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大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较浓,对物理的概念、定律掌握较好,但是解题能力较弱,物理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阅读物理材料的方法,阅读速度不够,阅读习惯不好,理解不到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要加强学生物理阅读能力的训练.因为同其他科目的阅读一样,物理阅读过程也有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了对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术语、物理规律、公式图表等内容的感知和认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好学生阅读环节,可使他们在积极的心态下主动地感知知识背景,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内化物理知识涵义.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加强物理阅读训练的方法.
1带着问题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物理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有目的地传授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教会学生“读”课文的方法及要求:(1)看完一节课文后要了解这节课文讲的是什么知识,讲了什么物理问题,讲了什么物理规律,你体会到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2)在阅读课文后,反思哪些问题理解了,哪些还没有弄懂;不懂的、有疑问的先作好记录,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课或向同学、老师请教;(3)阅读课文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除此之外,教师要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内容,设计分层递进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效果更佳.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笔者列出以下的阅读思考题给学生,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形状和物体的大小形状怎样?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怎样?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将如何?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怎样的?像的大小、形状变化又会怎样?当物体沿着平面镜移动时,像的移动情况又将怎样?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思考题列出后,先让学生进行一般性阅读,然后根据知识点,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进行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再由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总结归纳,启发他们阅读思考,归纳正确答案,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本知识.
2抓住教材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发现物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教师要反复多读关键词语,让学生用彩笔勾划,引导学生弄清其中的含义.例如“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提醒学生注意几个关键词:“单位体积”“物质”“质量”,思考:可不可以将“单位体积”写成“单位质量”?把“物质”改为“物体”行不行?把“质量”写成“重量”可以吗?又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句话改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不可以?又如讲解欧姆定律时让学生注意:“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对吗?这样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既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深入浅出,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融会贯通,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逐渐养成良好的物理阅读习惯.
3进行反馈练习,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很多时候,学生尽管认真阅读了,思考了,但是他们仍然一知半解,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反馈练习,是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反馈练习,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内涵,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例如:学完“功和功率”时,笔者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举重运动员,把900 N的杠铃举高1 m,在空中停留1 s后放下,则举重运动员在前2 s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在最后1 s“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又例如学完“液化和汽化”后,设计了以下练习题:(1)煮饭时打开电饭锅盖看到“白气”和冰棒周围的“白气”是什么现象?(2)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里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为什么呢?(3)冬天草晨的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反馈练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物理概念,大大提高了物理阅读的水平.
4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提高阅读效率
物理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而且更要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上,规定时间内阅读书本内容或练习题目,同样的内容或题目,开始一周限时阅读安排时间长些,以后每次缩短时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更多的物理信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全面的阅读训练,学生就能加快物理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近几年中考试题题量增多,阅读内容量就大了,由于笔者平时强化训练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加上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做题得心应手,物理成绩有了大面积的提高.
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课外阅读,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应立足于现有教材知识的掌握,但是,局限于教材现有阅读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学习,让学生开阔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把学生由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知识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学不到的物理知识,以及物理有关的文章,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中学物理》杂志中的解题分析、竞赛辅导栏目的内容;阅读《中学生周报》物理版;阅读《中学生数理化》杂志等,将物理课堂与课外知识纵横对比,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新的物理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知识的理解,又拓宽了物理知识的领域,既充实了课堂学习内容,又丰富了课余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得到了全面发展.学会阅读是一种技能,阅读能力的强弱体现出学生素质的高低,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物理教学更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1带着问题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物理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有目的地传授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教会学生“读”课文的方法及要求:(1)看完一节课文后要了解这节课文讲的是什么知识,讲了什么物理问题,讲了什么物理规律,你体会到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2)在阅读课文后,反思哪些问题理解了,哪些还没有弄懂;不懂的、有疑问的先作好记录,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课或向同学、老师请教;(3)阅读课文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除此之外,教师要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内容,设计分层递进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效果更佳.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笔者列出以下的阅读思考题给学生,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形状和物体的大小形状怎样?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怎样?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将如何?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怎样的?像的大小、形状变化又会怎样?当物体沿着平面镜移动时,像的移动情况又将怎样?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思考题列出后,先让学生进行一般性阅读,然后根据知识点,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进行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再由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总结归纳,启发他们阅读思考,归纳正确答案,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本知识.
2抓住教材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发现物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教师要反复多读关键词语,让学生用彩笔勾划,引导学生弄清其中的含义.例如“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提醒学生注意几个关键词:“单位体积”“物质”“质量”,思考:可不可以将“单位体积”写成“单位质量”?把“物质”改为“物体”行不行?把“质量”写成“重量”可以吗?又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句话改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不可以?又如讲解欧姆定律时让学生注意:“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对吗?这样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既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深入浅出,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融会贯通,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逐渐养成良好的物理阅读习惯.
3进行反馈练习,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很多时候,学生尽管认真阅读了,思考了,但是他们仍然一知半解,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反馈练习,是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反馈练习,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内涵,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例如:学完“功和功率”时,笔者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举重运动员,把900 N的杠铃举高1 m,在空中停留1 s后放下,则举重运动员在前2 s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在最后1 s“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又例如学完“液化和汽化”后,设计了以下练习题:(1)煮饭时打开电饭锅盖看到“白气”和冰棒周围的“白气”是什么现象?(2)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里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为什么呢?(3)冬天草晨的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反馈练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物理概念,大大提高了物理阅读的水平.
4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提高阅读效率
物理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而且更要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上,规定时间内阅读书本内容或练习题目,同样的内容或题目,开始一周限时阅读安排时间长些,以后每次缩短时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更多的物理信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全面的阅读训练,学生就能加快物理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近几年中考试题题量增多,阅读内容量就大了,由于笔者平时强化训练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加上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做题得心应手,物理成绩有了大面积的提高.
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课外阅读,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应立足于现有教材知识的掌握,但是,局限于教材现有阅读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学习,让学生开阔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把学生由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知识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学不到的物理知识,以及物理有关的文章,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中学物理》杂志中的解题分析、竞赛辅导栏目的内容;阅读《中学生周报》物理版;阅读《中学生数理化》杂志等,将物理课堂与课外知识纵横对比,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新的物理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知识的理解,又拓宽了物理知识的领域,既充实了课堂学习内容,又丰富了课余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得到了全面发展.学会阅读是一种技能,阅读能力的强弱体现出学生素质的高低,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物理教学更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