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为自己写的安魂曲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27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不仅是一位谱写交响乐的杰出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写作室内乐的卓越能手。15部交响曲和15部弦乐四重奏贯穿了他一生,反映了他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的坎坷经历和切身体验。其中,《第八弦乐四重奏》(作品110号,c小调)以其内容和形式的独特,值得作一番考察和分析。
  1960年夏天,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应邀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为苏德合拍的影片《五天五夜》写配乐。该片的情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累斯顿画廊的许多珍品由于受到苏联红军的保护,避免了战火的毁灭,最后完璧归赵。在为影片写配乐的三天里(7月12日至14日),作曲家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触很深。他在1960年9月24日的《消息报》上说:“德累斯顿的居民经历的轰炸的恐怖,我们从忍受过这种恐怖的人们的谈话中听到。这为我提供了写作第八四重奏的题材。我被笼罩在影片画面的印象中,这些画面再现了往昔的情景。在几天的时间里,我写出了自己新的四重奏的总谱。我把它献给纪念战争和法西斯主义的牺牲者”①。
  这首四重奏包括不间断演奏的五个乐章,乐曲的主题材料分别来自作曲家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其中贯穿全曲的是由作曲家姓名开头的德语拼写字母(D.SCH)代表的四个音②构成的主导动机(即姓名主题)。这个动机最早先后出现在作曲家1948年3月完成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1953年10月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中。这表明该曲显然具有自传的性质。
  据作曲家的女儿加琳娜回忆,他父亲在完成这首四重奏后说过:“我把它献给自己”③。而作曲家在1960年12月19日写给他亲密的友人伊萨克·达维多维奇·格利克曼的信中,更是详细地述说了创作这首作品的过程和想法。肖斯塔科维奇写道:“无论我多么想静下心来完成电影配乐任务,可是暂时却做不到。代替此事的是写了一首谁都不需要的和思想上有毛病的四重奏。我考虑的是,如果我在什么时候一命呜呼,未必有谁会写作品来纪念我。因此,我本人决定写这样一首作品。可以在封面上这样写道:‘纪念这首四重奏的作者’。四重奏的基本主题是D.Es.C.H这几个音符,也就是我的姓名的缩写。在四重奏中还利用了我的若干作品的主题和革命歌曲《受尽奴役的折磨》。我的那些主题分别来自以下这些作品:第一交响曲、第八交响曲、钢琴三重奏、大提琴协奏曲、歌剧《麦克白夫人》。作为某种暗示还采用了瓦格纳的歌剧《众神之死》中的葬礼进行曲和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对了,忘了还有我的《第十交响曲》。给自己来一份大拼盘没什么关系。这首四重奏的虚拟的悲剧是这样的,我在写它的时候,流出来的眼泪,同喝了半打啤酒后撒的尿一样多。回到家以后,我曾两次尝试弹奏它,而仍然泪流满面。不过这已经不仅是因为作品的虚拟的悲剧性,而是惊讶于作品形式的美妙完整。或许在此,有某种自我陶醉在起作用,但是这种陶醉可能很快会过去,而自我批评的不舒服感必然来临。”④
  据格利克曼在《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的注释中披露,在创作这首四重奏之前,肖斯塔科维奇有过如下一段经历,格利克曼详细地写道:
  1960年6月某日,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来到列宁格勒,没有住在他常住的欧洲旅馆,而是住在他姐姐玛丽娅·德米特里耶夫娜的套房。后来才明白,采取这个举动是故意的。
  6月28日我对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作了短暂的拜访。他告诉我,不久前完成了《用萨沙·切尔内的诗谱写的五首讽刺曲》,想让我结识一下这部作品。但是第二天(6月29日早晨)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给我去电话,请求我立即去他那里。当我见到他的那一瞬间,他面部痛苦的表情,慌乱和不安,令我吃惊。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急着把我领进他睡觉的小房间,虚弱地坐到床上并哭起来,大声地痛哭。我恐惧地想,他怎么啦,是否他的亲人发生了巨大的不幸。对我的问话,他透过眼泪模糊地说:“他们早就在迫害我,追踪我……”。我从来没有见过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这种样子。他处于严重的歇斯特里状态。我给他倒了一杯凉水,他喝下去,牙齿在颤抖,而后渐渐平静下来。大约过了一小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控制了自己,开始对我讲述一些时间之前在莫斯科时他发生的事情。在那里,按赫鲁晓夫的提议,决定让他做俄罗斯联邦作曲家协会主席,而为了占据此岗位,他必须入党。承担实现这个使命的人是俄罗斯联邦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彼·尼·波斯别洛夫。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就这样告诉我(逐字逐句地),在1960年6月的一个早晨,在“解冻”旺盛的时刻:“波斯别洛夫想方设法说服我入党,在尼基塔·赫鲁晓夫当政的党内呼吸既轻松又自由。波斯别洛夫赞扬赫鲁晓夫,说他充满青春朝气,他就是这么说的——‘青春朝气’,他有庞大的计划,而我必须加入党的队伍,这个队伍不是由斯大林领导,而是由尼基塔·赫鲁晓夫领导。在完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我竭力拒绝这种荣誉。我抓住一根稻草,说我未能做到掌握马克思主义,应该等到我掌握的时候再说。接着,我以自己的宗教信仰为借口,然后我说,可以做作曲家协会非党的主席,照康斯坦丁·费定和列奥尼德·索波列夫的榜样,他们是非党人士,但是担任了作家协会的领导岗位。波斯别洛夫否决了我的所有论据,并几次提到赫鲁晓夫的名字,说他关注音乐的命运,我必须对此做出回应。我完全被这次谈话弄得精疲力竭。在第二次同波斯别洛夫会面时,他再次把我逼到墙角。我的神经支撑不住了,我屈服了。”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的叙述几次被我激动的问话打断。我提醒他,他是怎样多次对我说他永远不会加入实行暴力的党。经过长时间的停顿后,他继续说:“作曲家协会很快知道了同波斯别洛夫谈话的结果,不知是谁来得及编造说我会像鹦鹉学舌那样在会上宣读声明。你要知道,我坚决拒绝出席会议。我悄悄地来到列宁格勒,住在姐姐家,以便隐藏自己的痛苦。我觉得,他们会反悔,会怜悯我,并给我安宁。而假如这一切不会发生,那么我将隐居在这里。但是昨天来了电报,要求我返程。你要知道,我不会去。只有用强制手段才能把我带到莫斯科。你要明白,只有用强制手段。”
  说完这些听起来像誓言的话语后,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突然完全安静下来。他似乎觉得凭自己最后的决定,他好像解开了套在他喉咙上的死结。第一步已经跨出:他以自己的缺席堂而皇之地挫败了准备召开的会议。为此感到高兴的我,告别了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返回到则列诺戈尔斯克,在那里我母亲租了一幢别墅,而我答应这几天再去拜访隐居的他。然而他没有等我,自己未做预告地于7月1日很晚的时候带了一瓶伏尔加来到则列诺戈尔斯克我的住处。当时下着雨,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看上去疲惫不堪,显然是在经受了内心感情激荡的不眠之夜之后。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刚一跨进我们家茅屋门槛就说:“对不起,这么晚了。但是我想快点见到你并同你一起分担我的苦恼”。当时我不知道这个折磨他的“苦恼”,他过了几个星期后全都倾注在了《第八弦乐四重奏》的音乐中,并以这种方式来减轻心灵的痛苦。
  喝醉酒后,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谈的不是那个不幸的会议,而是关于命运的威力,并引用了普希金长诗《茨冈》中的诗句:“摆脱命运无保障”。在听他说话的时候,我突然忧伤地想,他是否被命运征服,意识到不可能同它抗争并战胜它。遗憾的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会议像一场悲伤的闹剧再次举行,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羞得面红耳赤地宣读了为他写好了的入党声明。
  思考这件事,我回忆起肖斯塔科维奇一首合唱诗史的标题——《他们胜利了》,它可以成为我讲述的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怎样入党的故事的题词。
  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上艺术上的大胆同他在斯大林恐怖下养成的恐惧结合在一起了。多年来精神的压迫以自己的网络缠绕着他,而在自传性的《第八弦乐四重奏》中,歌曲《受尽奴役的折磨》的旋律听起来是那么悲伤和富有戏剧性,不是偶然的⑤。
  以上就是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第八弦乐四重奏》的翔实背景材料。通过了解这一实情,足以充分揭示这部纯器乐作品的真实思想情感内涵。
  
  ①转引自《肖斯塔科维奇论时代和论自己》,俄文版,莫斯科,苏联作曲家全盟出版社,1980年,第234页。
  ②即re,降mi,do,si这四个音——笔者注。
  ③转引自梅耶尔《肖斯塔科维奇生平·创作·时代》,俄文版,“DSCH”出版社,“作曲家”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④《致友人书信集:德·肖斯塔科维奇致伊·格利克曼的信》,俄文版,“DSCH”出版社,莫斯科,“作曲家”出版社,圣—彼得堡,1993年,第159页。
  ⑤《致友人书信集:德·肖斯塔科维奇致伊·格利克曼的信》,俄文版,“DSCH”出版社,莫斯科,“作曲家”出版社,圣—彼得堡,1993年,第160—161页。
  
  黄晓和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摘要:以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农村经济建设,针对海南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现状,通过专业点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探索在高职院校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四年制本科金融学(农村金融方向)专业人才,积极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更多较高学历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也为海南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人才的保障。  关键词:金融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服务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论文通过调查与分析,针对研究生党员再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升高校研究生党组织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党员队伍的政治素养、科研水平和个人能力,促进高校研究生人才队伍的培养。  关键词:新时期;研究生党员;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50-02   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摘要: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前几年绝大多数的语文课堂讲究多读,所以呈现了部分老师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去读书,只要书声琅琅,就是一节有实效的语文课的局面。但是朗读不能只是走形式,要读出味道,读出文章的含义。几年来,我不断学习,不断去领略别人课堂的风采,渐渐地对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有了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程;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
摘要:儿童读经教育这一原本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被宣传、夸大地愈演愈烈,这一社会性现象表现出我国教育界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读经教育究竟是“启蒙”还是“蒙启”,这一争议本质上反映出对待传统文化持有的态度问题以及文化延续与时代精神建构两个关系的和谐统一问题。  关键词:读经教育;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文化;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提出了建设“大学生麦漫地网站”的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创业教师的指导下,直接负责网站的创意设计、调研分析网站的详细建设、模拟运行及维护的整个过程,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该网站也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创新创业;网站建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
摘要:新时期我国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着教职工队伍迅速扩大、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等现象,为此,要将教职工服务与民主监督作为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方向。从教职工服务层面,既要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又要提升工会的服务能力;从民主监督层面,要以依法治校为基本理念,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制度,不断推进院务公开的范围。  关键词:教职工服务;民主监督;工会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本期主持 江兴林  江兴林,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盐城市语文学科教学能手,现任教于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主持人语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见识一下“亚圣”孟子善于雄辩的风采吗?你们想探究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吗?你们想“穿越”到两干多年前,领略“真将军”的本色吗?你们想在吟哦讽诵中,感受唐诗宋词的恒久魅力吗?那么,就请大家和初初一起,走进第六单元的学习吧!  读遍课文心未老,風景这边独好。第六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对知识社会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以国际化教育作为切入点,通过更新国际化教育理念、完善培养过程、规范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手段,深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端,保证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化教育;知识社会;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G64
摘要: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对个别比较教育研究停留在介绍层面,未能辩证看待国外理论,研究方法上普遍重“思辨”轻实证,研究对象较片面等。面对这些研究现状,未来的比较教育研究需要朝着多元文化与教育相融合,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多样化学科与研究方法相完善,全球化视野下的开放与综合相统一的方向迈进,才能成为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中英高等
摘要: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则须在其中构建人文精神。构建人文精神首先需要对其作用和内容有正确的认识,并付诸正确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人文信仰;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75-0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和青少年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