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构成,其中前四个方面属于能力层面的核心素养,第五个方面是情感层面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首先,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中心的核心素养,是凸显历史课程人文性和文化性的重要内容。
  其次,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家国情怀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響。
  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
  1.在历史事件中培养家国情怀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在教学时,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融入其中,使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从知识层面的了解发展为情感层面的认同。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时,笔者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运动爆发的背景,重点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使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运动区分开来,深刻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反侵略意义。又如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土地平均分配,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诉求,尽管内容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但它的颁发表现了家与国内在的同构,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2.在历史人物中培养家国情怀
  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时,教师巧妙地借助历史人物,能有效克服家国情怀教育中常见的抽象、枯燥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太平天国运动中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尽管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并且在后期出现了领导集体腐化堕落的现象,但具有家国意识的典范性人物不在少数。如洪仁玕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在香港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了不少有关中国现代发展的想法,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系统性论述我国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首部论著,是洪仁玕爱国思想的集中反映。借助对洪仁玕人物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类似的人物还有很多,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他们都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依据。
  3.在历史意义中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意义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相应的历史意义,教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意义,不仅是深化历史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重视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太平天国运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沉痛打击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朝腐朽统治的结束;第二,有力打击了外来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第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主要运动之一,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相比,虽然领导阶级不同,但均起到了凝聚革命斗志的作用。
  三、教学效果
  笔者以家国情怀为切入点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它深化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笔者借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意义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次,它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笔者以太平天国运动中蕴藏的各种教育资源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意识。
  四、教学对策
  1.以内涵剖析为前提条件
  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包含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三个方面的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家国情怀的含义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个体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2.以渗透教育为主要方式
  家国情怀的培养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目标,相比于知识和能力目标而言,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在培养中具有更大的难度。家国情怀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家国情怀的情感属性使得教师不宜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应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渗透教育,借助渗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历史课程的教育效率。
  (作者单位:高邮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和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文阐述了学法指导的含义,说明了学法指导的意义、作用和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学法指导的方法,以供同仁借鉴。  关键词: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 意义 作用 原则  一、什么是学法指导  学法是指学生学习的方法。学法指
摘要:社团活动是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它与学科课程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本文结合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焦点影像社团,分析了核心素养下的美术社团活动课程化开展情况。  关键词:核心素养 美术社团 课程化项目教学  一、规划主题项目,倡导以用为学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绘本,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能使小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文章内容。由此可见,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小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绘本,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探讨了绘本在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绘本 小学低段 英语教学  绘本教学已经逐步成为一种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价值,并提出了在小学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德育 实践策略  在小学时期,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程中,德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為突破口,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挑战与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是学生语音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措施,以期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语文朗读能力 培養  小学中年级的朗读不同于阅读和默读,朗读是要读出声音来的,即运用普通话标
摘要:英语学习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看、读、写能力,并通过综合应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实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拉近英语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提升英语学习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生活化教学 实
摘要:幼儿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其基本形式就是体育游戏。教师创编科学而有趣味的体育游戏,既可以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幼儿体育游戏开展的现状,并探究了新视野下幼儿体育创编的基本方法,以期丰富幼儿体育教育内容。  关键词:幼儿 体育游戏 创编  一、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现状  1.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缺乏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现状,从分析学情、研究职业岗位群和工作过程、模拟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行业英语实践教学的策略,以期改革行业英语教学模式,关注行业英语需求变化,从而不断优化高职行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行业英语 高职 教学模式  一、高职行业英语实践教学的背景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
摘要:在探究教學与科学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微课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微课制作简单方便,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爱美的女性喜欢美甲,而美甲课程在美容美发专业属于技能型学科。本文以中职美甲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着手,探究了在中职美甲课程中融入微课程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 美甲课堂教学 微课  近年来,很多爱美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美甲行业,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