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对诊断帕金森病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NM-MRI)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运动分型的价值。方法搜集65例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组)和5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行NM-MRI扫描,分别观察黑质致密部(SNc)的面积、SNc面积与同层中脑面积的比值在帕金森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差异,分别绘制SNc面积、SNc面积与同层中脑面积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帕金森病的最佳临界值;此外,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震颤(TD)组20例和姿势不稳-步态障碍(P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的CT影像表现、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XGP患者的CT影像表现,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6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10例局限型,16例弥漫型,CT平扫显示为肾实质内局限或弥漫性囊实性或囊性肿块,多数伴肾盂结石或近端输尿管结石;肾周脂肪密度增加,肾周筋膜增厚,肾旁间隙散在渗出、渗液;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持续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多数患侧肾脏灌注减低。病理学以大量“泡沫样”巨噬细胞、组织细胞等形成的肉芽肿样结构为主,伴炎性细
目的荟萃分析肝硬化患者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期间使用8 mm和10 mm直径覆膜支架在临床结局方面的差异。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预先设计数据提取表,并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通过Cochran Q统计量检验,I2检验和亚组分析进行异质性评估。结果筛选出5项合格研究,共纳入489例患者(55.4%的患者置入8 mm直径支架,44.6%的患者置入10 mm直径支架)。在降低肝性脑病(HE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多模态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脏PEComa的CT、MRI、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例,肝右叶6例,肝左叶7例,病灶最大直径约7.3 cm,最小直径约1.3 cm,平均(3.77±2.17)cm。病灶内见出血2例,囊变坏死3例,脂肪成分2例。动脉期明显强化12例(均质强化10例,边缘向中心性强化2例),其中1例超声造影动脉期呈显著高强化。4例可见肝动脉走行于肿瘤边缘及内部。13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
目的应用随机游走算法半自动测量,提高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同期行头颈部CTA及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应用随机游走算法半自动提取CTA原始横断面图像颈动脉轮廓及血管中高亮区域的轮廓,进一步应用阈值法得到二值化图像并获取两部分面积,最后计算出颈动脉狭窄度,并与DSA评估结果相比较。结果随机游走算法应用于CTA原始图像半自动测量颈动脉狭窄度,与DSA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统CTA诊断轻、中度颈动脉狭窄
患者男,52岁.因“咳嗽、咳痰4月余,伴胸部胀痛及全身乏力20余天”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72 g/L.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较前减轻约4 kg.rn胸部CT:平扫示左侧胸腔内类圆形稍
期刊
目的 运用纹理分析及功能磁共振成像预测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方法 搜集74例有完整病理学资料及影像学图像的患者,分为突变型组及野生型组.在T2WI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ROI)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和病理学特征,旨在提高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5例肿瘤均为单发病变,肿块侵犯椎体或椎旁组织大多呈分叶状,骨质破坏边界不清。软组织肿块的平均CT值为53 HU。与脊髓信号相比,除1例病变T2WI信号不均匀外,病变在T1WI、T2WI呈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脊柱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准确诊断应结合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临床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影像学表现为病变一般呈分叶
目的根据影像学表现对具有一定比例(>1/3)非强化性肿瘤(nCET)的胶质母细胞瘤(GBM)进行分类,并探讨分类对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GBM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对nCET的影像形态学表现进行分类:团块型、仅白质或灰质型、混合型,并根据影像表现中是否具有团块样形态进行分组,计算年龄、性别、IDH1突变状态的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DH1突变状态在三种影像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影像学分类与IDH1突变状态相关。IDH1突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临床证实的CS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DWI及DCE-MRI扫描,统计对比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加用DCE-MRI、DWI后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临床证实的58例CSP中,根据MRI分型,Ⅰ型15例,Ⅱ型33例,Ⅲ型10例。DCE-MRI中,有54例绒毛组织强化幅度较正常子宫肌层高且快,且呈“快进快出”改变。绒毛活性减低3例,强化幅度不同程度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探讨胸骨中线孔(胸骨孔)特征及其毗邻组织,为临床避免胸骨介入潜在危险因素提供安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2000例胸部MSCT资料。通过观察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图像,分析胸骨孔一般特征及其毗邻结构,并对胸骨孔宽度、皮下脂肪厚度、胸骨孔与毗邻组织距离和皮肤到心包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胸骨孔发生率为4.6%(92/2000),74例(80.4%)胸骨孔位于胸骨下段第五肋软骨交界处(CCJ),12例(13.1%)位于第六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