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辅助MicroLED巨量转移技术进展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量转移是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颗微米尺度的MicroLED芯片从源基板精准转移到显示基板上的制造技术,在转移良率、精度和速率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成为制约新一代显示产品的技术瓶颈.基于激光-材料界面的相互作用已经发展了多种激光辅助转移技术,该种技术具有对器件损伤小、高度可选择性、响应快速高效等优势,目前成为极具潜力的巨量转移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巨量转移目前的技术实现方式和技术难点,随后评述了基于激光辅助的超薄微器件转移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激光辅助的基本原理、转移工艺过程和目前达到的技术水平,最后探讨了在MicroLED芯片巨量转移领域的发展前景及挑战.
其他文献
<正>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指糖尿病引起的以心脏结构和心室舒缩功能改变为特点的一种心脏病变,以心悸怔忡、心绞痛、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冠状动脉微小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需要排除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1-2]。目前,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全球负担正在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糖尿病最主
期刊
主体性问题在学界一直是讨论热门话题。弗洛伊德、拉康、齐泽克、笛卡尔等人都从不同角度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论述。本研究拟从主体性问题角度入手分析赛博朋克电影中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主体的建构与身份认同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开创赛博朋克电影类型的代表《银翼杀手》为案例分析对象,探讨电影中人与复制人如何在争取"主体性"上展开的斗争、主体"人"面对他者"复制人"时产生的自我焦虑、他者"复制人"通过生殖来获得主体
为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挖掘专业课中课程思政资源,探究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思政资源进行了梳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从而实现《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的育人目标。
[目的]探究太阴中风证候要素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530例太阴中风证病案,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太阴中风证候要素;用复杂网络法,筛选太阴中风临床特征。[结果]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具备相对独立性,特征值均在1以上且累积贡献率大于75%的16个主成分,经过因子旋转法提取16个因子组合,得出太阴中风证候要素如下:血证(2.917%),水证(2.102%、1.965%、1.790%、1.635%、1
上游居民实践中甚少收到生态补偿资金,流域生态补偿的普惠性亟需提高。普惠的生态补偿不仅要增加上游居民的获得感,还要通过准确把握上游居民接受生态补偿意愿及其偏好让他们得以获得与生态增益行为贡献相匹配的补偿。以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基于条件价值法研究了上游居民接受生态补偿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上游地区基于居民最小受偿意愿的合意生态补偿规模约为165.6
从癌症患者养育忧虑的相关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国内学者及医护人员对癌症患者养育忧虑问题的关注,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策略与参考,以促进国内肿瘤心理护理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隧道及地下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隧道施工方法有钻爆法、TBM(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法和部分断面掘进机法。钻爆法施工断面尺寸难以控制,施工精度低、安全性差,也易造成环境破坏;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仅适合长距离圆形断面隧道,成本投入大。部分断面掘进机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采用悬臂式掘进机的隧道施工方法,相比于煤矿巷道掘进,隧道施工断面大,截割的岩
将“德学五进”教育理念融入《食品微生物检验》混合式教学中,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信息化技术的有机融合,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新尝试。本文详细说明了将“德学五进”教育理念融入《食品微生物检验》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思路、教学流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是一项新颖并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在显示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MicroLED拥有亮度高、功耗低、寿命长、响应时间短和稳定性高等优点。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手机等微小型显示器,也可应用于家用电视、会议墙等中大型显示器,在显示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虽然Micro-LE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新生代人群涌入各行各业,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群。如何管理这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员工成为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而雇主品牌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结果,有着吸引贤士和留住将才的作用,已有学者进行了其对工作绩效、求职意向、离职问题等的研究,然鲜有研究者研究雇主品牌对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动性行为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将以雇员感知到的内部雇主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