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视美国教育》抓住美国教育的一些重要方面,如美国的天赋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大学校长的选拔、大学教师的晋升以及教育改革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评述和分析。
天赋教育就是对天赋儿童的教育。在美国天赋儿童并不神秘,一般能力超常(gifted)或特殊能力超常(talented)者,都被视为天赋儿童。虽然我们无法为孩子选一颗神童的头脑,但我们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实施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才能享受的基础教育——只面向2%~5%的高智商孩子的“天赋教育”!天赋教育也就是英才教育,是面向那些资优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
许多中国家长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神童?
美国家长也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是“神童”,但并不太热心。领孩子去测试IQ,很方便,只要达130以上,就可进神童天赋班。但测IQ的人不多。其实,不用看测,稍留心看一看孩子的行为就能知道。
俄亥俄州的“英才教育提倡中心”作为非盈利性的民间天赋教育研究机构,对“天赋儿童”就有精彩描述:具有天赋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他们常常不是课堂里最聪明、最听话的孩子。有时,他们会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取笑老师,哗众取宠。有时,他们又会坐在教室的角落闷不吭声。
与那些只具一般智商的孩子一样,天赋儿童也有着千变万化的个性和爱好。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可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能很快地解决难题
◎喜欢有计划,有条理
◎有着非凡的记忆力
◎喜欢同成年人或年纪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朋友
◎喜欢质疑权威
◎喜欢开开轻松的玩笑
◎经常“白日做梦”
◎想些与众不同的问题
◎容易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看得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具有幽默感
◎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早熟
◎投入比别人少的努力,但得到比别人多的成功
◎智商在130以上
◎天赋儿童会有不同一般的好奇心
……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中国孩子一般都表现得相当突出,特别是数学。许多华裔家长都引以为荣。为什么年龄越小中国孩子领先美国孩子的差距越大,年龄越大领先的差距越小?到高中以后,与优秀的美国孩子就基本没有差距了?为什么……
经过潜心研究美国的天赋教育,我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是聪明的孩子,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智慧的学生。
聪明的孩子和智慧的孩子有没有区别?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们以“西安事变”的教学为例子,可清晰地看出两者的巨大差别:中国的重点学校里,老师讲完史实后,要求学生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学会”为目的,满足于考试结果。美国的天赋教育则是八仙过海,如:什么都不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制作一份当时各党各派报纸;或者只给几个辩论题,让孩子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老师也会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果蒋不妥协?如果张、杨不和共产党合作?如果张、杨把蒋处死?如果蒋逃出西安……甚至让学生自己设想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在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组织观点的过程中,培养了“会学”的能力。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
聪明的孩子
1.能够知道答案
2.带着兴趣去听
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4.能抓住要领
5.完成作业
6.乐于接受
7.吸收知识
8.善于操作
9.长于记忆
10.喜欢自己学习
智慧的学生
1.能够提出问题
2.表达有力的观点
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4.能演绎推理
5.寻找课题
6.长于出击
7.运用知识
8.善于发明
9.长于猜想
10.善于反思、反省
从“西安事变”的教学比较看,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包揽了“聪明的孩子”的所有特点;美国天赋教育培养的学生囊括了“智慧的学生”的所有表现。
杨振宁教授和丘成桐教授对于中美优秀学生的优劣存在不同看法。其实,前者认同的是中国教育培养的“聪明的孩子”;后者赞赏的是美国教育培养的“智慧的学生”。
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这两者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
我曾有过让我冷汗直冒的反思!
这里,我也想请读者认真想一想这个问题。
天赋教育就是对天赋儿童的教育。在美国天赋儿童并不神秘,一般能力超常(gifted)或特殊能力超常(talented)者,都被视为天赋儿童。虽然我们无法为孩子选一颗神童的头脑,但我们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实施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才能享受的基础教育——只面向2%~5%的高智商孩子的“天赋教育”!天赋教育也就是英才教育,是面向那些资优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
许多中国家长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神童?
美国家长也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是“神童”,但并不太热心。领孩子去测试IQ,很方便,只要达130以上,就可进神童天赋班。但测IQ的人不多。其实,不用看测,稍留心看一看孩子的行为就能知道。
俄亥俄州的“英才教育提倡中心”作为非盈利性的民间天赋教育研究机构,对“天赋儿童”就有精彩描述:具有天赋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他们常常不是课堂里最聪明、最听话的孩子。有时,他们会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取笑老师,哗众取宠。有时,他们又会坐在教室的角落闷不吭声。
与那些只具一般智商的孩子一样,天赋儿童也有着千变万化的个性和爱好。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可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能很快地解决难题
◎喜欢有计划,有条理
◎有着非凡的记忆力
◎喜欢同成年人或年纪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朋友
◎喜欢质疑权威
◎喜欢开开轻松的玩笑
◎经常“白日做梦”
◎想些与众不同的问题
◎容易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看得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具有幽默感
◎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早熟
◎投入比别人少的努力,但得到比别人多的成功
◎智商在130以上
◎天赋儿童会有不同一般的好奇心
……
在美国的中小学里,中国孩子一般都表现得相当突出,特别是数学。许多华裔家长都引以为荣。为什么年龄越小中国孩子领先美国孩子的差距越大,年龄越大领先的差距越小?到高中以后,与优秀的美国孩子就基本没有差距了?为什么……
经过潜心研究美国的天赋教育,我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是聪明的孩子,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智慧的学生。
聪明的孩子和智慧的孩子有没有区别?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们以“西安事变”的教学为例子,可清晰地看出两者的巨大差别:中国的重点学校里,老师讲完史实后,要求学生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学会”为目的,满足于考试结果。美国的天赋教育则是八仙过海,如:什么都不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制作一份当时各党各派报纸;或者只给几个辩论题,让孩子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老师也会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果蒋不妥协?如果张、杨不和共产党合作?如果张、杨把蒋处死?如果蒋逃出西安……甚至让学生自己设想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在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组织观点的过程中,培养了“会学”的能力。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
聪明的孩子
1.能够知道答案
2.带着兴趣去听
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4.能抓住要领
5.完成作业
6.乐于接受
7.吸收知识
8.善于操作
9.长于记忆
10.喜欢自己学习
智慧的学生
1.能够提出问题
2.表达有力的观点
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4.能演绎推理
5.寻找课题
6.长于出击
7.运用知识
8.善于发明
9.长于猜想
10.善于反思、反省
从“西安事变”的教学比较看,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包揽了“聪明的孩子”的所有特点;美国天赋教育培养的学生囊括了“智慧的学生”的所有表现。
杨振宁教授和丘成桐教授对于中美优秀学生的优劣存在不同看法。其实,前者认同的是中国教育培养的“聪明的孩子”;后者赞赏的是美国教育培养的“智慧的学生”。
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这两者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
我曾有过让我冷汗直冒的反思!
这里,我也想请读者认真想一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