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t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是关系一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但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位语文教师都会讲课,但是不少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几乎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深刻、充满灵慧、幽默的优美语言。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纯洁优美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语言环境之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语文教师的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更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会产生极大影响。
  二、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凝炼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谴词得当,符合文法,推理合乎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注意课堂语言的凝练性,就会使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分析鞭辟人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睛,人术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一般来讲教师在讲台上说话做到基本正确并不难,难的是把握说话的准确程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严谨,思维要清晰,语言细节要表达准确,优美生动,通俗易懂。
  三、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知识趣味性
  要使学生觉得学习“有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随之感染,受到熏陶。要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等均可引入课堂,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的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的充实教学内容。
  四、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情感激励性
  语言具有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教师语调或雄健或亲切,可以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情真意切,声情并茂。从而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良好效果。
  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激励性,就要注意语调和谐,起伏有致,优美动听,在课堂上要适时改变语言的声调。要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激励性,也要把握好说话的节奏,否则表现不出语言的音乐美、动态美,起不到良好的表达思想的效果。一个说话铿锵有力、节奏匀称平稳的人会给听者一种权威、自信以及生气勃勃的感受。灵活自如地控制节奏,这要求语文教师在理解节奏本质的基础上,正确地判断说话的具体节奏,正确发挥节奏的表情功能,才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五、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诙谐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如果教师的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并能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最佳享受的高智慧语言艺术。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尤其要经常面带微笑,有人甚至把微笑看作是教师的“职业表情”,微笑体现教师的自信和值得信赖,用微笑着说话的艺术来吸引学生,学生会感到“坐如春风”的愉悦,感受到亲切、温暖和教师诲人不倦的精神。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在情感共鸣的语境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幽默诙谐的语言最能吸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注意分寸,不要给人以废话太多的感觉,同时要注意幽默用语的高雅性。
  总之,语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学习成绩的优劣等特点,讲究语言的感染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语文教师要努力用语言“粘”住学生,上出一堂堂学生欢迎、思想正确、知识丰富、情趣横生、使学生入迷的课。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唱主角,培养和发展学生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生活、工作、学习实际中,经常需要分析解决一些问题。有时,当我们按照常规或习惯的思考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可能会束手无策。那么如何让学生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打破思维的定势呢?  我们要向学生介绍一般性的解决问题要旨,使学生能以此指导自己的思维方向。诸如力戒将注意力局限于问题的一个方面:抛开那些先入为主但又很少有成功希望的想法,另作其它的考虑和选择;警惕与避免产生功能上固定性和负迁移的可能性。但我们更应建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将应用于生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知识 生活实际 解决问题 探索创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将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結合,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
转化的思想又叫化归思想,是指把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从而使需要解决的问酈顷利得到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为此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找资料,力图使学生喜欢上我的数学课。  然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生怕学生学不会,听不懂,自己辛辛苦苦讲了半天,口干涩躁,汗流浃背。学生却不知道你讲了些什么,只盼早点听到下课的铃声。痛苦啊,这样的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并且,我们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強调
【摘要】本文也谈我省高中生物教材改革时,我参加培训后的一些心得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高中生物;改革;心得    今年暑期,我通过参加省组织的远程新课程标准培训,发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比以往的生物教学大纲更明确了。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我们一线教师认真地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觉得生物改革迫在眉睫,而高中生物教材问题是生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教轻学,即教师是课堂这一舞台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是较少的“配角”或成为较多的“听众”。这种情况的学生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对学习失去兴趣。这种教学严重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教学效率。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讲究方法。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
【摘 要】作业批改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从传统的批改方式的弊端,批改視角的多维度、批改尺度的纵向、批改范围的选择、批改主体的多元化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 批改方式 探讨  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课堂教学过程是信息转化过程,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教育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数学教改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