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的先知——读龚自珍《病梅馆记》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时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定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了京师北京。在自谦为龚自珍“同县后学”的吴昌绶所编订的《定盦先生年谱》中留下了这样一笔:“先生官京师,冷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好奇客,境遂大 Qing dynasty nineteen years already Hai, AD 1839, when forty-eight-year-old Gong Zizhen (Ding Yi) bid farewell to the capital Beijing in a unique way. In the self-modement for Gong Zizhen ”after school “ Wu Changshou compiled by the ”set Mr. Ding Chronicles“ left such a: ”Mr. Guan Jingshi, cold department idle Cao, pension into the thin, sex both Heroic, addicted to strangers, territory big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机械灌输、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成了主要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搜集处理信息、交流表达、质疑批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谓探究
2006年湖南卷和全国卷都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性,即很注重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无论是科学类文章还是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都反对直接的语句对应和不动心思的简单作答,对考生的思维品质提出要求,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对材料形成较为深入的理解,然后才能准确答题。  我们在应考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作用类”试题的思考角度。  一般来说,无论是词句运用、题材选取或是表现手法的作用,一般都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