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心内低能量复律心房颤动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的房室节律性收缩顺序丧失,最终导致心脏扩大和功能减退,更重要的是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或体循环栓塞。有研究表明[1]即使非瓣膜性心脏病慢性房颤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较高。探索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一直是重要的临床问题。近年来,随着电生理的发展,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特别是局灶性机制所致的房颤已能成功地进行射频消融治疗[2]。但这一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是如果患者在术中出现持续房颤选择何种方法复律。本文对经导管心内低能量复律房颤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rnrn1 经导管心内低能量复律rn1.1 复律原理经导管心内低能量复律房颤的原理同体外直流电复律,即用高于心内电活动能量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由于电能强大而足以使其大部心房(约75%以上)同时除极,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控制心脏电活动,而达到复律目的。rn1.2 仪器构成主要由电极导管和体外心房除颤器组成。电极导管头部总面积为2.8 cm2,体外心房除颤器经导联线与电极导管相连,R波检测器检测到其前的RR间期为500~1000 ms时,即可发放与R波同步的双相(3 ms+3 ms)起始电压为20~40 V的截断电流。该除颤器可同时自动记录所放电能及电压系统阻力及最后一次放电前的RR间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小儿心肌炎30例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放置引流条对防止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血肿的效果,探寻该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科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65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1998年8
目的:观察行逆向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进行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研究组采
报道犬慢性快速心房起搏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的建立方法。取杂种犬13只,安置实验用埋藏式高频率心脏起搏器快速起搏(370~400次/分)心房8~10周。于起搏前及起搏8~10周后行经胸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目的:探究拔脓膏对软组织损伤感染创面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做出科学指导。方法软组织损伤感染创面患者104
CIT2014,我们聚首上海!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4)将于2014年3月20-23日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举行,会议将启用全新的场馆-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摘 要 目的:研究MTRR基因rs1801394位點、SLCO1B1基因rs11045879位点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及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HD-MTX治疗且处于巩固化疗期的四川地区汉族ALL住院患儿70例,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法检测患儿给药后48、72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DL)和氨茶碱(AL)在治疗支气管哮喘(BA)中的应用。方法 240例BA患者,将其分为三组,每组80例,用DL联合丙酸氟替卡松(FP)治疗Ⅰ组的BA患者,用AL结合FP治疗Ⅱ组
在美国,心室颤动(VF)引起的猝死每年超过30万人[1,2],其中约5%~12%无器质性心脏病。Brugada等[3]报道一组发作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VF患者,心电图QT间期正常,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右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