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拂去白玉之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秀生这一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负重、狂傲、嫉妒、失落等心理问题,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与人格的塑造,采用一系列措施予以防治与矫正,以确保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关键词:优秀生;心理问题;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07-1
  学校里面的好学生有着优秀的一面,但是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缺点,甚至障碍,诸如高傲自大、争强好胜、嫉妒心强、感情脆弱等等。本来,这对于正在发展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一些“毛病”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教育,会很快改正。但是由于他们是优等生,教师往往忽视或认为是“可爱的毛病”视而不见以至任其发展,痛失教育良机,严重影响了优等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优等生并不是白玉无暇,也不是不扶自直的幼树,他仍需教师用心去雕琢拂拭,去修剪灌溉。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在小学阶段优等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尝试探索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优等生常见的四种心理问题
  1.负重心理。 由于教师、父母过高的期望致使许多优秀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荷,出现了失眠、食欲减退等心理疲劳现象,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一旦考试失误,他们便会惶惑不安、自信消失、情绪低落,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有“一切全完了”,“老师和父母都不喜欢我了”的绝望心理。这种负重心理随着年级的升高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2.狂傲心理。 由于优秀生在某些方面比较出众,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在他们幼稚的心田,便会产生“谁都不如我”、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处处要做别人的主宰,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发号施令,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承认别人的优势和价值。
  3.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待遇、享受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优秀生往往虚荣心作怪,嫉妒心很强,他们往往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经常想方设法攻击对方,或千方百计把跑在前面的人拉下来,以保持和自己“同步”,或甩在自己后面。
  4.失落心理。 优秀生当其迅速发展的自我意识不能适应发生变化的心理环境便会产生心理落差,把自己丧失优越地位,归因为“变笨了”,因而变得苦恼、自卑、颓丧、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纪或恶作剧行为来引人注目,以满足自我膨胀的优越感。
  二、教育过程中常采用的几种防治策略
  1.适度表扬平傲气。 凡是优等生都有很强的优越和荣誉感,他们由于优点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我认为教师的表扬要有个“度”,要多引导优等生正确认识自己,切忌对优等生表扬过度,否则易使他们滋生盲目自大,惟我独尊的狂傲心理,从而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一视同仁促发展。 现代管理学认为,上级要赢得下级的拥戴,就必须对下级一视同仁,力求做到公平合理。老师要赢得学生的拥戴也是如此,不能把眼光只盯住一个或几个优等生身上,不能“旱涝不匀”,厚此薄彼,而应把自己的爱、自己的诚、自己的期待同样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促使优者更优、优者辈出。
  3.严中施爱重塑造。 在优等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最易犯的也是危害最大的毛病就是骄傲所导致的停滞,以及特殊地位带来的对教育的心理反抗。无数沉痛的事例也告诫我们:对优等生的放纵,姑息,那不是爱,而是对优秀的毁灭。因此,我认为班主任要在严格要求中表达对优等生的爱,引导学生从偏爱和溺爱的羁绊中走出来,把自己塑造成真正的优等生。
  4.巧施活动防妒意。 嫉妒是一种阴暗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是一条毒蛇,能缠绕人窒息,是一把毒剑,能致人于死地。有人经调查发现,在小学生中存在的嫉妒现象主要有嫉妒别人学习冒尖、嫉妒别人生活优裕、嫉妒别人长得漂亮三类,而在优等生中严重存在的就是学习上的竞争带来的嫉妒。去年,校“知心信箱”收到一封六年级学生的来信,她在信中倾诉了因学习比好朋友好,遭到好朋友的讥讽与排挤而伤心苦恼的事。对此我们利用校广播电视对事不对人地组织开展了“嫉妒心理要得吗?”大讨论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嫉妒别人于己于人都有害。一系列的活动开阔了优等生的心胸,拓展了优等生的视野,有效地防治了优等生的嫉妒心理。
  5.家校沟通释重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今都是“2 1”型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普遍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自己忙着陪读、请家教,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如此一来有些优等生的心理超负荷了,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我班原有一个叫小蕾的女生,性格内向,成绩优秀,家中父母为提高其学习成绩,省吃俭用送她上各种辅导班。但好马也有失蹄时,有次数学测试她得了92分。回家后,她自觉无颜见父母,就长跪于厨房的扫把上反思流泪不止。后被其奶奶发现将情况告之我。于是我与班主任一起上门家访与其父母沟通思想,协助其在班上开展了“当挫折来临之时”心理辅导活动,建立了“优等生心理动态分析交流卡”,定期与优等生家长在卡上交流新的育子观念,呼吁家长为孩子减压释负,及时地疏导发生在优等生身上的心理问题。如今这个孩子变阳光了,脸上经常露出灿烂的笑容。
  对于优等生——这个学生中智力活动比较出色的群体,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时刻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与人格的塑造,“用导河的办法把学生的精神宣导出去,使他们能在有益的人生的事上去活动”(陶行知语),用爱心、耐心与细心精雕细琢,祛除斑瑕,使白玉能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少教多学,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充分体验、感知,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技能,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用“真实性”的课堂,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真实的语言;用“灵活性”的课堂,调动学生语言参与和思维参与的积极性;用“实效性”的课堂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从而让英语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成为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历史课堂必须有效方可达到教育教学的价值,而课堂要想有效,学生必须是充满兴趣地参与着的,教者必须改变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历史教学;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74-1  一、案例
摘要: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对于“食用菌平菇废料再生利用技术”的理论知识即“过程与方法”,虽然很多学生已了解,但很多学生还没真正动手做过,教师可以安排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获得“食用菌废料再生利用技术”的运用操作能力。  关键词:平菇废料再生利用;实践;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71-2
摘 要:近年来,探究性学习已引起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界定,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对象、注意点、困惑以及笔者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作了简单的阐述,从而对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性学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巧设“奖励”,运用这一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还可以通过奇妙的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奖励;奇妙;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11-1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发展、能力发展,也关注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情感态度观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把握学生的情感导向,或幽默,或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利用乡土资源、教材资源、学生资源、时事资源、跨学科资源,能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资源利用;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33-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在内容上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谈自主德育下对教育的感悟:教育需要智慧,向好而不着急;教育需要智慧,积极而不能拔苗助长;教育需要智慧,动脑而不动恼;教育需要智慧,给学生体验的机会。从容地行走在教育的视野里,给每个孩子成长的等待时间,这便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从容;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14-1  读过张文质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职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些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职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最后依据这些基本原理对现今职校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实践结果表明任务型口语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41-2  在我
摘 要:一位著名的教育学者曾经说过这么一段令人深省的话: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在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保障每个学生都得到高质量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的使命:不让一个教师掉队,促进每一位教师作为教育专家不断成长。对创办才五年的高起点定位的年轻学校,高质量的教育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师资,数学学科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加强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才是根本。我认为必须要创建一个
摘 要:新课程提出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应开放教材,开放生活,开放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让学习成为生命的需要,这是教育的终极关怀。充满活力的人性化课堂,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在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到他们个性的发展,情感的流泻,人格的升华,这才能真正回归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本位吧。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性课堂;活力课堂;教师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