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校企之界:智能工匠校企无界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鄂尔多斯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创办工业机器人专业、完成工业机器人智能人才系统培养,高效运行所构建的无界化校中厂、厂中校,实施和运用所设计的无界化课程体系、无界化行动导向的教材、无界化数字化教学资源,执行所构建的机制驱动和制度规范,首次运用校企无界化办学和培养模式破题。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专业;智能工匠;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无界化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3-0001-03
  1 前言
  校企合作难以破界,是指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难有实质性作为的问题。以往校企合作多靠关系、感情获得和维持,基于人才培养校企难以达成共识、产教二层皮,校企合作如何破界?2014年,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把敏锐目光投向国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领域,关注工业机器人生产和应用人才迫切需求趋势,把握校企合作培养机遇,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共同创办工业机器人专业,填补“职业院校创办工业机器人专业系统培养人才”的不足,根除当下职业院校多以增加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展碎片化培养的弊端,以校企无界化培养杜绝产教二层皮,校企双主体完成诸如无界化共赢模式设计之后,做好产教无界化共赢模式之智能工匠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实训实习等各个层面的设计。
  2 校企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
  校企共同投资,学校投资60%,华中数控投资40%,建立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并引入企业文化,创建并运行课堂直通车间无界化“校中厂”实训基地,同时开辟华中数控(重庆华数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厂中校”实训基地。校企双方签订全程式、全面合作的人才培养协议,同时签订工业机器人专业订单班协议。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在“校中厂”实训基地完成,实行师傅型教师与企业专家跨界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任务在企业“厂中校”实训基地完成,期间由企业工程师做主要指导,学院教师辅助,顶岗实习期满,双方共同考核,根据意愿并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就业。校企双方实现基地共建、人才共育、就业共管。
  3 校企共定智能工匠校企无界化人才培养方案
  岗位能力分析 为了高效实现培养目标,突破如校企、部门、课程、课堂等界限,设计并实施无界化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学习评价。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岗位调研,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工业机器人岗位能力分析图表(见表1)。根据分析知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有三个方向: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集成商企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企业。
  课程体系设计 坚持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服务社会、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专业人才培養目标,对接岗位、促进生涯发展设置课程体系,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依据工业机器人职业活动分析结果和国家颁布的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形成知识/技术/技能课程和职业活动课程(见表2);根据岗位能力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分析,提炼出专业平台课程(见表3),继而进一步制订出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框架体系为工业机器人操作能力体系——工业机器人安装维护能力体系,两体系相互配合、融会贯通,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可概括为三年四阶段二能力培养体系(见图1)。
  职业活动课程教学
  1)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选用典型工作任务,采用过程导向的教学结构,完成“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技能\技术训练、任务实现、小结作业”的教学过程,灵活运用讲授、示范、头脑风暴、学习互评等教法、学法,促进基于“职业特质”教学目标的形成。
  2)职业活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建议。采用小组制完成理实一体教学、实训教学、工学交替学习、顶岗实训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考核、阶段性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出现应是本课主题职业活动卓越完成所必要,针对遵照规范、严格达标和提高效能而教会知识运用,用做中学的方式高效理解和运用,巧用讨论、启发式教学,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参与进来,形成学习归属感。
  4 校企共同开发无界化教学资源
  依据无界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智能工匠校企无界化教学资源,开发行动教学教材;开发行动教学数字化资源。“校企”“校校”联合成立“全国工业机器人技能培养系列精品教材”与“‘十三五’工业机器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精品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委员会和技术指导委员会,共同致力于培养智能工匠无界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委员会在短短的几年中共编写中、高职专业建设标准和系列教材14本,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见表4)。其中包含教学素材库、微课等丰富的教学资源。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是技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学院教师是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编写委员会副总编,并主编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教材。
  5 校企共搭机器人创新活动平台
  为落实无界化创新创业培养,校企共同创建成立“机器人创新工作室”和“工程师工作室”,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搭建平台,同时聘用企业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骨干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实现师资共享、人才共育的无界化教学资源办学,为智能工匠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6 校企联合服务社会
  借助学院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创新平台,校企双方于2016年7月底8月初,联合举办全国工业机器人骨干教师培养,共培训来自全国20多所院的43位教师,由校企双方专家型、技能型教师、高级工程师进行授课,开展技术指导,收效俱佳。同月,承办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内蒙古选拔赛和鄂尔多斯市选拔赛。学生在近两年参加的各级各类机器人大赛中共获国家级奖三项、自治区级四项、市级两项。
  7 校企构建智能工匠校企无界化培养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
  为智能工匠校企无界化培养健康、高效开展,构建机制引擎和制度规范,打造出校企合作无界化“生态环境”,保证育人活动充满活力,驶入高效运行的快轨,除现有制度外,共同制定工程师工作室责任制,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工业机器人专业校企无界化共建制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含三方评价表),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基于产教合作企业准入与退出制度等。用机制来保障,用制度来规范,确保智能工匠校企无界培养的顺利进行。
  总之,校企双方在博弈理论指导下[2],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协议、工学交替协议、顶岗实习协议规范签署,建设性执行,包括校企无界化培养的机制、制度、师资、教学资源建设与运用,顺利解决校企难以达成共赢共识、工学二层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赵丽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5.
  [2]齐再前.基于博弈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积极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推动“互联网 图书馆”的发展,常州市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设了学校图书馆统一管理云平台。这一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提升城市阅读品质,并助推学习型社会和书香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 图书馆;通借通还;学校图书  馆;统一管理云平台;云计算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8.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摘 要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达到优化课堂结构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034-0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
摘 要 课程体系规划和建设攸关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新兴学科,会展专业课程体系仍在调整中。当前会展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共识性和差异性并存,课程体系碎片化、课程内容偏离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欠妥等问题较突出,凝练核心课程、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层次、丰富专业实践内容、契合人才培养目标势在必行。  关键词 会展经济与管理;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京津冀;实训基地;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 以湖南城市学院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详细分析当前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试点,在试点过程中综合多种方法逐步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一个能体现新工科要求的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新工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摘 要 分析香港地区高中化学教材的整体框架,研究教材中所体现的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为理念的STSE知识点、栏目设置和练习题,发现香港教材的特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编排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希望通过对香港教材的特色
摘 要 现阶段我国高校授课的主要模式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一模式的被动性和限定性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接收到课本知识,失去了主动探索与多元学习的欲望。混合学习理论下的微课教学模式从引入我国教育行业的实践与发展时间层面上说,尚属于新兴教学模式,但二者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教学优势在高校某些对综合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中是十分突出的。将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明晰混合学习理论与微课模式的定义,并深入剖析该新
摘 要 以太网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内容,基于以太网的轨道车辆则是现代交通技术的重要应用。鉴于当前以太网仿真演示多采用单一电脑软件或分散式硬件,效果难以贴近实际工程,提出一种联合仿真演示系统装备。该装备基于工业板卡搭建硬件平台,引入Multiprog、Python、MATLAB、PC软件建立综合仿真演示系统,具有更好的仿真演示功能和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以太网;轨道交通;综合仿真装备;Duagon
摘 要 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媒体依赖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整日沉迷于手中的方形屏幕,上课、吃饭、走路都离不开这些社交软件,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质量。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视角,剖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个人原因,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摆脱社交媒体依赖,提升综合素质,真正达成自我实现。  关键词 社交媒体依赖;马斯洛需求理论;大学生;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5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热点。以人教版《化学1(必修)》“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的教学实践为例,探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氯气;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5-0078-04  1 前言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
摘 要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具有知识面广、内容烦琐、难度大、概念抽象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这门课程的特点,需要引入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方式。针对微课时代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寻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案例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微课;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6-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