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暑假的小学语文培训学习,我除了收获颇丰以外,脑中又出现了这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课时数大大减少但知识量却一点没变的今天,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所有的知识,甚至是比以前更多的知识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结合培训学习到的内容和参加工作以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我想简单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在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向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同时注意抓住教学工作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抓住课堂,向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这几年来,在不断的学习与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感到了上好课的重要。我的优异成绩的取得,思来想去还是成功于40分钟的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向40分钟要效率,就要上好每一节课。一节课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与最终学生的知识掌握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一节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
(一)、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1、学习研究,教学前先整体把握教材,吃透教材。
小语培训让我看到了总目标——学段目标——课时目标的层层推进与细化,《语文课程标准》、教参上的说明,给我一学期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有了这个大方向,我对我们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把握,这样在教学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还要钻研教材,这也就需要我们精心备课了。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们得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很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却忽略了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部分的预设,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认真的思考:这节课的目标是否明确?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该提出哪些问题?面对我的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我怎样的评价?对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会怎样处理等等,都需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中每个内容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底,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
2、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备课一定要分析好学情,这是我从教学实践中切实体会到的。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清楚学生的差异,“顺乎其势,合乎其流”,也就是大思想家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备课要设身处地为学困生和优生都想一想,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照顾优生,也不忘学困生,努力使学困生每天都有进步,让优生更优,也便成了我备课时重要的一部分。优生应怎样去提问、去布置作业,达到什么目标,学困生完成怎样的目标,怎样去完成,这都需要我在备课时做到精心准备。于是我知道了:备课要做到“厚入薄出,胸中有书;深入浅出、目中有人”。
(二)、课上精讲多练。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只有我们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才能重点深入、最优化的完成教学任务。一直以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到:明确目标。讲课时语言简练,准确,讲解的时间要越少越好,以便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老师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学生的难点,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并努力调节课堂气氛。合理分配课上时间,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我每次都尽量缩短讲的时间,多让学生练习,多让学生读写,结果发现成绩一点都不差。交给学生方法,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阅读方法,这一点是从我们莱城区“以一带三”的阅读教学中受到的启发。读书是这样,学习中的好多知识也是这样,都可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自学,既收获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适时评价也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提醒自己,抓住细节,态度认真的对待教学工作。
1、细节决定成效:这里我所说的细节,就是说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及需要完成的作业,比如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会背的内容、布置的作业等,不是布置完就可以了,对学生不管不问,而是要随时跟上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巩固。再比如学生对老师的喜欢程度也影响到教学质量。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因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细节在教学时我都很注意,不能不说是我在教学上的一点优势。2、态度贵在认真:在平时不管做什么,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认真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认真对待让接下来的工作会有一个好的开始。曾经有一位教授说过:只要认真对待,万事皆有可能,做事贵在认真!教育学生上也是一样,我的认真会不自觉的影响到学生,身教胜于言传。
三、抓住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習习惯。
尤其是刚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花上很大的力气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不能趴着或歪着写,要坐端正一笔一划的按照笔画去写,这样既能写出漂亮的字,又能预防近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拿到一篇文章应怎样去读,读到什么程度,引导学生读上一两篇,学生就能形成习惯。还有学生思考的习惯、阅读、注重知识积累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看似麻烦,实际上只要一两个月的功夫,培养好了,以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也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总之,抓住细节习惯,踏踏实实的向40分钟要质量是做好各项教育工作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会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教育是一项艺术,教学中的方法、教学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会因地制宜,因班制宜,因生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用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最优化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向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同时注意抓住教学工作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抓住课堂,向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这几年来,在不断的学习与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感到了上好课的重要。我的优异成绩的取得,思来想去还是成功于40分钟的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向40分钟要效率,就要上好每一节课。一节课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与最终学生的知识掌握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一节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
(一)、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1、学习研究,教学前先整体把握教材,吃透教材。
小语培训让我看到了总目标——学段目标——课时目标的层层推进与细化,《语文课程标准》、教参上的说明,给我一学期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有了这个大方向,我对我们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把握,这样在教学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还要钻研教材,这也就需要我们精心备课了。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们得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很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却忽略了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部分的预设,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认真的思考:这节课的目标是否明确?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该提出哪些问题?面对我的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我怎样的评价?对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会怎样处理等等,都需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中每个内容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底,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
2、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备课一定要分析好学情,这是我从教学实践中切实体会到的。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清楚学生的差异,“顺乎其势,合乎其流”,也就是大思想家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备课要设身处地为学困生和优生都想一想,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照顾优生,也不忘学困生,努力使学困生每天都有进步,让优生更优,也便成了我备课时重要的一部分。优生应怎样去提问、去布置作业,达到什么目标,学困生完成怎样的目标,怎样去完成,这都需要我在备课时做到精心准备。于是我知道了:备课要做到“厚入薄出,胸中有书;深入浅出、目中有人”。
(二)、课上精讲多练。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只有我们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才能重点深入、最优化的完成教学任务。一直以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到:明确目标。讲课时语言简练,准确,讲解的时间要越少越好,以便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老师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学生的难点,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并努力调节课堂气氛。合理分配课上时间,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我每次都尽量缩短讲的时间,多让学生练习,多让学生读写,结果发现成绩一点都不差。交给学生方法,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阅读方法,这一点是从我们莱城区“以一带三”的阅读教学中受到的启发。读书是这样,学习中的好多知识也是这样,都可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自学,既收获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适时评价也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提醒自己,抓住细节,态度认真的对待教学工作。
1、细节决定成效:这里我所说的细节,就是说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及需要完成的作业,比如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会背的内容、布置的作业等,不是布置完就可以了,对学生不管不问,而是要随时跟上检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巩固。再比如学生对老师的喜欢程度也影响到教学质量。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因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细节在教学时我都很注意,不能不说是我在教学上的一点优势。2、态度贵在认真:在平时不管做什么,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认真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认真对待让接下来的工作会有一个好的开始。曾经有一位教授说过:只要认真对待,万事皆有可能,做事贵在认真!教育学生上也是一样,我的认真会不自觉的影响到学生,身教胜于言传。
三、抓住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習习惯。
尤其是刚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花上很大的力气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不能趴着或歪着写,要坐端正一笔一划的按照笔画去写,这样既能写出漂亮的字,又能预防近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拿到一篇文章应怎样去读,读到什么程度,引导学生读上一两篇,学生就能形成习惯。还有学生思考的习惯、阅读、注重知识积累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看似麻烦,实际上只要一两个月的功夫,培养好了,以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也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总之,抓住细节习惯,踏踏实实的向40分钟要质量是做好各项教育工作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会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教育是一项艺术,教学中的方法、教学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会因地制宜,因班制宜,因生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用有限的40分钟要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最优化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