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一生有所爱,百年不孤独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63991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14年,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你喜欢的事,10年后、20年后、50年后还会继续做吗?在一位百岁老人身上,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就是翻译大师许渊冲。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翻译。为了接近极致,他倾注一生。正因为一生有所爱,他百年不孤独。
  一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7岁考上西南联大,27岁留学法国,30岁回国投身教育。
  他既热衷于将《论语》《诗经》《楚辞》等翻译成英、法文,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也乐于将西方名著,诸如《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托夫》等译成中文。他翻译的《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而许渊冲译版《西厢记》在英国被评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93岁时,老人家说,在100岁之前,要翻译完莎士比亚的著作。而今99岁,他仍笔耕不辍。
  每日起床后,许渊冲就在卧室里做晨操——年少时从马约翰那里学来,日日如此,一做就是80年。而每到夜深人静时,疲惫的人们逐渐入睡,许渊冲从床上起身,抖擞精神,慢慢悠悠地挪到书桌前,坐定,开始伏案翻译。往往会因为一时兴起,乘兴而作。灯火通明,纸笔沙沙,他要忙到第二天清晨。起先他仍是写字,后来眼睛逐渐看不清,他就将文字直接录入电脑。拿着放大镜,看看书,又看看键盘上微小的拼音字母,迟疑着敲两下,又看了看字母,又看了看书。但仍旧不免打错,他拉来保姆,一个个校正。
  人们常说的奋笔疾书,在许渊冲这里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字都像带着时间和智慧的重量,借着如今的科技,忠诚地记录着这位百岁老人的思索。
  二
  许渊冲走上翻译这条路,还得从西南联大的往事说起。
  在西南联大外文系,为了追求女生,许渊冲把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别丢掉》翻译成英文,送给了心仪的女同学。这便是他的翻译才华初现时的故事。
  在那个充满动荡的年代,孕育着各种传奇。困厄之际,亦是群星闪耀之时。时值战乱,国家危亡,当时陈纳德率飞虎队来到昆明援华抗日。在欢迎招待会上,大家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许渊冲便当仁不让,站了起来,脱口而出:Of the people(民有),by the people(民治),for the people(民享)。后来,许渊冲被分配到情报科担任翻译工作,虽然不用上前线,但因为翻译文件涉及军事机密,一字之差便生死攸关。许渊冲处处细心谨慎,最后因为出色的表现,获得一枚银质飞虎队勋章。
  许渊冲完全投身翻译还是留学回国后的事。“我在1948年到法国,1958年出了四本书,是全世界唯一做成此事的人,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打破纪录。一本中译英,一本中译法,一本法译中,一本英譯中,这是1958年的事。1958年杨振宁拿诺贝尔奖,我出四本书。”杨振宁在他心中一直是一个目标,他不无自豪地拿自己的成绩与老同学比较,又像极了我们上学时暗自较劲的样子。
  三
  翻译不易,译者面对的不仅仅是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还要面对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碰撞。
  许渊冲曾与他的老师钱钟书讨论翻译问题。钱钟书讲翻译有两种,一种是无色玻璃翻译(直译),一种是有色玻璃翻译(意译)。他说无色玻璃得罪诗,有色玻璃得罪意。他宁愿得罪意,也不愿得罪诗,所以他就用无色玻璃。但是许渊冲跟他的老师恰恰相反,他认为“道可道,非常道”,翻译没有完全还原原文的译文。人也无完人,压根就不存在无色玻璃。
  比如,他在翻译《静夜思》时,如果采用直译,就是抬头看月,低头想家,外国人完全不懂其诗歌的意境之美以及所传达的内涵。因此,他把月光比作了水“月光明亮如水(a pool of light)”,把思乡的心情描述成“沉醉在乡愁中的人(drowned in homesickness)”。诸如此类,他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创造性的翻译,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但他并非纯粹为了追求美感而损失原文意味,而是在充分理解两种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搭桥工作。
  每当讲到翻译,老人眼睛便亮了起来,嗓门提高,细数那些精妙的翻译,像个小孩子,在人们面前骄傲地炫耀自己的糖果。
  今年老人99周岁,翻译莎士比亚的事儿还在继续。曾有人问许渊冲先生长寿的秘诀,老人笑了笑说:“我不管长寿短寿,我觉得一个人的人生应尽其所能,得其所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做的事,每天都能把每天的事情做好,这就是幸福。”
  这是他一生的缩写。似水流年,仿佛朝霞和月光都常挂人间。
  (选自2020年8月19日“都靓Amber”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改)
  粉丝心语:
  逐影007:百岁老人许渊冲,每天雷打不动,翻译一页莎士比亚,夜里兴至则往,兴尽而归。这让我感触颇深。老人尚且如此,年轻人更需努力。
  掌阅远山:许渊冲,这位百岁老人拥有太多的标签与荣誉。从西南联大的青葱岁月,到畅春园的笔耕不辍,从青丝到白发,一路走来,不染风尘,依然醉心于翻译事业。
其他文献
2017年7月,电视剧《白鹿原》《我的前半生》和电影《绣春刀2》的陆续上映,让演员雷佳音频频露脸。观众们这才惊讶地发现,虽然过往的小半生一直行走在“背”字上,但这个自称“八线演员”的人,却牢牢地踩住了运气,迎来了事业的春天。荧屏上,他可以粗糙呆萌,也可以成熟雅痞,这些气质混合着那张看着又丧气又欠抽又喜气的脸,成就了迷之“丧萌”雷佳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002年雷佳音考上上海戏剧学院,他
2019年10月31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时公布了各自的5G套餐资费,宣告中国正式进入商用5G时代。  这一让人翘首以盼的技术,与4G相比有何不同?快,将是诸多用户获得的第一直观感受。有多快?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学生前不久发布了自己测试学校5G网络的视频,结果令人振奋:平均下载速率在700Mbps左右,差不多是4G速度的10倍;下载音乐,只能看到“未
声音  外卖小哥的困境该怎么解?  2020年9月初,《人物》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起轩然大波。  随后,某外卖平台改进APP,让用户在下单时可以选择“多等5分钟”,却引来大家的批评,就连央视的节目也坚决反对这一点。因为如果这样做了以后,那些愿意多等5分钟的宽容用户可能不能及时拿到外卖,反而不愿意多等5分钟的用户依然可以及时收到外卖,这就造成了“好人吃亏”的新困境。  有的声
近年来,传统文化以接地气、有意思的方式走进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且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故宫成为“超级网红”,得益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和故宫对文创的成功打造,其发展方向是用科技手段和产品思维,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开去。  当下,新科技、新媒介掀开了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传统全新的生命力。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等也纷纷涉足传统文化,以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推广
在江南,在每一座小城小镇,要是你不走走这样的小街,那就不能说你的脚在江南走过。  这样的小街,多数由青石铺成。青石铺成的小街,有多长?有多宽?这些你都不必计算,你要看的是,青石小街上,那一块块布满断纹磨圆了边角的石头。你可以想一想,算一算它经历的时间,然后再加上你自己刚刚走过的脚步,这样你就将青石小街记在心里了。  你要留心小街两边高高的青灰砖墙,留心青灰砖墙上那些被雨水浸湿了的墙缝,以及墙缝里的
在不久前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中,18岁的张晓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这是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给张晓和其他10位孝老爱亲模范的致敬辞。在18岁的张晓身上,“至孝”和“勇气”,就在于“14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娘是我的全部,我是娘的全部”    1993年3
江苏省高郵市南海中学魁星文学社成立于2010年,因毗邻古塔魁星阁而得名,又喻指社员能像魁星一样闪亮。文学社秉承“谱写青春旋律 追寻文学梦想”的宗旨,引导社员享受阅读与写作带来的喜悦。文学社不定期开展“魁星文学讲堂”活动,社员们尽情表达,思想的火花在交流对话中产生;研学旅行活动开阔了社员们的视野,丰富了生活体验;校园写作竞赛给了社员们展示的机会。文学社还组建小记者团,鼓励社员们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
晴空里一阵霹雳,快速飘来的乌云骤然间使天地暗黑了下来,一条条火链张牙舞爪地在头顶上的云层中酣畅游走。我不知所措骇然大哭。母亲飞快地把我塞到一块平时躲雨遮阳的巨石下,转身奔进瓢泼大雨之中,须臾不见身影。硕大的雨点里雾气升腾,一片迷蒙里,看着跟前的山溪翻滚着浑浊的洪流,惊恐让我暂时停止了哭喊。渐渐地,我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想捕捉母亲的一丁点信息,但除了震耳的雷声、刺眼的闪电和到处流淌的洪水声之外,我什么也
年年有魚
期刊
鉴赏空间  皇家寺庙万寿寺,庭院深深,古树森森,是闹市中的一块净土,拥有难能可贵的自然景观。可是,万寿寺的西墙外就是北京的西三环大道,每天车水马龙,又繁忙又喧闹。墙里墙外成了两个世界。那些喜鹊、山喜鹊,它们实在是无地可去,就把万寿寺的花园当成了自己的家;还有那只可爱的小松鼠,成了文学馆的一景。这些让作者回想到北京的过去:“乌鸦每天清晨和黄昏两度飞临北京上空,多到遮天蔽日的程度,真的可以叫做北京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