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老道奇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之前,我家住在司法部街的高检高法大院,大院西南角是高检院机关的车队,车队南墙根儿停放着一部黑色的老道奇小轿车。听大人们说,这部老爷车当年曾是国民政府在抗日前的官员专车,长年不用,早已报废了,
  老道奇在那里沉睡多年.轿车的轮胎早丢失,是靠它那4个铁轮毂支撑在地面上的, 轿车底盘下面有高不足一尺的空间,汽车底盘的地面上非常荫凉,长着青草和小蘑菇.这一低矮的空间,成了大院里孩子们躲避家长打骂或玩藏猫猫游戏的去处。老道奇里的车空间特大,估计是因老外的个头大而设计的。它虽趴了近20年的窝,车里的牛皮沙发座椅却保存得完好,轿车的车门摇动起来来回运行轻松自如,方向盘、离合器、油门儿、刹车制动……车子的几个大部件还很结实,孩子无不视其为天堂胜地。
  几十年后,伙伴们成了退休老人,聊起高检南墙边那辆趴窝道奇故事,依旧兴高采烈,有说不完的趣事和美好回忆:冬天天再冷,也挡不住这帮屁孩子像强塞米袋子般挤进车内,边挤边高声大唱着:“挤呀挤呀挤狗屎!”外面滴水成冰可车里却是体温迭加,暖和融融。只是到夏天就惨了,车被骄阳晒成了铁炉子,车里塞了堆积如山的小孩儿们,皮肉相贴,臭汗四溢。既然大家把自己当成为狗屎不如的东西,这点儿热乎又算得了什么?保持车内空气清洁绝对是一条铁的纪律,哪个混账敢在车里排放浊气,一定会激起众怒,群起而揍。时间进入21世纪,道奇车里的伙伴们早已年过花甲,老道奇里的狂欢故事却久说不厌,在晚辈面前引为自得。
  1956年,记得北京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那天,老爸给家里购置了一台五灯电子管收音机。当时还是个极新鲜的玩意儿,诱得同院伙伴好生羡慕。那阵子电台天天午间播放连阔如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我听得如醉如痴。在大院里,我上高年级,算是大哥大,小弟兄们特爱听我为他们“重播”评书《三国演义》。大院内没有好地方说书,哥几个决定把老道奇开办成故事堂,弟兄们央求我放学后到车里说三国。我儿时记性奇好,连先生说的三国,只听一遍,便差不多背得下来,大家伙宁可再挤,也要把我这说书先生请让在后座当中间最佳位置上。于是,我学着连先生说书的派头,绘声绘色地大话起了《三国演义》。搭上自我的加工与夸张,连先生半个小时的评书能让我为众小子吹它个把钟点儿,逗得伙伴们个个发疯。几十年后,弟兄们相逢时还能众口一致地齐声喊着“关公关云长,跨下赤兔马,掌中青龙偃月刀,啊呀呀呀呀,手起刀落,嘭噌卟,红光崩泄,鲜血直流,人头落地。老蔡阳隔屁着凉儿大海棠了!”三国演义里关云长斩蔡阳的故事,伴着小伙伴儿们的惊叫声,激动的喊声,在老道奇车里的汗臭中回荡着。
  前些年的一个春节,某位发财了的道奇老友,牵头约大院伙伴相聚于某酒楼,老哥儿们相见,热烈拥抱,异口齐喊着:“想你啊,老道奇,我害怕(pia)啊!”这个“怕”的怪读音,原来出自当年连阔如先生的一次说书,连阔如老先生嘴说到害怕两字时,因口误,不甚将“怕”说成了pia音,大师反应迅速,在电台现场发挥,他顺错大发奇特的理论,说三国时代北方汉人在极度恐惧时会把怕字说成害pia。您瞅,连阔如是多么沉着高明,多么擅长随机应变。竟能把自己的一个口误说成是个特殊名词儿。他演播仅在半个小时之后,北京城的粉丝们便一下子流行出一个最新的名词——害pia(怕)!一时间它成了大家笑谈的时尚新词儿!道奇车里的小子们高喊着新学来的害pia,举起手掌当大刀,学着关大圣那样朝着道奇车里的伙伴颈上砍去,挨砍者装腔作势,抱头哀叫着:“别杀我呀,我害pia啊!”哈哈哈,道奇老车里在狂笑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大街上跑的汽车,大多是外国造,1957年,我在西什库后库北京四中读初中,天天乘13路公交车上学。13路是当年全国著名的公交标兵车队,他们车队开了美国老道奇车很长时间。听老人们说13路开的道奇车是国民党军队的军用大卡车改装的,汽车发动机在外的大头车外形,车内空间小,乘客出入极不方便,售票员上下车照顾乘客更是辛苦极了。是以安全行驶和服务热情周到而出名,被评为全国公交的模范标兵车队。道奇汽车是二战期间美国的主流军用卡车,就是这么差的公交汽车,13路的司机们却特别钟爱它,我是天天乘它上学,特别不喜欢它那个简陋的车门控制板儿。简陋的门开关是靠汽车行停时的惯性原理开合的,司机右手执握着一块2尺长3寸宽的可做90度上下翻动的木板,停车时,掀开木板,车门自动冲进木板下边的门缝内。开车时,利用汽车的惯行自动关闭复位,行驶着的汽车,在木板的顶合下,车门被卡得死死的,没有司机动手,谁也休想开门,确实是巧妙的设计。首都是国家的窗口,可13路的职工就是那么保守,心甘情愿地开着老掉牙的美国老道奇,个个还乐呵呵地行驶在自己的路线上,显得那么得意。


停在车棚里的“老古董”

  一次偶然机会,我明白了其中奥秘,那天放学后,车到了三里河终点站,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争做好事已成社会风尚,我与另个同学商量,要为13路做好事。车刚停稳,我们俩就抢过扫把和抹布,认真地打扫起了车厢,俩人一边清扫,一边悄悄议论:“13路干吗总发扬风格,年年开着这破道奇车,真傻!”可同学咬着我的耳朵悄声对我讲“你说错了,13路才不傻呢,他们可精着呢,前些天我就亲耳听一司机当众称赞这美国车呢!说老道奇开起来那个舒服甭提了,斯克达根本没法相比。说到了兴处,他口吐着飞沫儿,一劲儿夸奖老道奇虽是油刹制动,脚丫子轻轻这么一踩,保管汽车能钉死在马路上,不创全国安全纪录才怪呢,不使唤这老道奇呢,行吗?”原来如此!我暗笑司机们为图安全行车,到了如此迷信老道奇的程度。不过,现在看来,13路职工就是水平高,人家上世纪就清楚安全最重要,懂得“以人为本”的根本服务宗旨。
  多少年了,無论从部队回京探亲,还是平日上街,我都特别留意13路的老道奇变化。13路的老道奇好像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后才退役。老道奇虽然退休了, 可它那勤劳地行驶在京城路上的沉稳风姿,永远深藏在喜爱它的市民记忆里。老道奇啊,承载着我们多少儿时美好记忆,我们至今回忆起来仍会意犹未尽,笑声不断。
   编辑  张子乐
其他文献
血脉溯源  “汽修四厂”在右安门护城河北岸,坐拥京畿要冲,偏安一隅,纵览八荒,故事随手就是一大把。离开那里已经40多年,忘不了那一股股乙炔气的焦糊味;木榔头砸铁板的噼啪炸响;一堆吃苦耐劳、各有神通的饮食男女。  北京汽车修理公司一共下辖八个分厂,分散在北京四九城。二厂生产名冠一时的“北京130”;四厂是全国客车生产行业的老大哥。两位汽车大咖被一个小小的修理业收编,有点像十万禁军教头投奔了白衣秀士王
期刊
从3000多年历史中走来  北京话的历史是随着北京建城开始的,我考证出的最早的“北京话”,最晚不会晚于秦汉。西汉著名文学家学者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写过一本在历史第一部记录各地方言的著作,名字就叫《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我国的“方言”一词由此而来。杨雄经过十分艰难的收集、梳理工作,完成此书,其中收录了“燕方言”多条。除了北燕方言以外,可以确认的燕方言有三条,弥足珍贵呀
期刊
面对全球能源环境的日益尖锐矛盾,中国提出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产业发展被认为是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文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巨大经济潜力和可持续的能源基础三个
克赛克赛,前来买菜;  茄子两毛,黄瓜一块;  格德米斯,坚决不卖;  阿尔塔夏,连踢带踹。  ——90年代初北京儿歌紫不紫,大茄子  爱拿茄子说事儿,应该算是老北京人的一种语言习惯。《恐龙特急》上映以前不到50年,北京人还保留着中秋节祭月的习俗。每年阴历八月十五夜里,家中大人在院儿里挂上月光码儿,排摆香案,上供磕头。小孩总要凑个热闹,站在旁边,拍着两只手,连唱带跳……  紫不紫,大海茄;  八月
期刊
今年的三伏天是从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上旬,北京的夏天,让人又爱又恨,恨得是酷热难耐,爱的是可以吃冰。  天热,就喜欢贪凉,我用冰盒在冰箱冻了不少冰块,熬了一锅绿豆汤,放上白糖,晾凉了盛一大碗,放进半盒冰块,美美地喝下去,那叫一个爽。  看着碗里的冰块,想起了已经消失几十年的老冰窖,还有童年吃过的天然冰。忆冰窖  小时候,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的四爷对我说过,明清那会儿,老北京城里有好多冰窖。早先,民营冰窖
期刊
说到北京话,人们往往会想到吞音和儿化音。比如前一段微信里疯传的吞音:“西红柿炒鸡蛋”北京人会说成“兄柿炒鸡蛋”、“中央电视台”北京人会说成“装电日台”、“方便面”说成“方面”,把有些字省略了,但这些带有吞音的话,北京人基本都听得懂。要说到“儿化音”也很有意思,前两年,我曾在龙潭庙会看到一位小伙子,戴着瓜皮帽,身穿小马褂,一水儿清末老北京的扮相。小伙子在卖糖葫芦的柜台前,高声叫卖:“北京糖葫芦——儿
期刊
老北京有许多老品牌、老字号都与“八”字有关。如地名带“八”字的有:八大处、八大胡同。吃食方面的有:京八件、八大碗。买卖店铺有:八大祥、八大楼。老北京天桥有八大怪等,都非常的有名。这是老北京的一大特色。今天我就来说一说那些与“八”相关的老北京的事物。八大祥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是民国时期京津地区老百姓的一句俗话,说的就是当时大栅栏里的著名老字号名店。  这八大祥说的
期刊
关于一枚乾隆通宝的想象  阳光下,一枚清代古币斑驳。古币边缘凸起着锈红色赘疣,通体刻满流水与岁月摩挲的印痕。古币出自通州的大运河,“乾隆通宝”四个繁体汉字仅仅指向了它时间刻度上的来处。大河无声,古币默然。  通州运河边,与古币对视。“乾隆通宝”表情冷峻,似乎完全洞悉了关于它的虚构故事。古币历尽辗转沧桑,自然不会嘲笑后来人的贫乏想象。何况,这条千里水路,曾经南下北上帆影穿梭,熙来攘往间当然少不了赶考
期刊
在我收藏的上千件有关抗美援朝专题的书报刊藏品中,令我视为珍品的是,刊有大文豪巴金先生专访文章“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新湖南报》,1952年4月23日第972号第4版,那时还是右起文竖排版的格式。与此同时,我还珍藏着刊登此文的《川西日报》(总第831期)。1952年3月,写过《激流》三部曲的著名作家巴金,带领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场采访。3月22日,巴金和17位文艺工作者一起,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
期刊
本期嘉宾  冯远征,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艺艺委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198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89年,应邀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主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1991年回国,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2015年,冯远征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1989年11月1日的清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