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梳理日本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总结日本劳动教育的主要特点和不足,可从中得到对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启示.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可以借鉴日本劳动教育的优秀经验,把课堂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积极支持劳动教育.同时,我国应从日本劳动教育缺少科学劳动观指引和人性关怀的不足中吸取教训,在科学劳动观的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劳动教育.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在国情与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差异,充分发挥党在劳动教育中的领导作用,推动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发展.
【机 构】
: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梳理日本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总结日本劳动教育的主要特点和不足,可从中得到对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启示.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可以借鉴日本劳动教育的优秀经验,把课堂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积极支持劳动教育.同时,我国应从日本劳动教育缺少科学劳动观指引和人性关怀的不足中吸取教训,在科学劳动观的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劳动教育.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在国情与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差异,充分发挥党在劳动教育中的领导作用,推动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发展.
其他文献
教育部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统规划对体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体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根本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高校应引导体育师范生学习体育专业知识,锤炼教学技能,同时深化校际合作,使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学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要求.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核心素养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出新挑战,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落实“双减”、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重视自身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从课程思想领导力、课程规划领导力、课程开发领导力、课程实施领导力、课程管理领导力和课程评价领导力多角度着手,推进了学校课程变革,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实现了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尝试探索以科技创新教育为载体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价值.在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积极尝试探索,针对高中阶段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现存问题和挑战,从理念转型、师资发展、课堂变革、课程开发、平台建设和制度保障六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可以为高中阶段的科创教育提供借鉴,推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科技社团是中学重要社团类别之一,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从学生、教师和课程三个方面探究初中科技社团的有效开展策略.一是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打造合作与欣赏的“伙伴文化”;二是科学有效管理社团,加强师生共建的“组织文化”;三是将社团活动课程化,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文化”.
近年来,社会美育氛围不断强化,美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实施内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师专业特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依据自身特质、课程架构、设施条件以及可开发的资源,构建中小学一体化美术课程体系.学校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设水墨游戏校本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学习兴趣,不断启发学生对自由与美的感悟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