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路径选择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职院校;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该论述明确了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的一项根本任务和核心环节,也表明了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各项工作中具有统领性和根本性的重要地位。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及当代意义
  “立德”即立社会主义之德,“树人”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立德”的基本内涵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还包含着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和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也不是简单地指智育意义上的人,而是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指导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肩负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立德和树人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融入内化则是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高职院校承担着系统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既要注重教师师德建设,又要加强对学生学德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及时代赋予的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懈奋斗的历史记载,是传承至今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总和。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关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珍贵教材,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它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及建设中所形成的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政治风范、道德品格。
  甘肃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地域长、时间长、全部队伍过境的省份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据甘肃省党史研究部门2010年的革命遗迹遗址普查统计,全省有革命遗迹遗址总数约720处、重要机构旧址326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纪念地128处、革命领袖人物故居34处、英雄烈士墓地59处、申请建立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个。其中最有名的是为了大力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期间为营救被俘虏的红军西路军将领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的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此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甘肃还孕育出了南梁精神、会师精神、红西路军精神、铁人精神、舟曲救灾精神等诸多红色精神。这些精神具有共同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群众谋利益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和集体主义精神。甘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丰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拓宽立德树人路径,提升立德树人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于处在甘肃的院校来说更体现了独特的区位优势。
  三、甘肃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内在关联
  高校“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在这个“根本”不变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也充分地结合实际情况,在立德树人的具体途径上进行一些创新。回望历史,我们不难看出,甘肃拥有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恰恰是当下我们共同构建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依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在理论上具有相通之处。
  (一)性质相同
  甘肃红色文化是反映我党革命史、建设史及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反映了党和国家在历史重大节点上的政治奋斗和政治抉择,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发挥甘肃红色文化的政治育人作用,能强化学校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为做实高职院校基本职能奠定了政治方向、明确了政治目标、提供了政治遵循。
  (二)内容契合
  甘肃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在于深刻地洞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规律,而高职院校立德樹人是为了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两者在内容上相互交叉与契合,都是要求以宏大的历史眼光和视野来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胸怀两个大局中科学把握党和国家的发展态势。
  (三)目标一致
  两者都是为了教育师生爱党、爱国。甘肃红色文化教育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提质增量带来了契机。将甘肃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建设的全过程,使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历史,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所以然,帮助全体师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因为了解,所以热爱。
  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状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是一个需要系统规划、长期推进、久久为功的战略工程。目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还处在逐步健全完善阶段,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思路不够清晰
  高职院校党委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是顶层设计的组织者、制定者、推动者。虽然高职院校党委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了立德树人工作的重大意义,但对于如何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个部门分司其职等工作管理体制、在工作实践上如何突破仍然需要进一步落实。
  (二)合力效应还不明显
  由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不健全,责任区域划分不明确,立德树人停留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科研、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仍存在各守一方的现象,还没有形成目标一致、相互补充、同向发力的协同联动机制,合力效应还没有达到最大、最优。
  (三)融入内化不够深入
  推进立德树人必须讲全面深度融入,合理地覆盖、深入地浸润、有机地贯穿、透彻地内化。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理念和工作总要求,要发挥其功能作用,需要依托一定的平台载体,采取恰当的融入内化方式方法,从而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各方面各环节。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融入内化还不够充分。一是融入内化的意识还不够强。高职院校更多地停留在网格化和条块化管理的思维定势中,没有真正意识到将立德树人融入内化至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性,求变创新意识还不强,还习惯于修修补补的做法。二是融入内化的面还不够广,没有实现全覆盖。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将立德树人理念全面、深入地融入高职院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三是融入内化的方式还不够多样,存在机械套用的情况,还没有形成有机的育人共同体。   五、甘肃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一要求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明确了方向。高职院校应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结合立德树人工作新要求,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运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甘肃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不断优化立德树人工作路径,推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建设工作。
  (一)加强高职院校党委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领导
  高职院校党委应进一步加强对立德树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与工作有关的文件,明确立德树人的顶层规划,并全面推进。各院系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推动者和积极组织者,各院系党支部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坚强政治堡垒。要将立德树人工作纳入院(系)务会研究重要议程,将甘肃红色文化作为主题内容列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范畴。
  高职院校的各级党组织应按照省委、市委的总体部署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力抓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树立典型和标杆,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将甘肃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元,功能独特且呈现出直观、形象的优势,有助于促进教育手段的多元化和教育途径的多样化,达到增强对学生的感召力、提升教育质量的多重效果。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落脚点,以“人”的教育为最终价值诉求。教学内容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设计体现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注重创设“红色育人”氛围。
  1.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将甘肃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但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量,而且能启发学生结合甘肃红色文化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
  2.以做促学。以甘肃红色文化为背景,开展党史小组主题活动。各团队针对任务在广泛搜集资料、听取教师辅导意见、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确定实践活动内容、策划展示方案,追求创新设计,制作PPT、进行演讲等。此外,开展如“寻访家乡的红色记忆”等主题的微视频大赛,促进学生研究、展示家乡的红色文化,深度地学习党的光辉历史、辉煌成就与优良传统。
  3.以赛促学。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主题鲜明的大学生风采大赛,充分展示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如可以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和抗疫精神等作为展示主要内容的思政风采大赛,并遴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省赛、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相关微电影展演活动,以赛促学,引导学生在比赛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4.创新形式。将甘肃红色文化及现场教学引进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立德树人工作。比如,高职院校可以邀请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为大学生讲思政课、共同参与思政风采大赛展演。
  (三)将甘肃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高职院校应统筹一体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将甘肃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以甘肃红色文化为教学背景,更加深入地挖掘立德树人相关内容并结合专业课程推进教学。通过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探索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通过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充分地发挥和利用学科、专业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同时,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用要相互配合,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引用化于无形。思政课程往往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而非思政类课程则可从红色文化的某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而间接引导学生体悟其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积极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上,以甘肃红色文化育人目标为主,精心营造校园红色文化的建设,组织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创设浓厚的红色育人环境。
  高职院校通过在红色文化纪念馆等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瞻仰烈士陵园等,使学生感知历史文物与体验文化氛围,获得真情实感。同时,充分利用教学基地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高职院校还可以促进甘肃红色文化纪念馆与高职院校各院系和院团委、学生处、社团联合起来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如红色文化进校园、思政风采大赛专题展演等,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对在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養的培育,更传承了革命精神,为高职院校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活动空间,比如开展甘肃红色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读书月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长知识、增才干,弘扬和继承甘肃红色文化,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要充分运用板报、通知栏、宣传走廊、文化墙等载体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校报、板报和通知栏要定期更换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六、结语
  新时代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甘肃红色文化在实施立德树人新机制中的积极意义。构建立德树人机制,加快高职教育发展,为民族复兴培养德能并举、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甘肃省革命遗址通览[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96-271.
  [4]冯刚,陈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治理架构与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7).
  [5]陈旻.新时代视域下高校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20(5).
  [6]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定义确定及其转变的历史必要性[J].江西赣南高等师范学院社科学报,2009,30(5):73-76.
  [7]许尔君.基于文化强国视域下的甘肃红色文化历史地位与人文精神核心价值[J].陇东学院学报,2012,23(6):69-73.
  【本文系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院内课题“甘肃红色文化在我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的路径选择”(2020XY—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8月25日,小米生態链首款电煮锅产品——米家智能多功能蒸煮锅正式上线众筹。这款产品主打年轻人市场,拥有诸如智能网红食谱、APP远程操控、自动控温防溢锅等智能功能,即使是厨房小白,也能轻松烹饪。  乐高积木车  丰田为了纪念Celica车型诞生35周年,联合乐高推出SUPRA35周年纪念版车型。时隔三年,终于再次迎来一辆真能上路的积木“跑车”。乐高也向大家证明了一件事:他们不止是积木的制造商,更能让
期刊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丰富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加上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这一阶段很容易成为心理问题高发时期。199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全国中小学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增强心理素质作为出发点,学校要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教育部继续印发《中小学
期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协商民主;“中国之治”  一、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蓬勃发展,就是因为其科学地展示了在国家与社会政治实践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协商民主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实践中推行了将党内民主和协商、人民群众民主和协商、
期刊
【关键词】焦虑;情绪调节;园艺疗法;“五感”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大学生经历了疫情暴发时的焦虑与恐惧、居家防疫时减少社交带来的烦闷和亲子矛盾激化、线上学习时的力不从心以及返校后的适应性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一、园艺心理健康活动调节焦虑情绪的理论基础  通过开展园艺心理健康活动来调节个体的焦虑情绪,是基于园艺疗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园艺疗法,
期刊
【关键词】研究生党支部;理工科;党建  高校研究生是高学历水平群体,在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工科研究生是科技兴国战略中重要的人才力量和主力军,加强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探索创新,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高校研究生群体现状  (一)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  1.人员构成复杂化,生活工作压力大。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推
期刊
为进一步加大对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受疫情持续影响企业的支持,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近日,商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通过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优化出口退税办理等一系列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支持举措,帮助相关行业企业有
期刊
目的:无机牛骨作为一种人工骨替代物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功能应用于口腔领域,但是它存在成骨效果不佳、骨重塑不完整等缺陷,本实验尝试寻找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表面处理方式来增强无机牛骨的成骨效果。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低温氩氧等离子体活化无机牛骨,探究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在处理后无机牛骨上的黏附、增殖及分化情况。
  方法:将无机牛骨先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小时,消毒完毕后用无菌环切刀和医用无菌刀片将骨块制备成直径5mm,高度2mm的圆柱状骨块,以氩气+体积分数5%氧气作为输出气体产生低温
【关键词】青少年;沂蒙精神;红色基因  一、临沂市青少年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现状  (一)调查结果  1.基本情况。调查组运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临沂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临沂就读的临沂籍和非临沂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1050人,女生607人,占57.81%,男生443人,占42.19%。其中小学生254人,占24.19%;初中生293人,占27.9%;高中生255人,占
期刊
【关键词】机构改革 ;职业情怀 ;检察 ;权限  一、检察职业情怀概况及特点  温州市两级检察机关于2017年4月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转隶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共有政法专项编制人员1016人,其中员额检察官426人,占41.93%,检察辅助人员392人,占38.58%,司法行政人员140人,占13.78%。根据案件数量、人才储备、培训供给、待遇保障等与检察职业情怀相关联的数据统计,人才参数特点如
期刊
【关键词】城乡养育观念差异;人力资本;赫克曼曲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瓶颈,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而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养育观念是指生育后在儿女抚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父母所采取的观念。父母的养育观念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养育观念也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人力资本的开发与投资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