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冠名、定向培养”是我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实施的一种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重要内容之一。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省“首批”四星级学校,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各项工作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在总结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将一些好的做法向纵深发展,以“冠名班”教学为试点,与全国百强企业江苏华朋集团携手,联合办班,共育英才。
一、校企合作内容与实施过程
(一)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奠定良好合作基础
根据市场调研和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校企悠久的良好合作基础,2007年学校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领导机构,论证一体化“冠名”办学的可行性,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企业委派专人参与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方式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审定,并参与招生,对所招学生进行面试和组织免费体检。
(二)缔结条约,法律保障,规范运作权利和义务
招生结束后,学校企业合作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并组织新生和家长参观企业,和企业领导座谈,给予新生和家长以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方向的机会。本着充分尊重基础上,由学校和学生、企业和学生签订“华朋班”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三方所要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其中企业对“华朋班”学生提供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另还对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该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解决了部分家庭贫困学生的求学经费问题。
图一学校、企业、家庭三方签订协议
(三)制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冠名班课程体系,调整相关课程和技能教学办法
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企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确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并组织编写与之配套的校企合作培训教材,探索“冠名订单式”人才培养新途径(详见图二)。
合理安排技能训练以适应企业要求。一年级工学结合走岗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短期认识岗位实习;二年级工学交替贴岗实习,因大量专业课程的开设,可以比较机动地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学习,以辅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三年级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学生根据企业具体岗位进行学习和工作,教师跟踪指导。
图二校企合作知识技能培训结构图
企业工程师进驻课堂,课堂车间零距离。“华朋工程师来学校上课啦”,这是溧阳信息港2008年10月10日主页新闻,随后也在《扬子晚报》转载。江苏华朋集团先后选派以副总工陈奇为首的七位专家深入课堂,面对面为学生授课,并组织学生赴企业学习,全面了解变压器生产工艺和流程,“课堂车间零距离”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冠名班”教室文化布置中还直接引用企业警句,如“企业有名气,干部有勇气,职工有志气”等,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企业员工手册、企业读本等,并在班级参加各项活动时打出冠名旗号,以增强和激发学生的企业主人翁意识。
(四)严格考核,适当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学期学校与企业联合组织对“冠名班”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品德、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环环相扣,成绩合格立即兑现助学经费。校企还联合组织隆重的“冠名班”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并邀请家长观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学生毕业前参加由人事和劳动部门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企业考核机构也全程参与督促。
图三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华朋集团校企合作流程图
(五)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企业特点的培训教材和电子教学资料
以公司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去掉与工程和生产实际不相符的大段陈旧理论,辅以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时追加到专业课程中,充实内容,保持同步。配以现场拍摄图片和视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学资料,供“冠名班”学生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使用。
从2008年3月开始,由我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一直跟随企业工程师随堂听课学习,同赴企业学习锻炼。现在,由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织开发的培训教材和电子教学资源已初步成集。
二、校企合作成效与反响
从2007年始,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已连续四届与江苏华朋集团签约冠名办班,现今07届学生早已踏上工作岗位。冠名班毕业的学生就业率高,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技术底蕴丰厚,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部分贫困生不仅完成学业,成功就业,而且还帮助家庭脱贫致富。溧阳社渚镇李家园村25号的李扬同学,入学时家庭条件极其困难,其母长期卧病在床,仅靠父亲一人打些零工的微薄收入支撑起五口之家,通过在“华朋班”3年的学习,李扬不仅自筹学费,还练就了一身的专业技能,一出校门就在企业岗位上大展拳脚,带领全家人过上了安康的生活。华朋班98%的就业稳固率也吸引了金坛等周边县市的学生来我校求学,大大提升了学校招生的吸引力,擦亮了学校的金字招牌。“栽好梧桐引凤凰”,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与华朋集团联合办班所产生的多方效益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连续吸引了溧阳宝龙集团、上上集团、正昌集团等多家当地知名集团公司主动要求与学校合作办学,共育专门化人才。
三、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
我们在享受着与华朋企业冠名办班所产生的多方效益的同时,也对校企合作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丰富校企合作内涵还需要多方因素的促成,如政府在出台落实校企合作政策的具体措施,考虑用减税和给予专项经费补贴的办法,让中小企业受益,从而推动校企合作有更广阔的空间;企业也需要转变把受教育者当做廉价的劳动力使用的狭隘的经济利益观念,要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受益,让其学有所成和学有所长等。
现阶段政府对企业直接的经济补助有时难以达成,实际上像江苏华朋集团这样每年利税上亿的企业,企业家更关注的是企业的信誉和生命力,政府的支持和表彰也是他们继续进取的原动力,建议可以由人民政府教学督导团对此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和评比,并公布和表彰先进,在精神层面先给予鼓励和倡导。
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校企密切合作,共育专门化人才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一、校企合作内容与实施过程
(一)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奠定良好合作基础
根据市场调研和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校企悠久的良好合作基础,2007年学校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领导机构,论证一体化“冠名”办学的可行性,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企业委派专人参与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方式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审定,并参与招生,对所招学生进行面试和组织免费体检。
(二)缔结条约,法律保障,规范运作权利和义务
招生结束后,学校企业合作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并组织新生和家长参观企业,和企业领导座谈,给予新生和家长以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方向的机会。本着充分尊重基础上,由学校和学生、企业和学生签订“华朋班”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三方所要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其中企业对“华朋班”学生提供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另还对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该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解决了部分家庭贫困学生的求学经费问题。
图一学校、企业、家庭三方签订协议
(三)制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冠名班课程体系,调整相关课程和技能教学办法
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企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确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并组织编写与之配套的校企合作培训教材,探索“冠名订单式”人才培养新途径(详见图二)。
合理安排技能训练以适应企业要求。一年级工学结合走岗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短期认识岗位实习;二年级工学交替贴岗实习,因大量专业课程的开设,可以比较机动地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学习,以辅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三年级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学生根据企业具体岗位进行学习和工作,教师跟踪指导。
图二校企合作知识技能培训结构图
企业工程师进驻课堂,课堂车间零距离。“华朋工程师来学校上课啦”,这是溧阳信息港2008年10月10日主页新闻,随后也在《扬子晚报》转载。江苏华朋集团先后选派以副总工陈奇为首的七位专家深入课堂,面对面为学生授课,并组织学生赴企业学习,全面了解变压器生产工艺和流程,“课堂车间零距离”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冠名班”教室文化布置中还直接引用企业警句,如“企业有名气,干部有勇气,职工有志气”等,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企业员工手册、企业读本等,并在班级参加各项活动时打出冠名旗号,以增强和激发学生的企业主人翁意识。
(四)严格考核,适当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学期学校与企业联合组织对“冠名班”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品德、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环环相扣,成绩合格立即兑现助学经费。校企还联合组织隆重的“冠名班”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并邀请家长观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学生毕业前参加由人事和劳动部门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企业考核机构也全程参与督促。
图三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华朋集团校企合作流程图
(五)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企业特点的培训教材和电子教学资料
以公司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去掉与工程和生产实际不相符的大段陈旧理论,辅以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时追加到专业课程中,充实内容,保持同步。配以现场拍摄图片和视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学资料,供“冠名班”学生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使用。
从2008年3月开始,由我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一直跟随企业工程师随堂听课学习,同赴企业学习锻炼。现在,由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织开发的培训教材和电子教学资源已初步成集。
二、校企合作成效与反响
从2007年始,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已连续四届与江苏华朋集团签约冠名办班,现今07届学生早已踏上工作岗位。冠名班毕业的学生就业率高,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技术底蕴丰厚,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部分贫困生不仅完成学业,成功就业,而且还帮助家庭脱贫致富。溧阳社渚镇李家园村25号的李扬同学,入学时家庭条件极其困难,其母长期卧病在床,仅靠父亲一人打些零工的微薄收入支撑起五口之家,通过在“华朋班”3年的学习,李扬不仅自筹学费,还练就了一身的专业技能,一出校门就在企业岗位上大展拳脚,带领全家人过上了安康的生活。华朋班98%的就业稳固率也吸引了金坛等周边县市的学生来我校求学,大大提升了学校招生的吸引力,擦亮了学校的金字招牌。“栽好梧桐引凤凰”,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与华朋集团联合办班所产生的多方效益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连续吸引了溧阳宝龙集团、上上集团、正昌集团等多家当地知名集团公司主动要求与学校合作办学,共育专门化人才。
三、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
我们在享受着与华朋企业冠名办班所产生的多方效益的同时,也对校企合作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丰富校企合作内涵还需要多方因素的促成,如政府在出台落实校企合作政策的具体措施,考虑用减税和给予专项经费补贴的办法,让中小企业受益,从而推动校企合作有更广阔的空间;企业也需要转变把受教育者当做廉价的劳动力使用的狭隘的经济利益观念,要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受益,让其学有所成和学有所长等。
现阶段政府对企业直接的经济补助有时难以达成,实际上像江苏华朋集团这样每年利税上亿的企业,企业家更关注的是企业的信誉和生命力,政府的支持和表彰也是他们继续进取的原动力,建议可以由人民政府教学督导团对此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和评比,并公布和表彰先进,在精神层面先给予鼓励和倡导。
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校企密切合作,共育专门化人才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