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添加剂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uan898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卫生部一口气对外发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蜂蜜》等4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新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简称“新标准”)中,大米被允许添加包括防腐剂在内的三种添加剂。
  面粉增白剂使用之争刚刚尘埃落定,大米又再度引来关注,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始终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公众的关注程度丝毫不减。
  
  大米添加剂再起风波
  被允许添加在大米中的三种添加剂分别为淀粉磷酸酯钠,功能为增稠剂;双乙酸钠,功能为防腐剂;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功能为增稠剂、被膜剂。
  其实,在新标准发布前,双乙酸钠和脱乙酰甲壳素早已在卫生部于2007年发布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开始被允许使用在大米里,两者的限量值与新标准无异。
  去年,新标准曾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可用于大米中的添加剂包括淀粉磷酸酯钠、双乙酸钠和脱乙酰甲壳素。与近日发布的最终稿,并无区别。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也没有收到对上述三种添加剂在大米中使用的异议。
  出乎意料的是,在新标准正式发布后,被允许在大米中使用的三种添加剂却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可见,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与食品添加剂有关或“貌似”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让百姓成了惊弓之鸟,甚至“谈添加剂色变”。
  长期从事大米研究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周显青认为,“大米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相对稳定,在安全水分下,微生物变化非常小。大米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本刊记者看到,关于大米是否应该使用添加剂,网友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多数网友希望吃到原汁原味没有任何添加的大米,而网友汉吉柯德则称:“大米适量添加防腐剂,对于抵御气候等原因所致霉变、延长贮存时限、减轻仓储损耗浪费及降低运输成本,好处不言而喻。此中科学道理,希望有关专家多为民众释疑解惑。”
  
  日常生活离不开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正在被‘妖魔化’。”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解释说, “那些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添加物并非是食品添加剂,人们把违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混淆了,食品添加剂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香料、香精类的最多,达到1800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香料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说,食品添加剂的一些品种毒性非常低,有的已经是食物成分的一部分,比如某些淀粉。
  王竹天举例说,我们假设一个人每天都吃5斤的主食,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我们就把所有的添加剂折合到主食里,一个人按照这样的量吃80年来计算,评估累计吃进去这些添加剂也不会对人造成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也表示,总体来说,大家可以放心,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经过非常保守的做法制定出来的。“至少从现在得到的信息来说,无论国际、国内,好像没有看到一例由于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
  现有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多是非食品添加剂所致,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辣椒中添加的苏丹红、面粉中加的吊白块等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而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在烟台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贺君看来,食品添加剂正在为非法添加的非食品添加剂背黑锅。
  瘦肉精作为一种动物用药的统称,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长、促进瘦肉生长。人如果食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中的一类)的食物后,容易引起神经系统问题。但盐酸克伦特罗并非食品添加剂。
  为了让豆芽快速成熟,人为添加尿素,这就是俗称的毒豆芽,但尿素也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熟肉制品中添加的俗称“金黄粉”的酸性橙、白砂糖、蜜饯;银耳中添加的工业硫磺;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中使用的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等成分,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但也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把一切问题都算到食品添加剂身上,是不公平的。这也很容易引起公众误解,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贺君说。
  
  没有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安全
  如果没有添加剂,人们每天吃到的东西就回到上世纪50年代以前。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表示,过去人们只能吃到时令水果,季节一过,只能做成罐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每天吃的很多食品中使用了许多添加剂,新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万种,其中80%为香料。直接食用的有3千至4万种,常见的有600到1000种。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秘书长薛毅认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薛毅说:“食品添加剂现在被妖魔化了,这不正常。消费者对食物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品无法有足够的时间运输和出售,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吃到放心的食品。中国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不比国外多。目前,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余种。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数据显示,美国国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922种。”
  “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孙宝国也这样认为,食品添加剂不但对身体没有坏处,反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物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品相”和口感,还有利于食品加工,能更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最重要的是,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保存,能够防止变质。“比如,以前的零打酱油放置时间久了会长毛,很不卫生,但加入防腐剂以后这一问题就不存在了。”
  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来说,食品添加剂甚至是“救星”。“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就需要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这些食品添加剂实现了无糖食品供应。”孙宝国说。
  其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理与药物一样,关键在于衡量剂量与效应的对应关系。孙宝国表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要性。食品加工如果可以不用食品添加剂就不能加。例如,卫生部于今年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面粉增白剂;第二,安全性。除了科学实验之外,至少有两个发达国家使用后证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我国才会给予批准(少数例外,如桂皮等);第三,合法性。食品企业只有使用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才是合法的行为。
其他文献
我们的学生用眼睛接触一幅幅名画,用耳朵感知一首首名曲,用心灵阅读一本本名著时,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感的增强、趣味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命教育以人的生命成长为主线,围绕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专
受人力成本、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东南沿海企业纷纷向中西部内迁,这种迁移被称为产业转移。  这对于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中西部地区自然是一大利好,大背景下,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挂牌成立。  2011年10月,包括郴州、衡阳和永州三市在内的湘南地区获批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事实上,由于临近经济发达地区
陪伴不应该只停留在和孩子在一起,家长更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精神支柱,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  文超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年在手术室工作。在这次新冠肺炎抗疫期间,她和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者一样,选择逆行湖北,而且是深入了情况一度比当时的武汉还严峻的鄂州,在重症监护室工作。  今年,牛文超的家庭入围了2020 年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提名奖的名单。我们对最美家庭什么样非常好奇,于是,利用这次
马上退休了。这是最后一次写主编的话。  在《父母必读》杂志做了19年编辑,其中有15年当主编。话说了很多,直接的和间接的,杂志里的和杂志外的。每个月到这个时候都要费一番心思:这次说点什么呢?终于可以不写了,有点如释重负。  做《父母必读》杂志有一个最大的获益,就是可以无数次地从妈妈怀孕开始到宝宝出生、成长,周而复始地一遍遍走过。跟父母分享其中的幸福与烦恼、惊喜与意外;从专家那里了解养育知识、前沿信
儿童创造力的养成,不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特定的场合,可以随时随地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妈妈的分享吧!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对创造力的培养是全球妈妈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前面我们已经阐明环境在孩子创造力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孩子创造力发展的表现方式,以及父母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创造力。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究竟该如何具体地做?我们想通过对一些妈妈的采访,请她们谈谈亲身感受到的成长环境对孩子创造
对于中型SUV来说,了座设计似乎司空见惯,不过也有车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它就是冠道。  虽然疫情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影响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新车该发布还得发布,今天试驾的车型,就是广汽本田刚刚中期改款上市的新款冠道。  按照惯例,每款车型的中期改款都不会有太多变化,无外乎就是一些细节的调整和升级。新款冠道也不例外,用“大改没有,细节升级”来形容新款冠道再合适不过。  说实话,从远
追问是课堂常用的教学手段,体验活动中结合恰当适时的追问,常常更能彰显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启迪,使体验活动更能促进学生思考和感悟,直抵内心深处,最终获得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行为的落地。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体验活动教学成为了教师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体验活动,学生探索了未知的领域。然而,学生的课堂感悟和体验往往是不够完整、不够深入的,需要老师发挥好引导者的作
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使社会对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遵循这一要求,结合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面窄、自我判断狭隘、学习与发展方式单一、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我们引进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我们以本校现有资源为基础,通过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及内容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国际理解教育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
煤气化总公司职工张治国,太原  2011年的春节,对于张治国来说,和往年没什么不同,他已经习惯了不能和家里人一起吃团圆饭。张治国是山西省太原市煤气化总公司的一个普通职工,在这个岗位十四年了。这十四年里,几乎每个年夜饭他都要“错过”。  大年三十下午,院里很多人家都开始忙活着贴对联,而张治国一家还没动静,治国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儿子今天要加班,还没有回家,所以等儿子回来了才贴对联。  下午6点,在零
习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总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为广大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北京市中小学校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深入开展,使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与学生共度“六一”,并发表了《从小积极培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