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开启新纪元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岸关系阴晴变幻,冷暖交织。陈水扁和民进党,一度把两岸关系拖入深渊,但两岸同宗同祖、血脉相连,不是那个人或那个政党可以把它割断的,即使是在民进党最猖獗的时期,两岸民间交流也一直十分活跃。2008年以来,台独渐渐失去了势力,两岸和平发展成为主旋律。最近两年,两岸交流不断深入。情感上的强大亲和力,经济上的强大需求力,推动着两岸关系不断改善,推动着两岸经贸不断向纵深发展。
  进入2010年以来,两岸利好消息不断,6月29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横空而出。这份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由此跨入了新的历史纪元。
  
  对比:此长彼消沧海桑田
  大陆和台湾,犹如一对分家另过的兄弟,你穷我富,几经转换,比较之下,使人大有沧海桑田之感。
  在改革开放前,大哥是个破大家,很穷,但独立自主;小弟投靠了豪门美国,携从大陆带到台湾的资金和资源,迅速致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一时期,大陆正在经历十年文革的浩劫。此时,暴富的小弟对大哥只有不屑之态和反攻之心,全无兄弟之情和相助之意。
  1978年中国大陆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台湾也进入了蒋经国主政时代。改革开放初期,大陆经济刚刚恢复与起步,经济规模并不大。这时期的台湾,则是亚洲经济发展的一颗新星。1979年,台湾被国际经济组织(OECD)列为全球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之一,台湾也因经济成功发展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经济规模等主要经济指标在香港、新加坡与韩国之上。经过32年的发展,海峡两岸的经济实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来看,经过了三个阶段性变化。
  台升陆稳阶段(1978~1994年):这一阶段,大陆经济平稳发展,台湾经济上升很快,台湾经济实力相对大陆的比重不断上升。在此期间,新台币对美元升值了51%,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336%,因而这一时期,尽管大陆经济发展比台湾要快,但是台湾相对于大陆的比重却不断上升,最终,台湾GDP由1980年只相当于大陆的13.67%,上升到1994年的45.11%,达到历史峰值。
  陆升台降阶段(1995~2007年):在这13年间,大陆平均GDP年实际增长9.4%,台湾平均GDP年实际增长4.8%。1995年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基本保持在8.28左右,而新台币在1994-1998年间则处于贬值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台湾相对于大陆的比重开始不断下降,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打击下,台湾相对于大陆的比重降到27.1%。虽然1999年回光返照回升到27.59%,但是在大陆经济迅猛发展下,此后比重便逐年下降,到2007年重新回到1980年的13.67%以下,只有10.73%。
  陆稳台沉阶段(2008~2009年):这两年中,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大陆保持了平均8.5%的平稳增长,而台湾却陷入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泥潭。2008年大陆经济增长9.0%,台湾是0.1%。2008年台湾经济总量相对于大陆的比重自1980年以来首次跌破10%,仅有9.07%。2009年两岸GDP:大陆49092.8亿美元,增长8.7%;台湾3793.88亿美元,负增长5.9%;台湾经济总量相对于大陆的比重为7.7%。
  在人均GDP方面,1980~1994年,大陆相对于台湾的比重持续下降,1994年只相当于台湾人均GDP的3.92%。从1995年开始,大陆人均GDP相对于台湾的比重开始逐年上升,1997年,大陆人均GDP为812美元,台湾人均GDP为13904美元,大陆相当于台湾的5.84%。2008年初步核算数已相当于台湾的19.14%。2009年大陆GDP人均3678美元,台湾GDP人均16442美元,大陆人均GDP相当于台湾的22.3%。从不到4%直追到22.3%,显现出了大陆经济的强劲增长。
  大陆GDP总量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第10位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也从1.8%上升到6%。2009年大陆GDP总量世界排名是否已经超过日本,不同的统计数据显示的结果不同,有的显示已经超过日本,跃居第二;有的显示还没有超过日本,但超过的时间就在2010年。台湾GDP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则多年徘徊在第25位左右,2009年世界排名第26位。
  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2010年1月21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之前有很多机构和著名经济学家都曾发表报告称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一年会超越美国,比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会在2025年,悲观一点则认为是2050年。而2020年就超越美国的预计几乎是所有预计中最早的。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会上升,2030年中国的GDP将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9%,到时候美国的比例会下降到16%,而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是20%。
  面对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陆和台湾这对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巨变。对大陆来说,台湾这个孤悬海外的小兄弟,不知不觉地和大哥越来越亲了。
  
  现实:义利相吸血脉相连
  上世纪70、80年代,有一个著名影片的著名台词,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南征北战》里,国民党方面的一位将军在被围歼的时候,对电话另一端的人大喊——张军长,拉兄弟一把,求求你,拉兄弟一把吧。现在,面对负增长,面对大陆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台湾这个小弟,何尝不是在呐喊:拉兄弟一把吧。
  在2009年5月举办的台湾竞争力论坛上,汇集了很多台湾经济界知名人士和专家,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振兴台湾经济,离不开大陆。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庄奕琦认为,外在环境无法操之在我,无法施力;国际需求在短期1年内复苏的机会很低,台湾唯一还可以依赖的就是两岸经贸。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补充道,过去拜冷战之赐,搭着美国的列车,台湾经济不断繁荣;当冷战结束,全球经济重整,特别是中国大陆经济崛起,对台湾来说,必须透过中国大陆这个经济载体,才有可能在全世界攻城掠地;若抛弃大陆这个载体、或刻意忽略这个载体,甚至将载体当作敌视的对象,台湾在全球将很难再有机会。马英九在舌战大胜蔡英文、力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又在今年8月7日中国国民党第18次代表大会临时会议致词时强调,《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署,改善了两岸关系。让大家感受到大陆务实的态度,这是一种善意。他警告民进党:再反对ECFA,就是跟人民为敌。
  马英九和台湾这些专家的态度,无疑代表了绝大部分台湾的民意。而大陆方面,在推进两岸交流和发展方面,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一直表现出了一个成熟、睿智的兄长风度。与台湾方面只考虑经济利益、很少考虑民族统一大义不同,大陆以民族统一大义为先,在经济利益方面并没太计较,这样的兄长风度,反而让台湾一些台独分子心慌。最受瞩目的早期收获清单,也就是第一批降税或免税的清单,大陆同意台湾17个弱势产业,共539项产品纳入,总金额约138亿美元;台湾则同意大陆267项纳入,总金额28,6亿美元。整个谈判,因为夹杂高度政治意义,大陆显然大幅让步。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前后,台湾经济就像注入了强心剂,一片利好。据有关报道,台湾经济2009年第四季度重现强劲增长,结束了此前连续五个季度的萎缩,当季本地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22%,增幅创下五年半高点。由于第四季度GDP增长强于预期,台湾上调了2010年经济增长预期。
  
  意义:敞开大门携手并进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半个世纪以来,两岸关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代表大陆签订协议的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建立了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迈出历史性步伐。它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必将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
  虽然协议文本仅2900余字、5章16条,却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了对现有机制的补充与完善,对未来合作的展望与开拓,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防范和争端解决,堪称一份非常完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
  第一,框架协议基本解决了两岸经贸合作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问题。协议的实施将逐步消除两岸贸易壁垒、合理配置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稳定运行与不断深化的成熟期,有助建立投资双向化、形态多元化、产业链合作化的新模式。
  第二,框架协议是具有鲜明的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协议。一是双方着眼于两岸全局利益,做到了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务实协商、合理安排;二是双方着眼于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彼此关切,结合两岸产业互补性,达成了一个规模大、覆盖面广的早期收获计划,两岸民众得以尽早享受贸易自由化的利益;三是大陆方面充分理解台湾经济和社会的现状,着眼两岸经济长远发展,未涉及台湾弱势产业、农产品开放和大陆劳务人员输台等问题,体现了大陆方面最大的诚意和善意。
  第三,框架协议是开放、渐进的经济合作协议。框架协议规定,两岸将在框架协议生效后继续商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单项协议,逐步推进两岸间的进一步开放,最大限度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第四,框架协议是全面、综合的经济合作协议。框架协议的内容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确定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划。框架协议既关注协议签署后带来的即时的经济效益,关注两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关注两岸经济的长远发展,关注两岸人民的福祉。
  第五,两岸经济关系将由此开启投资双向化、形态多元化、产业链合作化的新模式,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局。
  第六,“以民为本”是新签协议的又一大亮点。为使两岸民众尽快享受到框架协议的利益,双方同意先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在框架协议生效后对部分产品实行关税减让,并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协议的5个附件中。
  中国有句老话:兄弟同心,其力断金。现在,大陆和台湾这两个兄弟,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振兴经济,其前景不言自喻。有专家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台湾迎来了黄金十年,也为两岸关系迎来了黄金十年。
  大幕已启,辉煌可期。
其他文献
研究了Ar离子激光器与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相结合制造硅杯的方法。结果表明,激光照射能增强浸于KOH溶液中硅的化学腐蚀速率,在入射光强为4.6W,KOH溶液浓度为0.22mol,温度为90℃的条件下,得到<100>硅的腐蚀速率
在我多年教学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我们构建了“主动唱演”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引唱—唱趣—欣赏美   引唱作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