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式教学法;朗读;情境;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0)03(B)—0056—01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收集、处理语言信息,使学生通过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法呢?
一、朗读教学,初步体验
在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影碟、网络等正在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难以以宁静的心态诵读优秀的读物。而真正的语文课应把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教学。阅读可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让学生体验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和独特思考。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能唤起学生的爱憎情感。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听讲效率,教师在朗读时,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如笔者在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先让学生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体验如果是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则消息的感受,又如果是得到解放的江南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时的感受,再假如是蒋介石的官兵听到这则消息后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这则消息的情感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是只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我们上课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发现并解决某些问题,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验。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值得回味的情境和体验的机会。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笔者把角色扮演引入了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角色表演的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人物内心思想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没有表演的学生则对角色扮演者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把握了皇帝、骗子、大臣们的内心思想活动,体验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阅读,拓展体验
除了在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之外,还应该将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以拓展学生的体验,加强学生的体验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的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由于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从而不能完全地理解课文,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文学时,多做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类似读后感,可以是对文章主题、语言结构、行文风格的思考,也可以是记录一些精彩的句子。如阅读《西游记》时,笔者除了要求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之外,还要求学生找一些打动他们的骈句。那些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就转化成了他们自己的体验。当然,学生在进行体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体验的多元性,“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价值观不同体验就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不同体验也不同。
体验式教学能加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能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0)03(B)—0056—01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收集、处理语言信息,使学生通过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法呢?
一、朗读教学,初步体验
在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影碟、网络等正在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难以以宁静的心态诵读优秀的读物。而真正的语文课应把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教学。阅读可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让学生体验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和独特思考。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能唤起学生的爱憎情感。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听讲效率,教师在朗读时,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如笔者在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先让学生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体验如果是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则消息的感受,又如果是得到解放的江南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时的感受,再假如是蒋介石的官兵听到这则消息后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这则消息的情感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是只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我们上课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发现并解决某些问题,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验。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值得回味的情境和体验的机会。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笔者把角色扮演引入了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角色表演的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人物内心思想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没有表演的学生则对角色扮演者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把握了皇帝、骗子、大臣们的内心思想活动,体验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阅读,拓展体验
除了在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之外,还应该将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以拓展学生的体验,加强学生的体验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的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由于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从而不能完全地理解课文,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文学时,多做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类似读后感,可以是对文章主题、语言结构、行文风格的思考,也可以是记录一些精彩的句子。如阅读《西游记》时,笔者除了要求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之外,还要求学生找一些打动他们的骈句。那些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就转化成了他们自己的体验。当然,学生在进行体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体验的多元性,“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价值观不同体验就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不同体验也不同。
体验式教学能加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能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