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心、爱心、耐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用全面、发展的理念管理班级,同时又要因材施教,广播“真心、爱心、耐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特殊学生;工作策略
  一、用真心。打开心扉
  有位教育名家曾说:“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班主任要接纳学生,将学生置于平等地位,尤其是对于“特殊学生”,要善于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心理,帮助其树立信心,融入班级。
  班上的小航从小患有自闭症,前几年都在康复机构做康复训练,到了入学年龄,在我班随班就读。上课时,他总喜欢摇头晃脑,玩铅笔;有时会不自觉地走到讲台上扔粉笔,扰乱课堂秩序;课间乱跑动,上课了也不会回教室。开学前几周,笔者和科任教师每天都觉得筋疲力尽。其他学生察觉到他怪异,更是疏远他。科任教师建议:“不如先让他回机构做康复吧!”当时笔者觉得: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况且康复机构也有年龄限制,一般满6周岁后都不属于它的服务范围,现在我们劝他回机构,就等于劝他回归家庭。于是笔者决定先和他家长沟通,看看我们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从那以后,每次上课前,笔者都先走到他课桌前,摸摸他的头,安抚好他的情绪再开始上课。看到他坐得不耐烦,想站起来走动时,也前去抚摸他一下,示意他坐下,尽量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下课了把他带回办公室,跟他聊天,倒水给他喝,拿水果给他吃,教导他跟其他教师打招呼。在校运会上,握着他的手一起参加拔河比赛。慢慢地,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减少了很多障碍行为,正常地融入班级中。他以前与人沟通的口头禅是“我不喜欢你!”,而在带他的第二年的教师节那天,他跟笔者说:“老师,节日快乐!我爱您!”
  笔者让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合,讓自闭症学生与正常学生共同成长,用真心打开他的心扉,为他撑起一片晴空。
  二、用爱心。浇灌花朵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用博大的爱去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用爱心浇灌,静待花开。
  班上的小淏三岁时,他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妈妈患有精神分裂症,平时由外公照顾他和他妈妈的生活。由于家庭环境特殊,小溴的性格比较孤僻和内向,平时总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不跟同学交流,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笔者主动关心他,担心没有人辅导他的课后作业,就让他放学后先到笔者办公室做完作业后再回家;上课也鼓励他多发言;节假日,买一些生活用品让他带回家。渐渐地,小淏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课间也会和同学一起玩耍了。
  我们把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中,并持之以恒地用心浇灌,让它开花结果,学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成长。
  三、用耐心,真情感化
  耐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在与“熊孩子”打交道时,更要有持久的耐心,把责任和爱融合,用真心感化学生。
  小钟的父母亲离异,其跟随父亲与继母一起生活,但父母对其缺乏关注和监管,使他十分容易狂躁,动辄骂人、打人、扔东西。记得有一次班干部跑到办公室反映小钟在教室里大吵大闹。笔者跑到教室一看,桌椅倒了几张,站在中间的小钟铁青着脸,紧抿嘴唇,拳头冒筋,身体不停地发抖……
  笔者尽量控制情绪,假装不看他,上前把桌椅摆好,并吩咐学生准备上课。然后走到他面前说:“走,去老师办公室。”到了办公室,笔者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再了解情况。原来他想妈妈了,哭了起来。有几个学生嘲笑他,说他妈妈不爱他了。针对实际情况,笔者先对他进行安抚,再跟他说同学们做得也不对,老师会批评教育他们。同时让他学会控制情绪,如心情不好时,做做深呼吸、到操场上散步等等。最后叮嘱他以后想妈妈了可以来办公室找老师,用老师的手机打电话给妈妈。学生的态度越是强硬,作为班主任越要沉着冷静,循循善诱,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总之,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真心、爱心、耐心,为学生撑起一片晴空。
其他文献
摘要:《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从2016年9月1日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强化生活中的法律观念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环节安排活动型体验来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进行观察、体验、反思
摘要:“无爱不足以为师,非严不足以成器。”在教学工作中,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应做到用温暖的爱滋润学生心田,用公正的爱激励学生成长,用无声的爱给予学生警醒,用严格的爱鞭策学生进步,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师爱;教育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笔者当了20多年的班主任,深深地体会到:好老师除了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往往是教师与优秀的学生互动,大部分学生,一方面没有参与的意识,另一方面没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激趣活动。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课前激趣的作用,介绍课前激趣的内容,并提出一定的实施策略,以及在进行激趣活动时要注意的问题,从而让更多的教师对课前激趣活动有所了解,并且通过激趣活动真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
摘要:民间美术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现象。现代学校教育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要适应本土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教育的多元化也是艺术教育的使命所在。我们对沙湾的民间文化进行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认为把独特的沙湾飘色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和渗透在美术课堂中,能更好地亲近和传承民间文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沙湾飘色;审美情趣;文化素养  一、关于沙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
摘 要:微课具有容量小、时长短、学习时间灵活等特点,受到师生的青睐。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微课可以解决学生绘本购买力不足、绘本版本繁多且难以挑选、学生课后不能有效继续学习绘本的问题。文章除了探究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环节及针对专题如何开发与应用微课外,还提出了绘本微课开发中存在的“从‘教’的角度设计微课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绘本;微课;开发;应用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因此,课堂上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创设情境生活化、明理教学生活化、知行教学生活化、课外拓展生活化等将小学品德课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遵循《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总体目标里明确指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全面加强
摘 要: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文章在阐述吹塑纸版画的教学概述以及版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小学美术吹塑纸版画教学探索与尝试:提供版画材料,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将版画教学与音乐、数学、英语等学科相联系进行整合研究;多色彩选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这样的版画教学为美术课堂带来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吹塑纸版画;美术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吹塑纸版画的创作过程是一门绘画和手工的综
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级教育部门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对教师开展大量的培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培训效果主要体现在满足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需求和全体专业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小学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需求还不够完善,存在需求比较单一、网络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高等问题。本研究以梅江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网络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情况,进而提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建议,以促
摘 要:统编版教材把“快乐读书吧”列为一个单独板块,并以整页的篇幅呈现“快乐读书吧”内容。据此可知,教材把“课外阅读”提到了重要位置。文章基于统编教材小学生中年段,结合“快乐读书吧”列举了一些作品,建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整体把握推荐阅读的内容;指导促进学生开展持续精深的阅读;并做到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明确评价导行。以期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