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学课堂现场 提升生命课堂品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q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拟从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四个方面,即核心点、关键点、着力点、落脚点来思考、阐述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鲜活起来、灵动起来、深刻起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生命的潜能,更好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课堂;鲜活;现场;生命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教师们最神圣的殿堂,教师的一生就是从一个课堂走向另一个课堂. 课堂上,一旦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老师潜心创设的教学氛围所吸引,似已超脱时空限制,思维积极、小手直举、小脸通红、情态可掬,即表明学生已经获得现场感. 教师在课堂的最重要任务不仅是完成教学内容、讲解练习,而是要不断地阅读课堂现场,让烂熟于胸的内容不断地变换呈现方式,让学生飘远的思绪、生硬的理解、冷漠的情感逐步进入课堂现场中来,让冰冷的知识化成火热的思考,让枯燥的计算变成趣味的思考,让单调静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形成过程,以此达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一、潜心琢磨课眼,直面数学课堂现场
  文有文眼、戏有戏眼、课有课眼,一堂数学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一幅肖像画没有画上眼睛,顿然没有了灵性,每一节课都有重要的、核心的知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融会贯通了这部分内容,则领悟起来势如破竹,其余的知识也将迎刃而解.
  1. 找准教材泉眼,在课眼处浓墨重彩
  一节课的课眼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课题,有的数学课的课眼既是教材的省略点,又是新知的生长点,还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却往往是教者的盲点. 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揣摩、找准课眼,这样在教学预设和教学实施时,才会舍得花时间,把一节课仅有的时间花在刀刃上.
  2. 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研究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现实起点、真实观念,而且更应注意研究学生这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容易形成哪些错误的观念,如何在课堂上促进这些观念的改进、重组或发展. 十分清楚所教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经验的联系.
  二、用心揣摩学生、用心读懂学生、用心启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关键点
  1. 阅读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喷发点
  也即摸清思维的突破口,教师在课前就要摸清、预设出本节课学生思维的喷发点在何处,怎样引导、调控,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喷发点,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框架式设计,这样,学生思维的喷发点就会多起来、高起来、立体交叉起来. 真正好的预设空间可以伸缩、目标可以升降、环节可以增补、顺序可以颠倒,为学生思维喷发提供自由驰骋的空间.
  2. 阅读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数学课堂上学生迸发的思维兴奋点,如果不及时捕捉,机会稍纵即逝,甚至可能不会再出现,如果不及时把握,可能会失去再次生成深层、高层教学资源的机会. 教师在课堂现场应具有阅读学生思维兴奋点的能力,使得课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领生命向课堂纵深处漫溯. 教师在数学课堂现场要学会并善于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捕捉;在数学的游戏活动中捕捉;在思维的转折处捕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捕捉;在学生错误的发生处捕捉. 使生命的能量通过捕捉兴奋点、激活思维得到增殖、提升和扩展.
  3. 阅读学生的认知困惑点
  一节课,如同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旅行,哪里有沟沟坎坎、哪里有深水激流 、哪里是一马平川,课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对学生认知理解要舍得花时间,做到大站要大停、小站小停,无站不停. 还有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把握,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教师要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在困惑处、在疑问处、在似懂非懂处创设陷阱,在不断反思中解决理解上的盲点、困惑.
  三、预设多套方案,游刃有余地调控课堂、引领课堂、驾驭课堂——阅读数学课堂的利器、着力点
  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要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不能也不可能把每一步都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只有这样才能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才会使数学课程的生成成为可能. 预设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须做的多方面工作,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定,课堂上可能发生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以及相关的应变策略. 教师不仅要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要预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问答. 只有准备充分了、考虑周全了、多套方案酝酿成熟了,阅读课堂现场才会处惊不变、准确应对、现场调控、激活思维.
  四、聚焦数学课堂,适时总结提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拓展点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研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也是在对数学知识和方法作进一步认识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性观点. 数学思想包括化归与分类思想、集合与映射思想、函数与极限思想、归纳与演绎思想、数形集合思想.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为解决实践和理论上提出的各类数学问题而创造出来的,数学方法的产生也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数学思想.
  五、激扬生命,盘活思维,提高理解深度,完善认知结构——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落脚点
  教育就其本意来说,是珍视人的生命、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教师课堂上要心装一个理念:站在 儿童的立场,一切为了儿童,因为每名学生都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教师在数学课堂现场要尊重生命的逻辑、倾听生命的律动、促进生命的成长,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上鲜活起来、涌动起来.
  因此,教师在阅读数学课堂现场时,要注重烧全鱼,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断,也就是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特别在新授环节,要重视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充分地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运用的过程. 从而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 在現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有效性的狭隘理解,出于对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片面追求,往往在实施教学时忽视了对学生本身的关注. 笔者针对教学中的种种不良倾向,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有效性;学习能力;个性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
【摘要】反比例函数是初中函数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函数题目里有一种专门的题型就是有关面积问题的:有已知,求面积;有面积,求未知;探索型面积问题等。这种题型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解答有关面积问题题目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面积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如果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它在人的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人们常说的“乐此不疲”,就是兴趣使然。  目前,数学教材趋于简单和实用,贴近生活,应该说易学好懂,但为什么仍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始终上不去,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呢?究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缺乏兴趣所致,可见,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
【课堂回放】  教学用“数方格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时,出示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具袋中的若干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小正方形来测量两个图形的面积,并比较大小.  在汇报时,一生展示作品,并认为图A面积大.  见此,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价,最终得出这种方法不对,只有用相同的模型去测量,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随后教师继续请其他学生展示作品,该生尴尬地做下来.  【反思】  说错了,能否再给一次机会?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
【摘要】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有时不适应,尽管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现在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初二年级尤为明显。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
摘要:笔者20年的数学教学,最得意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加之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受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信任,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標尺,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推行“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在此,以实际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试卷讲评课为例,略做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    笔者20年的数学教学,最得意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加之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已是不可低估,它帮助学生求学解惑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通过论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希望多媒体能够被充分利用到数学的教学中.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师生交流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把抽象的问题具体
【摘要】 教学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学生也不可能仅靠课堂就能将全部的知识吸收掌握,作业的布置必不可少. 但仅有作业的布置,没有好的批改方式,教学效果仍不能得到提高,本文将探究作业批改的目的及传统作业的批改的诟病,通过批改评语、模式、标准三方面对作业批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提高效果  作为老师教学行为的延伸,作为学生课下的掌握和巩固,作业必不可少. 作业的批改对于反馈教学
2009年我参加了区的课堂教学评比,参赛的课题是《吨的认识》.  在拿到这个课题时,我很茫然,“吨”这个概念是多么的抽象,摸不到,看不到,不能去称一称、掂一掂,更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怎么去引入吨的概念?怎么能让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呢?怎么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有多重的观念呢?带着这些困惑,在同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现在就我这节课中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