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得,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知识点零碎,内容繁杂,难以做到每一堂课都面面俱到。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应该简约集中,一课一得,人人所得”。在一堂课上,学生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并且能有效运用,学有所得,这样的课便是有效的课。那么,怎样才能让每节语文课都一课一得呢?教师要捕捉文本中的有效训练点,先确定“得”,然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实现“得”。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一课一得;训练方法
  一、立足课标,确定“得”
  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一课一得。所谓的“得”就是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教学目标,或者是让学生掌握的一个词、一思想、一方法等。应立足课标、单元主题、单元目标,结合学段特点进行单元整组备课来确定“得”。虽然我们通过深入钻研文本,会发现一篇课文有很多知识点、训练点,但教学时间有限,必须有所取舍。取舍的标准:宏观来说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年级目标,我们知道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具体来说是我们设定的整篇课文的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决定取舍,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要下决心舍去。
  根据文章特点,我归纳了以下几类:
  文笔优美的课文,要重点训练朗读,积累优美词语,句子修辞手法,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京》《日月潭》《美丽的兴安岭》这些课文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就应从以上几个训练点入手来确定教学目标。
  写作方法巧妙的课文就重点体会习作方法,如《灰雀》通过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小摄影师》高尔基的话透露出对灰雀的喜爱对小男孩的关爱。
  课文故事性较强,篇幅较长的,可以训练复述,归纳主要内容,叙写等,比如:《凡卡》《穷人》。
  人物描写鲜明的文章,就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人物形象和情感。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孔子拜师》《给予树》。
  目标分解了,即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又因任务相对简单了,有充足的时间,使语用训练能落到实处。比如:《秋天的雨》是一篇写秋天美景的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结构清晰,可以安排以下三个训练点:一是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好句子;二是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三是情感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秋天的美。根据学生情况分别以朗读为训练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以总分的构段方式为训练点,找出中心句,后面的内容围绕中心句来写。训练点不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点也不同。为后面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兴安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抓住训练点,实现“得”
  “得”(目标)有了,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选取的训练点,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悟结合的方式,反复品读,并习得一定的方法得以灵活运用。例如,教学《掌声》这一课,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通过写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因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课文的字里行间浸透着是掌声,是同学们的尊重、鼓励、赞扬才使英子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找细节、说感受这一点,先重点指导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英子的内心有什么变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学生读掌声前,两次掌声后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同桌交流从这些句子你感悟到了什么?教师重点指导理解了“立刻把头低了下去”,“犹豫”,“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泪水流了下来”,“深深地鞠了一躬”“不再忧郁”这些重点句中的重点词,再逐步由扶到放,让学生“找细节、说感受”教给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体会英子因掌声而蜕变,从自卑变得自信,从忧郁变得爽朗,感受掌声的力量之大。
  通过引领学生反复朗读文中多个句子:①“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②“英子给我的来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通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让学生感悟: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送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接着我让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悟,圍绕掌声写一两句话,如:“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唤起人们的勇气!掌声是一轮火红的太阳,能给人们带来温暖。掌声是一种博大的爱,让我们心怀大爱心向他人”。
  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同学们写得情深意重,含情脉脉。写完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送给要好的同学。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不仅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巧妙地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很好地做到了教语文,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课标理念。
  回顾一下教学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披文入情,知道了如何找细节、说感受,这就是“一课一得”。但学生仅仅是就这一课学到了如何找细节、说感受。能否举一反三,让学生“得之有效”,在写文章时也能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在学生交流之后,有所得之后,教师要及时地点明或进行小结,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像课文中人物细小的动作、神态、情感的变化等就是细节。学生通过一个来回的练习以后就会明白如何抓住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碰到写人的文章,遇上写人的习作,就可以有效运用这一课所学的方法去找细节、说感受,抓住人物的情感变化,更好的表达感情。
  总之,语文教学的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关键是找准“一得”的训练点,使学生深入透彻地掌握一两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收获。以悟导读,以读促悟,读悟结合用于表达。这样不仅让学生“学过了”,更是“学会了”,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呈现了语文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陕小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N].科学导报,2010.
  作者简介
  洪迎春,本科,一级教师,从教20年,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为小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是培养小学生基础素养的主要途径。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语文教学中,包含了中国悠久历史的传承,汇集了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粹,这些对小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及世界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语文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養成不
摘 要:学案导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以引导学生学习为宗旨,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学习兴趣。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广泛运用导学案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师生合作,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本文首先分析学案导学运用的关键,然后分析学案导学实践过程,有计划的展开英语教学,增强学案导学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学案导学;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1前言  英语教学
本文通过小鼠急性脑缺氧实验、大鼠大脑中动脉栓线法局灶性脑缺血(MCAO)损伤模型、对脑血流量影响实验、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实验、小鼠不完全脑缺血模型、沙土鼠全脑缺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说交流。从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掌握知识,寻求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的活动过程。因此,互动是英语课堂学习最根本﹑最重要的形式,英语学习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交流的机会就成为掌握该语言的关键。  一﹑课堂有效互动的评价原则  无效的或低效的“互动”不仅不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课堂内容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教育,要积极创新、大胆探索,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思考  一、产生思考的背景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育人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段写话有这样一段描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么,怎样让低年级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呢?  一、从生活寻找素材,触发写话兴趣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作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一些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例如冬天来了,我以《美妙的冬天》为题,引导小朋友交流:“你们眼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它给你带来了哪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这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思考和总结教学经验的问题。文论从数学教学的结合生活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形象以及开展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研究  小学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的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创新
摘 要:农村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关系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其中中学英语教学影响学生的纵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课堂小组教学的优势,然后从学习氛围、划分小组、教学内容和课堂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应用,为中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一、前言  课堂合作小组教学是指在对班级进行有机分组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近年来经常被用于各种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通过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文章针对现在化学教学状况提出了合理的策略,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问题意识;培养  现今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新的教学中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化学
随着高职“扩招”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高职新生入学时基本能力和素质差异性较大、个性十分突出,如果同堂教学,存在“好的吃不饱、差的不消化”的现象,容易损害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