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孟氏骨折桡神经损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孟氏骨折桡神经损伤的患儿行桡神经超声检查,以上臂中1/2、上臂中下1/3、肘关节及前臂上1/4作为A、B、C、D4个观察平面,对比健侧与患侧桡神经内部回声变化及周围组织结构改变,并测量和比较4个平面上健侧和患侧桡神经的横截面积(CSA)及神经主干(RN-S)、浅支(RNS-S)、深支(RND-S)至皮肤的最短距离测值。对其中8例桡神经损伤患儿超声、肌电图和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显示18例孟氏骨折患儿的桡神经损伤侧神经增粗,内部回声减低,伴有创伤性神经瘤(2例)和神经周围瘢痕粘连(6例);健侧A、B平面桡神经主干及C、D平面桡神经浅支、深支CSA分别为(6.32±1.05)mm2、(7.05±1.12)mm2、(3.07±0.42)mm2、(3.21±0.45)mm2、(2.87±0.92)mm2、(3.01±0.77)mm2,患侧神经CSA相应测值分别为(6.53±0.79)mm2、(9.31±2.39)mm2、(4.21±0.45)mm2、(5.64±1.16)mm2、(4.39±0.67)mm2、(3.61±1.24)mm2,患侧与健侧相比,A平面桡神经主干以及D平面桡神经深支的CSA超声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平面患侧桡神经主干、桡神经浅支和深支以及D平面患侧桡神经浅支的CSA超声测值均大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92、7.33、4.99,P<0.05)。健侧A、B平面RN-S及C、D平面RNS-S、RND-S分别为(15.42±2.60)mm、(9.96±1.22)mm、(10.03±2.85)mm、(11.21±2.94)mm、(10.27±2.52)mm、(11.31±2.71)mm,患侧相应测值分别为(15.92±1.29)mm、(7.65±1.07)mm、(3.66±1.83)mm、(4.47±1.22)mm、(9.94±3.32)mm、(10.20±2.42)mm,A平面健侧与患侧RN-S及D平面健侧与患侧RNS-S、RND-S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平面患侧RN-S及C平面患侧RNS-S、RND-S均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7.24、8.62,P<0.05)。对8例患儿行桡神经手术探查,显示桡神经主干、浅支及深支损伤均为8支,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诊断桡神经损伤优于肌电图(仅检出桡神经主干损伤2支、浅支损伤2支、深支损伤7支),并能检出创伤性神经瘤(2例均检出)及神经周围瘢痕(7例检出6例)。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小儿孟氏骨折桡神经损伤后神经肿胀和移位,能准确定位桡神经损伤后形成的创伤性神经瘤及神经周围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