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研究的认识论困境及突围路向

来源 :齐鲁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f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知识生产活动的德育研究包含着某种认识论.认识论的启蒙与建构是德育研究创新的关键,其核心在于提炼中国德育思想和经验的认识特征,其使命则在于推动中国德育问题的解决.由于文化与历史的原因,当下中国德育研究深陷先天不足、后发劣势和文化殖民的失语困境,其认识论自觉程度急需提升.当前中国德育认识论建构可以从三个路向进行探索:接续文化传统,发掘中国德育传统的独特话语体系与潜在认识论基因;回到中国德育经验,深化规范性知识生产的经验内涵与合理性;深化经验研究的思想性和价值性.
其他文献
涂尔干是首先运用社会学方法系统考察并创造性地构建了一套经典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社会学家,其道德教育理论范式可称之为“道德教育社会学”.涂尔干是“道德教育社会学”这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创立者.无论是对道德教育功能、目的、内容,还是对道德教育研究方法的社会学论证,其道德教育社会学都独辟蹊径、自成体系,奠定了这一学科领域的经典方法论基础,并不断焕发出契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术生命力.惟有从其“道德教育社会学”的整体视域而非囿于某一碎片化的具体观点的微观分析出发,方能寻绎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真义及其道德教育研究
长期以来,学界对文明形成标志的认识分歧很大,进而影响到对中国早期文明进程的认识和判别.文明作为整体范畴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诸层面,其最鲜明、最能代表文明本质的标志存在于制度层面.基于中国和人类早期文明的主流模式,早期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志应为君主世袭制.
儒家认为人性既有“自然气性”也有“道德觉性”.中国人文精神的生长是一个从“帝之令”到“天之命”进而“道之德”的历程.“传经之儒”和“传心之儒”是儒学的两个脉络系统,人性论与“天地亲君师”关联.孟子的性善论是就“大体”和“天爵”而言的,性善是“存在的呈现”,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从“自然气性”到“社会习性”的转化;孟子由“尽心知性”而“知天”,荀子则强调“天生人成”而“化性起伪”;孟子正视本心,扩充善性,荀子通过礼教来治理“自然气性”.合参孟荀,儒家“内圣外王”可以充实而饱满.
由冷兵器时代铠甲装备演进而来的“护体宝衣”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意义.早期的物理功能,表现出护体宝衣的工具性价值;后期的江湖社会文化功能虽受限于科技水平,却保有对他者科技力量的艳羡向往,呈现出由可见、可用向可感性、社会性扩展的趋势.女将护体软甲书写,标明男权社会中女将体能的不被承认,是性别传统观念的工具化外在显现.护体宝衣的材料构成、奇特功能,蕴含武林身份的象征意味,是“甲胄”护体功能的社会伦理性转化,也是江湖社会秩序建构的功能性扩张想象,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武器改进及科技实用等方面的惰性思维.民国武侠小说中的“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与生物圈计划”青年论坛.这一官方论坛旨在为世界各地生物圈保护区的青年代表提供分享、合作并构建共同愿景和交流沟通的平台,以促进青年人更好地践行承诺.同时,通过凝聚青年人的共识,推动青年人的行动,以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居住区,提高人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做出贡献.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达70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40余年,实现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这是党的领导下全体劳动人民不断探索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果.这一过程伴随着经济体制调整的不断尝试,伴随着对经济制度、经济机制与经济体制相互关系的逐步认识,并最终找到了适合经济发展的经济机制.中国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于任何一种传统或当代的西方经济范式,是我们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淬取而来的、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运行原理.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自始至终都在社会主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大 目标下,遵循着需求
2021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实施五十周年.在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的同时,关于MAB的未来很自然地成为关注的话题.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自问,作为一个已到“中年”的政府间国际科学计划,MAB的核心使命与当今的发展需求和环境是否依然密切相关?未来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变和探索,才能确保MAB保持其重要性和国际影响力?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期刊
2021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发起五十周年.在过去整整半个世纪中,我们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进一步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还须尽自己的所能加深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期刊
在“宰我问丧”中,宰我在面对亲人之丧时食稻衣锦而安,而君子则表现出不安,孔子因此而批评宰我不仁.宰我不仁的重要原因在于宰我之安是与身体的物质享受联系在一起的,身体是自我封闭的,是以 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宰我不顾亲人的死活而独 自享乐.君子则与宰我不同,打破了 自我中心,打开了封闭的 自我,打开了心门,保持一种好客状态,欢迎他者闯进 自己的内心,打扰自己的宁静和乐.正是因为他者的打扰,君子无法固守于自我,始终为他者的生死存亡感到不安,总感觉 自己对他者的生死存亡负有责任,总认为他者的悲惨处境是自我的无所作为
文明是“社会的素质”,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识.文明与国家既具不同范畴内涵,亦互动互促.国家演进需要文明奠立的基础,而国家也在演进中呵护、助推社会的“文明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