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主要论述了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最终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运用 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社会的发展引起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英语教学从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以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为重点。同时在英语这门学科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是现在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线英语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养成主动学习习惯,成为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研究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路
1.改变传统的角色观念,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德国人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他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思想,这体现了提倡学习自主性的教育理念,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和创造条件的导演、指挥和组织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不是老师迫使着自己学习,而是自己想要学,从而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说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英语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相信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在提问、练习、操练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问题,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都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并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会更自觉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了。
二、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设计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彩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和关注,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动机才能够全神贯注、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精彩的导入起着出奇制胜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使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采用提问的方式,温故而知新;以谈话的方式亲切而自然地引出学习主题;利用实物、海报、幻灯片等进行直观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以游戏、唱歌等活动导入,活跃课堂氛围……只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就能收到引人入胜、过渡铺垫的效果。
2.创设语言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语言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对语言进行感知,对自身的知识经验加以感性地丰富,既有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情景教学给学生带来了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所学知识感知、理解和运用,从而实现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理论的顿悟,缩短了学生对知识理解、接受和内化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问路句式时,将教室设计成相应的路况。划分小组,将小组名命名成相应的地点,通道设计成街道,同时让学生扮演问路人、指路人和警察。
3.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初中生是身心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好胜心都强。所以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在竞争中主动学习,教学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个人挑战赛等。例如笔者在讲到因特网这个话题时,适当的进行拓展到网购的利与弊,将全班分成男生与女生进行辩论赛。课外学生围绕老师所给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课堂上学生将收集而来的资料进行汇报和交流。在竞赛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进行语言交流。既掌握知识,又能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爱说、好动、贪玩。英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趣味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上述讲的几点教学方法和手段之外,笔者还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融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特性。能够全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总之,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感觉到英语课堂的新颖和有趣,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运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行为进行语言技能的操作和训练,提升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春娥.兴趣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研. 2008.
【关键词】语言运用 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社会的发展引起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英语教学从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以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为重点。同时在英语这门学科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是现在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线英语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养成主动学习习惯,成为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研究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路
1.改变传统的角色观念,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德国人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他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思想,这体现了提倡学习自主性的教育理念,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和创造条件的导演、指挥和组织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不是老师迫使着自己学习,而是自己想要学,从而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说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英语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相信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在提问、练习、操练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问题,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都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并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会更自觉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了。
二、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设计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彩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和关注,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动机才能够全神贯注、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精彩的导入起着出奇制胜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使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采用提问的方式,温故而知新;以谈话的方式亲切而自然地引出学习主题;利用实物、海报、幻灯片等进行直观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以游戏、唱歌等活动导入,活跃课堂氛围……只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就能收到引人入胜、过渡铺垫的效果。
2.创设语言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语言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对语言进行感知,对自身的知识经验加以感性地丰富,既有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情景教学给学生带来了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所学知识感知、理解和运用,从而实现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理论的顿悟,缩短了学生对知识理解、接受和内化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问路句式时,将教室设计成相应的路况。划分小组,将小组名命名成相应的地点,通道设计成街道,同时让学生扮演问路人、指路人和警察。
3.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初中生是身心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好胜心都强。所以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在竞争中主动学习,教学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个人挑战赛等。例如笔者在讲到因特网这个话题时,适当的进行拓展到网购的利与弊,将全班分成男生与女生进行辩论赛。课外学生围绕老师所给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课堂上学生将收集而来的资料进行汇报和交流。在竞赛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进行语言交流。既掌握知识,又能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爱说、好动、贪玩。英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趣味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上述讲的几点教学方法和手段之外,笔者还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信息融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特性。能够全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总之,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感觉到英语课堂的新颖和有趣,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运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行为进行语言技能的操作和训练,提升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春娥.兴趣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研.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