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关注焦点,众多一线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本文在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新课改
  我国曾对数学教学格外强调应试教育,过分追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后来新课改提出,要改变过去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和自学能力的人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明确了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须知,所有的教学最终的目标都是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尤为重要。
  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
  首先,什么是生活?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本文中的生活指的是学生在校内外所进行的各项实际活动。而对教学的生活化,本文的理解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二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最好是学生的生活素材;三是教学方式要灵活生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取生活化语言、实物演示等教学方法;四是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要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也纳入教学结果的评价体系中。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指的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设置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目标,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并运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能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让数学回归生活实践。
  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 社会发展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出来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型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教学生活化因其注重知识和生活间的联系,迎合了这一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趋势,成了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桎梏的新教育方式的典型代表。目前国内也有众多学者对教学生活化进行研究并都得出教学生活化是必要且必需的结论。
  2. 数学教学现状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和新潮流的出现,数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信息化社会下对于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并不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其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而数学因为充斥着文字和符号而显得较为枯燥,因此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限,难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因此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们越来越关注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生活化
  尽管许多教师尝试教学生活化,但是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设置与传统教学中一致的教学目标。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单一,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仅仅让学生掌握繁琐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考个高分,自己拿个不错的教学成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不应当只是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应当是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经历探索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那不过是空喊口号,形式主义。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体现生活化,让学生爱数学,爱学习,爱思考。
  2. 教学生活化的过度泛滥
  俗话说,过犹不及。一方面是教学生活化的不足,一方面是教学生活化的过度泛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未理解生活化的基本内涵,未能把握好生活化的尺度和方向,而造成了生活化的过度。对于有些无法联系实际的数学理论知识,部分教师为了达到“生活化”目的,而盲目牵强地将其与生活相联系。也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主要关注点都放在生活化上,而忽视对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泛生活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不能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所想达到的目标,还会降低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脱离实际,过于传统
  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取传统单一的授课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且单向的授课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容易显得枯燥,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更无法起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生活化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而这不是靠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授就能做到的。因此,要做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单凭传统的授课方法根本无法实现。
  四、 思考和建议
  以上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依笔者看来,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师未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生活化基本涵义等原因造成的。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也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 更新教学观念。觀念来自惯性,正是由于教师习惯了从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仍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而现在教师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思维的惯性,更新教学观念。
  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使用多媒体教学、情景设计、游戏、动手操作等教学方式。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秀明.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月中旬).
  [2]简祈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和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4(09).
  [3]陈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6.
  [4]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小华,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万载县黄茅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初中教学阶段,数学知识在难度上有显著提升,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效果。而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运用差异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并且实现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从多方面论述差异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差异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复习课  学生由于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整个初中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并不十分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特别是很多学生缺少联系实际、不注重方法,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融入相关方法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当前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形结合的相关理念,这样能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数形结合思想有机地融入教与学的活动中,使得教学效率更高。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