播到教室内在做功课的同学,视频中的学生均穿着标有“天津市瑞景中学”字样的校服。在一条动态中,她还展示了班级课表,并写道:“除语文、历史、英语课不能直播外,其他时间都可。”并写下
街边依然挂着几个喜庆的红灯笼,多余的光给夜行的人照亮了路。之所以说这光是多余的,大抵是因其在被挂上的那一刻起就不停地燃烧发光。对于鲁镇的人们来说,红色是好的,喜庆是好的,亮堂也是好的,但唯独灯笼想发光就得烧蜡烛这一点却让人气愤。人们虽从灯笼前来,在淡红色的光里去,但心里却一定要恨恨地骂上一番——这种只烧蜡烛却产不出高粱米饭的混账东西。  我走在黯淡的红光里,独自面对着夜里沉降下来的冷空气。我在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