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面源污染全流程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来源 :江苏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农田(源头)—沟渠(过程)—水塘/湿地(末端),构建了“控制灌排—生态沟渠—仿生增氧人工湿地”农田面源污染全流程控制技术.通过控制灌排、基于基底功能强化的沟渠生态化改造、多功能仿生增氧湿地构建等单元治理技术耦合,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并在南京市八卦洲街道PY农业园区进行了中试示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流程耦合技术能有效降低面源排水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示范区面源排水中主要污染物CODMn、NH3-N、TN、TP质量浓度降幅均超过20%以上,实现了污染负荷的高效削减.研究结果为乡村振兴中农田面源污染的有效削减和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结合江苏泰州姜堰区白米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在引水工况下的影响范围,综合新通扬运河、白米河、中心河及曹红喜河的水文水质资料,基于MIKE21 FM模型,在研究区范围建立了CODcr、NH3 N污染物扩散数值模型,并利用实测流速及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参数率定,模拟了引水工况下尾水正常排放及事故排放的污染物输移过程,并对直接受纳的曹红喜河和尾水流经的中心河和白米河进行影响分析.
在水稻种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病虫害预报与防治占据着特殊位置,一直备受广大种植户及农技人员的关注.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水稻病虫害的信息化监测、预报工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即以此为线索,阐述了信息化监测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预报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信息化监测预报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思路,阐明了个人对此问题的思考与见解.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搜索寻优过程中易于陷入局部最优、搜索前期蚂蚁容易陷入死锁,以及收敛速度较慢的缺陷,利用扩展树随机优化原则,创建虚拟路径和蚁群更新域信息更新原则,提出改进信息素的更新方式;采用局部子起点再规划策略解决蚂蚁死锁问题,加快算法收敛速度.随后,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对动态环境下路径规划适应度低的问题,基于预测控制理论,通过在路径规划过程中加入不断刷新的滚动窗口,使得移动机器人更好地避开动态障碍物.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更加适合移动机器人实际所处环境的路径规划.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大,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够用”的现状,而“人多地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土地资源突出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的土地资源问题将会越来越严峻,而要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结合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行之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方案.本文首先就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防渗止水是水工建筑物的关键一环,紫铜片是水工建筑物沉降缝、伸缩缝之间常用的止水材料,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运行.介绍了止水紫铜片施工工艺产生渗漏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基于无人机的目标识别和追踪近年来备受关注,其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为此,本文以开源四轴飞控系统作为原型,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互补滤波方式进行姿态运算,由OpenMV摄像头作为视觉模块,计算出目标与无人机之间的位置偏差值,通过串口通信返回反馈值到飞控端,飞控端通过串级PID算法输出值控制四个电机,最终实现无人机的对地面目标的识别和追踪,飞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上位机完成起飞、定高悬停状态,并稳定地对指定目标进行识别和追踪.
土地资源利用率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已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也可以是所有已经开发过的土地占所有土地的比例.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以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切实提升我国国土资源的使用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实行,建立能源节约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目的.考虑到电力提灌工程梯级多、扬程高、流量大、能耗高的主要特点,本文详细分析当前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中能耗高的原因,并从各方面进一步分析了高扬程电力节水提灌工程节能降耗的创新途径,以期提高当前提灌工程运行效益.
本文根据万安县雷暴气候特征,充分认识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农村防雷工作中存在防雷执法力度不足、防雷设计不合理、缺乏科学的避雷常识等,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发,并针对万安县当前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现状提出加强农村防雷验收工作、增加农村防雷减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防雷科普活动等对策,以提升农村防雷工作水平和雷电防御能力.
农村土地密切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农村土地污染是政府部门的首要治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污染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科学手段对土壤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