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唱歌(小小说)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晴空里一阵霹雳,快速飘来的乌云骤然间使天地暗黑了下来,一条条火链张牙舞爪地在头顶上的云层中酣畅游走。我不知所措骇然大哭。母亲飞快地把我塞到一块平时躲雨遮阳的巨石下,转身奔进瓢泼大雨之中,须臾不见身影。硕大的雨点里雾气升腾,一片迷蒙里,看着跟前的山溪翻滚着浑浊的洪流,惊恐让我暂时停止了哭喊。渐渐地,我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想捕捉母亲的一丁点信息,但除了震耳的雷声、刺眼的闪电和到处流淌的洪水声之外,我什么也没有得到。我更加慌乱,几次试着要爬上这块巨石看看母亲到底怎样了,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之后,满身泥水,我终于爬到了这块巨石上。艰难地睁着眼睛哭喊着“阿嬷——,阿嬷——!”
  突然,我听到了雷雨声中飘过来的时断时续的声音,好像是母亲在唱歌!我懵懂狐疑,把手搭在前额,努力向声音的方向张望。一阵狂风吹来,倏然间雨小了许多,我趔趄朝前一小步,站在巨石的边上,我看到了风雨中的母亲。在前方半山腰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上,母亲唱着歌,身体不停地扭动,好像还做着手势。她的周围,生产队里的100多只羊静静地站着,看着她,听着她,不时抖动身子,既像是应和,又好像要抖掉全身的雨水,母亲的歌声里不时有小羊的“咩咩”声从大羊的身子底下传出。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好像呆钝了。要知道,我从来没有听见母亲唱过歌,更没有看到她跳过什么舞,风雨中,她竟然为羊群歌唱,为羊群舞蹈!她和她的羊群在风雨中达到了某种如痴如醉的契合和激赏!
  雨又大了起来,我又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了,但我知道刚才那个场景还在继续,母亲和她的羊群雕塑一样镌刻在我的脑海!
  乡亲们羡佩地说,生产队的羊自从我母亲接手放牧以后,从来没有无端地折损过,每年还可以出栏30多只。
  母亲对父亲说:“这个孩子过去打雷下雨就吓得大哭大叫,从那天以后,再震的雷、再大的雨,他好像无事一样,不怕了。”木讷的父亲说:“练的呗。”是的,我承认,是母亲“练”了我。
  大哥二哥相继结婚以后,按照风俗与惯例,到了分家自立门户的时候了。母亲提出,三个儿子分作三家,他们老两个目前还能劳作糊口,要单独生活,不跟任何一家。我知道,母亲父亲之所以作出这个毅然决定,一则是考虑到我三姐和我还没有成家,二则是不想增加子女的负担,而且这样也能避免许多矛盾。但毕竟是60多岁的老人了,地里一锄一锹都要亲自干,畜厩里猪鸡要一瓢一勺亲自喂,再怎么干练和坚毅,都还是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在乡里的中学教书,三姐则在第二年嫁到了川街子上。父母的心头也释然了一些。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当然知道在山区农村要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要付出多少劳作和艰辛。所以,虽然我当时的工资不足百元,但还是尽可能地多孝敬父母一些。母亲爱吃甜食,父亲爱喝酒,自我参加工作以后,基本做到了母亲糖果不断,父亲日有酒喝。
  4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母亲来到了我简陋的宿舍,我看着她带着皮条扁担等东西,就知道要备春耕物什了。我把她领到大河沙滩买了碗羊肉米线给她吃后,就一起到供销社买农药、化肥。我考虑到她年高体弱,建议化肥请人挑回家,她说:“请人挑要花10块钱,还得供饭,我还能挑得动,我走慢点多歇几口气。”那种不容置疑的表情和语气,使我没有再坚持。我看着她挑着50多公斤的东西步履蹒跚地走在熙攘的街上,满眼的泪水扑簌簌砸在我的脚尖上,钻心地疼……
  四五月份的天气说变就变。我刚回到学校,转眼间,天昏地暗,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我拿起伞抱着雨衣冲出门外,顺着回家的山路猛追。
  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追到红沙沟,看到了风雨中母亲负荷持担的背影。我沙哑地喊:“阿嬷,等着!阿嬷,等着!”泪水和着雨水,那种苦涩的味道,至今在我口中回味。
  母亲没有听到我的叫声,一直向前而行。我冲到她的前面,看着她疲惫吃力的表情和全身被雨水汗水湿透的样子,我再次失声。虽然雨衣已没有作用,我依然为她穿上,同时用水鞋换下了被泥沙灌满的布鞋。之后,我抢过担子,旋即被母亲夺回。她说:“你晚上要守学生自习,回去吧!”她挑起担,头也不回地走了,口中还念念有词,好像是她的另一首歌。
  母亲的背影已看不见了,我仍然在风雨中站着。母亲那瘦弱的身子挑着沉重的担子,还要走五六公里的山路才能到家。这时我才明白,母亲这几十年就是这样,一头挑着家庭一头挑着日子,在风雨中踏出了一条伟大而平凡的人生之路!
  当我从呼和浩特一天之内赶到老家的时候,母亲已经驾鹤西去。母亲是在中秋之夜去世的。二哥二嫂说,当晚母亲很高兴,吃了点花生、青黄豆,吃了点月饼,到夜里11点多才去睡。凌晨两点多,他们去看母亲,感觉不像往常,扑上前去,才知母亲已然仙逝。我赶到的时候,大家正忙着料理后事。我大叫一声:“阿嬷啊——”撞到她的棺前,看到像平时睡着了的母亲,感觉全身的力气一下被抽空了,我瘫软在地,只剩下一点幽气支撑着啼号,三姐受到我的影响,立即就昏死过去……
  我的母亲走完了她人生80年的苦难历程,却在没有痛苦中离去。
  从8月16日中午开始,天空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山里又聚起了濛濛的雨雾,一丝丝的白雾飘荡在山林间,桂花正香,野菊正开,家乡像仙境一般。
  灵柩停了4天才发送。出殡那天,雨似乎更要大些。按照风俗,子孙都要跪棺,我抬头看了看,不见大哥和二哥,赶紧叫人去找。他们说今天就只该我跪棺。我深深地跪在泥水里抽泣,眼里已没有了泪水。乡亲们哭唱着颂扬母亲的曲调,我跟着乡亲们,也学会了像母亲她们一样在雨中唱歌。
  责任编辑 张颐雯
其他文献
1  18岁之后,我就执拗地认为,我的祖先一定是马背上仗剑生存的。18岁那年秋天,我第一次出门远行。天空变得高远,仿佛是被鹰的翅膀一下一下抬上去的。  我去的是山丹军马场,是武威的邻县,实际上相距100多公里而已。但已与我之前生活的平原两重天地。雪山、草地、碧蓝的水库、凉爽的山风、古老的被荒草盖住的丝绸之道。第一次知道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在那里养马,并在那里与匈奴大战。据说,那也是汗血宝马奔腾的地方。
成吉思汗的部队没有粮草官  每个人都要  自备干粮  牛肉干  羊肉干  奶酪干  压缩饼干  只有马是湿的  它只有不停奔跑  才能避免  倒下后被制成  马肉干  上海滩  漫步江边  看到滩涂上有鸟影起落  对岸依旧万家灯火  如果仔细分辨  从穿梭的人群中  也不难找到许文强与程程  只是江水中  多出了一艘艘  高挂着霓虹的广告船  把昔日的浪奔浪流  给碾平了  咏叹调的起源  刷牙的
【题记】对称是一种思想,人们毕生追求,并创造次序、美丽和完善。  ——赫尔曼·外尔  在自然科学和数学中,对称意味着某种变换下的不变性,即“组元的构形在其自同构变换群作用下所具有的不变性”,通常的形式有镜像对称(或者叫左右对称、侧对称)、平移对称、转动对称和伸缩对称等。  人们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通常会从对称角度考虑。对称性蕴含在许多事例中,它从简单到复杂的表现形式,是大自然形式的基础。初步掌握对称的
2017年7月,电视剧《白鹿原》《我的前半生》和电影《绣春刀2》的陆续上映,让演员雷佳音频频露脸。观众们这才惊讶地发现,虽然过往的小半生一直行走在“背”字上,但这个自称“八线演员”的人,却牢牢地踩住了运气,迎来了事业的春天。荧屏上,他可以粗糙呆萌,也可以成熟雅痞,这些气质混合着那张看着又丧气又欠抽又喜气的脸,成就了迷之“丧萌”雷佳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002年雷佳音考上上海戏剧学院,他
2019年10月31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时公布了各自的5G套餐资费,宣告中国正式进入商用5G时代。  这一让人翘首以盼的技术,与4G相比有何不同?快,将是诸多用户获得的第一直观感受。有多快?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学生前不久发布了自己测试学校5G网络的视频,结果令人振奋:平均下载速率在700Mbps左右,差不多是4G速度的10倍;下载音乐,只能看到“未
声音  外卖小哥的困境该怎么解?  2020年9月初,《人物》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起轩然大波。  随后,某外卖平台改进APP,让用户在下单时可以选择“多等5分钟”,却引来大家的批评,就连央视的节目也坚决反对这一点。因为如果这样做了以后,那些愿意多等5分钟的宽容用户可能不能及时拿到外卖,反而不愿意多等5分钟的用户依然可以及时收到外卖,这就造成了“好人吃亏”的新困境。  有的声
近年来,传统文化以接地气、有意思的方式走进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且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故宫成为“超级网红”,得益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和故宫对文创的成功打造,其发展方向是用科技手段和产品思维,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开去。  当下,新科技、新媒介掀开了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传统全新的生命力。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等也纷纷涉足传统文化,以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推广
在江南,在每一座小城小镇,要是你不走走这样的小街,那就不能说你的脚在江南走过。  这样的小街,多数由青石铺成。青石铺成的小街,有多长?有多宽?这些你都不必计算,你要看的是,青石小街上,那一块块布满断纹磨圆了边角的石头。你可以想一想,算一算它经历的时间,然后再加上你自己刚刚走过的脚步,这样你就将青石小街记在心里了。  你要留心小街两边高高的青灰砖墙,留心青灰砖墙上那些被雨水浸湿了的墙缝,以及墙缝里的
在不久前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中,18岁的张晓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这是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给张晓和其他10位孝老爱亲模范的致敬辞。在18岁的张晓身上,“至孝”和“勇气”,就在于“14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娘是我的全部,我是娘的全部”    1993年3
江苏省高郵市南海中学魁星文学社成立于2010年,因毗邻古塔魁星阁而得名,又喻指社员能像魁星一样闪亮。文学社秉承“谱写青春旋律 追寻文学梦想”的宗旨,引导社员享受阅读与写作带来的喜悦。文学社不定期开展“魁星文学讲堂”活动,社员们尽情表达,思想的火花在交流对话中产生;研学旅行活动开阔了社员们的视野,丰富了生活体验;校园写作竞赛给了社员们展示的机会。文学社还组建小记者团,鼓励社员们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