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性定理的新证法有界性定理的新证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区间套和连续函数的局部有界性给出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有界性定理的一种全新的证明方法。
  【关键词】闭区间列;区间套;局部有界性
  
  1引 言
  连续函数是数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函数。连续是讨论函数的导数、微分、中值定理、积分等的基础,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也显得非常重要。在闭区间上函数的性质中,有界性定理又是最值定理和介值定理等的基础。
  在很多数学教材和文献中,给出了有界性定理的证明方法。大体上归结为两类:一是应用有界覆盖定理,一是应用致密性定理。
  本文通过区间套定理和局部有界性定理给出了有界性定理的新的证明方法。
  2预备知识
  定义1 设闭区间列{[an,bn]}具有如下性质:
  (1)[an,bn][an 1,bn 1],n=1,2,…;
  (2)limn→∞(bn-an)=0,
  则称{[an,bn]}为闭区间套,或简称区间套。
  定理1 (区间套定理)若{[an,bn]}是一个区间套,则在实数系中存在唯一的一点ξ,使得ξ∈[an,bn],n=1,2,…,即an≤ξ≤bn,n=1,2,…。
  推论 若ξ∈[an,bn](n=1,2,…)是区间套{[an,bn]}所确定的点,则对任给的ξ>0,存在N>0,使得当n>N时有[an,bn]U(ξ;ε)。
  定理2 (局部有界性)若函数f(x)在点x0连续,则f(x)在某U(x0)内有界。
  3有界性定理的新证法
  有界性定理 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f(x)在[a,b]上有界。
  证明 (用反证法)假设f(x)在[a,b]上无界。
  将[a,b]等分为两个子区间,则其中至少有一个子区间,使得f(x)在其上无界。记这个子区间为[a1,b1],则[a1,b1][a,b],且b1-a1=12(b-a)。
  再将[a1,b1]等分为两个子区间,同样,其中至少有一个子区间,使得f(x)在其上无界。记这个子区间为[a2,b2],则[a2,b2][a1,b1],且b2-a2=12(b1-a1)=122(b-a)。
  重复上述步骤并不断地进行下去,则得到一个闭区间列{[an,bn]},它满足
  [an,bn][an 1,bn 1],n=1,2,…,bn-an=12n(b-a)→0(n→∞)。
  即{[an,bn]}是区间套,且其中每一个闭区间都使得f(x)在其上无界。
  由区间套定理,存在唯一的一点ξ∈[an,bn],n=1,2,…,由定理1的推论可知,对于任意的ε>0,存在N>0,使得当n>N时有[an,bn]U(ξ;ε)。
  即f(x)在ξ的ε邻域U(ξ;ε)无界。这与连续函数的局部有界性定理矛盾。从而证得连续函数f(x)在[a,b]有界。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严子谦,尹景学,张然。数学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
【摘要】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有时不适应,尽管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现在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初二年级尤为明显。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
摘要:笔者20年的数学教学,最得意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加之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受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信任,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標尺,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推行“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在此,以实际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试卷讲评课为例,略做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    笔者20年的数学教学,最得意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加之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已是不可低估,它帮助学生求学解惑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通过论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希望多媒体能够被充分利用到数学的教学中.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师生交流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把抽象的问题具体
【摘要】 教学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学生也不可能仅靠课堂就能将全部的知识吸收掌握,作业的布置必不可少. 但仅有作业的布置,没有好的批改方式,教学效果仍不能得到提高,本文将探究作业批改的目的及传统作业的批改的诟病,通过批改评语、模式、标准三方面对作业批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提高效果  作为老师教学行为的延伸,作为学生课下的掌握和巩固,作业必不可少. 作业的批改对于反馈教学
2009年我参加了区的课堂教学评比,参赛的课题是《吨的认识》.  在拿到这个课题时,我很茫然,“吨”这个概念是多么的抽象,摸不到,看不到,不能去称一称、掂一掂,更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怎么去引入吨的概念?怎么能让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呢?怎么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有多重的观念呢?带着这些困惑,在同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现在就我这节课中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制
【摘要】 本文拟从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四个方面,即核心点、关键点、着力点、落脚点来思考、阐述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鲜活起来、灵动起来、深刻起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生命的潜能,更好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课堂;鲜活;现场;生命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教师们最神圣的殿堂,教师的一生就是从一个课堂走向另一个课堂. 课堂上,一旦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老师
【摘要】探究能力是学生社会性特性展现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所应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同时更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理论知识,就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中国近代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诺贝尔奖获得者、波兰实验化学家居里夫
一、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它的应用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但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尚未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或不知怎样辅助教学,片面追求大而全的课件,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思想不尽相同,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图像,繁杂的数学符号等,这些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具有特殊性。本文根据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功能,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
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乐学、创新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乐学、创新促会学,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好动,教师抓住这一特征,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一、情境设置,激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