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观堂书札》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师大吴泽教授打算编一本王国维书信集,谢国桢先生知道我曾辑有观堂书札一稿,特为介绍。按王先生逝世后,他给我祖父的书信,盈笥溢椟,由君羽先叔妥为检存,总为若干通,今已全不记忆了。等到解放前夕,这批书信转入我手,已经佚失不少。我于一九六二年就自己所有和已转归他人的,一一钞存,即前面所说的观堂书札,因为从前私人往还书札仅记日而不记年和月,在编排上颇感困难,只好据书信内容粗为排比一下,很不准确。从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起,到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即王先生逝世的前一年止,总共一百六十五通,其中我自藏的共一百○四通。以一九一六、一七两年数量最多,因为这两年祖父客日本京都,王先生居上海,两地暌隔,所以通信频繁。以后随着踪迹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就减少了。编成寄给中华书局,中华不打算出版而想留作资料,我于是又向中华要回。后来这批书信放在大连,“文化大革命”中被抄没,直到“四人帮”倒了,落实政策,才得珠还,但已损失了一大半。我私幸这几本钞存的稿本至今还保存无恙。以上就是我编辑观堂书札的大略经过。
  书信的内容,论学、论时事、论人以及生活琐屑,几于无话不谈,但以论学部分为最多,用王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两人书中虽有他事,而言学问者约居其半,中国恐无第二人。”这几句话并不夸大。所谈的大都是王先生自己治学的心得,尽管其中大部分后来都已著成专文,写成专书,剩下的可能只是一时未定之论,经过再三研究终于成了废弃的糟粕,但如果把它作为某一学者治学经历的自述来看,还是有它一定的价值的。这可能就是吴教授要编王先生书信集的用意所在。关于这方面,我不准备多讲。
  下面想对祖父和王先生晚年失欢的原因多讲几句。祖父和王先生从结识起,一向志同道合。辛亥革命后同流亡海外,同著书,结成儿女亲家,又先后当上了溥仪的文学侍从,在溥仪左右时,又同被人指目为朋党,这都无烦赘述。我的第三姑母嫁给王先生的长子(名潜明,字伯深,一字在山),姑丈任职天津海关时即住在我家,我那时已十几岁,留有深刻印象。王先生原配莫夫人生三子而亡,继配潘夫人,姑母是长子妇,和继姑关系处得不好,中间又受到仆妇们的挑拨,以致感情冷淡。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八月,姑丈不幸在上海染病逝世,王先生夫妇到上海主丧,祖父也痛女心切前往探视。潘夫人处置善后偶尔失当,姑母泣诉于祖父,祖父迁怒于王先生,怪他偏听妇言,一怒而携姑母大归(姑母生两女俱夭亡,王先生命其次子高明之子庆端为嗣,后庆端亦夭)。三十年夙交感情突然破裂,原因是祖父脾气褊急,平日治家事事独断,而王先生性格却相反,平日埋头治学,几于不过问家政,一切委之阃内。在这样情况下,王先生既难于向老友剖白衷情,而祖父又徇一时舐犊之爱竟弃多年友谊于弗顾,事情闹僵,又没有人从中转圜,以致京津虽密迩,竟至避面,直到王先生逝世。其中最令人难堪的,连姑丈身后的海关恤金,祖父也不令姑母收受。王先生于九月十八、十九、二十五三次来信,都为这件事,措词甚为婉切。十八、二十五两信原存梓溪叔手,故我的观堂书札里未收入。“文化大革命”中,信已不存,幸我箧中尚有晒蓝本,兹合三信摘要录后:
  
  维以不德,天降鞠凶,遂有上月之变,于维为冢子,于公为爱婿,哀死宁生,父母之心彼此所同。不图中间乃生误会,然此误会,久之自释,故维初十日晚过津,亦遂不复相诣,留为异日相见之地,言之惘惘!初八日在沪,曾托颂清兄以亡儿遗款汇公处,求公代令媛经理。今得其来函,已将银数改作洋银二千四百二十三元汇津,目下当可收到。而令媛前交来收用之款共五百七十六元,今由京大陆银行汇上,此款五百七十六元与前沪款共得洋三千元正,请公为之全权处置,因维于此等事向不熟悉……亡男在地下当为感激也。(十八)
  昨函甫发而冯友回京,交到手书,敬悉一切。令媛声明不用一钱,此实无理,试问亡男之款不归令媛,又当谁归?仍请公以正理谕之。我辈皆老,而令媛来日方长,正须储此款以作预备,此即海关发此款之本意,此中外古今人心所同,恐质之路人无不以此为然者也。京款送到后,请并沪款一并存放,将原折交与或暂代为收存,此事即此已了,并无首尾可言。(十九)
  昨奉手书,敬悉种切。亡儿遗款自当以令媛之名存放,否则照旧日钱庄之例用“王在记”亦无不可,此款在道理法律当然是令媛之物,不容有他种议论,亡儿与令媛结婚已逾八年,其间恩义未尝不笃,即令不满于舅姑,当无不满于其所夫之理,何以于其遗款如此拒绝。若云退让,则正让所不当让,以当受者而不受,又何以处不当受者,是蔑视他人人格也,蔑视他人人格,于自己人格亦复有损。总之,此事于情理皆说不去,求公再以大义谕之。(二十五)
  
  这笔遗款最后还是收下了。
  以上这些情节,外人不能知道,就是王门弟子如赵万里、刘盼遂、谢国桢诸先生也不完全清楚。当时曾引起社会上纷纷议论,不到一年,王先生自沈昆明湖,舆论更加嚣然,有人认为王先生之死乃为罗某逼债;又有人到溥仪耳边造谣说,王女嫁罗子,王女被逼大归,王觉得无颜面见人而自杀。可笑的是这位造谣者连谁家是嫁、谁家是娶,都给弄颠倒了,还有什么真实性可言呢!可是直到解放后,溥仪还信以为真,不去调查研究,把它笔之于他所著的《我的前半生》里。虽然人们将信将疑,但影响却是很大的。
  祖父和王先生效忠清朝的信念,至死不渝,這一点是共同的,并不为家庭嫌隙而有所动摇。所以祖父一看到王先生临终遗嘱而痛感愧对死友,在王先生一死明志,并没有“希冀饰终恩泽”的动机,而祖父却迫不及待的代递遗折。溥仪说,遗折写得很工整,不是王国维的手笔,这话倒是说对了。祖父对于王先生身后,特别是遗书的编纂刊行,不超过一年,遗书四集赫然在案,是尽了心力的。
  
  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二日罗继祖书于长春吉林大学解放大路宿舍之养晦庐(《观堂书札》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里,应该是科学家埋头工作,环境整齐洁净,显露出一派宁静安谧的气氛。可是,一九三四年,著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用慢中子诱导人工衰变(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金)却别开生面,另有一番景象:费米和他的学生阿玛尔迪手持盛有放射性物质的小试管,穿着肮脏的外衣,一次次发疯似地从一个实验室跑向另一个实验室,争分夺秒地运输中子源。他俩心里明白,只要稍有迟缓,有些元素的放射寿命就会结束
电影《林海雪原》剧照。  1946年冬,解放军剿匪小分队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一支队伍,深入东北林海雪原,消灭国民党残部组成的武装土匪。匪首座山雕的大本营是威虎山,山上敌人众多,设有不少暗堡和暗道,强攻非常困难。得知座山雕要摆百鸡宴为自己庆寿,解放军侦察兵杨子荣便伪装成土匪,深入虎穴,和座山雕三番五次较量。最终,在百鸡宴上,土匪们被全部消灭,座山雕也被活捉。这段“智取威虎山”,是小说《林海雪原》中最精
试运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即将穿越崇山峻岭,驶入京张高铁南口隧道。  2015年7月31日晚,中铁设计京张高铁总体设计师王洪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没有回家。这位“80后”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等待一个结果——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究竟花落谁家。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最终宣布北京和张家口胜出时,王洪雨先是兴奋极了,接着又七上八下的,心里掀起了一番波澜。  “作为一名中国人,内心无比激动。但作为一名京张高铁主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1963年,随着反特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上映,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唱遍大江南北。  《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发生在1951年的夏天。在新疆萨里尔山口,解放军边防某部杨排长、塔吉克族边防士兵阿米尔与流窜于此的国民党残匪女特务古里巴尔展开了一系列较量。故事开端,古里巴尔冒充阿米尔青梅竹马的恋人古兰丹姆,随着
帕金森定律    本刊一九八○年第八期《令人发笑,又发人深思的书》一文,介绍了英国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受到很多读者的注意。英国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的这本小品杂文集,讽刺一些机构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极富幽默感。主要内容有:  一个官僚主义的机关行政部门,工作量的大小与从事工作人员的多少,往往毫无关系。人多不一定好办事。人员多、机构大,事越忙,人越要增加,如此循环不已。  单位招聘
崔传刚  春节临近,日常必需品的价格不断上涨。虽然笔者主要从网上买菜,也发现相比前几个月,特价菜和秒杀菜少了很多,价格也高了一些。  涨价总是有原因的。这一波物价上涨可以说是多重因素推动下的一个短期结果,本质上还是供需问题。  有生活经验的人知道,冬天食品价格上涨是一个周期性现象。中国北方冬天寒冷,蔬菜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会因气候变化而水涨船高,冬天菜少价高是常见现象。近些年,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和物
从景山山顶的万春庭向北俯瞰,每个人大概都会惊异地发现:紫禁城原来是这么一幅大画卷啊!  对于今人来说,参观紫禁城,首先是视觉行为。紫禁城是一个主题先行的艺术结晶,这个主题就是中国帝王意志和统治思想。而当帝制终结,建造紫禁城的实际目的与使用功能也随风而逝,作为“副产品”的美学价值反而成为永恒。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最后的皇宫,紫禁城至少有十几个世纪之久的可继承传统和可吸取经验,所以建造得无比恢宏壮美,
向路翎致意    已经是三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我们一群在上海读书的中学生,怀着对“山那边啊好地方”的向往,对旧世界黑暗生活的诅咒与愤慨,以近乎幼稚的狂热,卷进到当时“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运动浪潮里去。我们罢课,抗议白色恐怖;我们呐喊,反对蒋家独裁统治;我们到愚园路女子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去看活报剧《袁世凯》,到圣约翰大学去听诗朗诵和民歌演唱,到上海交大参加“五四”营火晚会,到外滩去示威游行…
介绍《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最近出版的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其主要特征的专著。它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等来进行论述,论史结合,寓论于史,对研究中国法律史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是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这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也
1992年5月1日,老布什在白宫宣布派兵前往洛杉矶处理暴力骚乱。  当街抢劫、杀人纵火、血腥弥漫、浓烟四起……这不是好莱坞黑帮电影,而是27年前美国洛杉矶的乱局。  1992年5月,一场持续4天的种族暴乱发生在这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天使之城”。不法分子烧杀抢掠,黑人妇女呼天抢地,大批学生游行示威;甚至有人在打给《洛杉矶时报》的电话中声嘶力竭地说:“我们有必要重新开始一场内战!”交通违章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