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之利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8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为了快速地与教改和新课程接轨,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它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发展,逐渐完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并成为他们受用终身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教学改革;合作学习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一中
  内蒙古通辽028000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为了快速地与教改和新课程接轨,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它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即是以分组学习为主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愿景和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激励机制,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体系。要注意的是,它不同于以往的课堂“形”上的转变一一只是摆桌子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的角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还很简单。小组合作学习却是从“神”上加以改变,彻底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让它变成一种新的学习机制。
  要科学合理地创建学习合作小组。创建小组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之后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组成员之间的特点是异质的而非同质的,也就是说,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不同,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不同,才能更有利于小组之间的互相学习,团结合作。
  小组创建之后的第一次合作就是建立组名、组训、口号、愿景、目标,落实角色及职责。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不同学科的课代表,不让一个成员做旁观者。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共同进步。而且,一定要把这个第一次的成果书面化,不能只是口头的承诺,要让每个成员都牢记在心,要张贴在醒目之处,时时提醒自己。让每一个成员都写出承诺书,签字留存。这都是避免流于形式的有效做法。大家共同去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让小组成为温馨和谐的小家,让班级成为温馨和谐的大家。
  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形成之后,课堂不再是“一言堂”的课堂了,一切学习活动都走向了真实和高效。这时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班级模式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活跃的小组,充满活力的班级。小组合作与传统的班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人心中都有美丽的愿景,小组也有共同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为家长学”“为老师学”的传统思想被抛弃,真正意识到为自己的梦想在努力,为实现愿景在付出,为了自己,一切都值得!一个人的热情被点燃,那他的潜能自然而然就会被激发出来,所有的困难也都不再是困难了。
  二是从“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共赢”。每个小组的学科课代表是这科老师的小助手,小助手组织本组成员把老师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意见综合的方式,形成书面材料,以各在全班展演。这样小组问甚至全班问就能互通有无,你的变成我的,我的变成你的,由最初的观点的接受变成思维思想的接受。久而久之,资源共享之后,思想也会共享,思维方式随之转变并日臻完善。过去的你嫌我学习习惯不好,我嫌你品质有问题,这样的负面思想没有了,变成了每个小组成员都值得信赖、值得尊敬。这个小组就成了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先进学习小组。
  三是由课堂上的“倾听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过去的课堂,主要以老师的传授为主,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依赖,以致最后达到老师不讲学生都不知学什么的状态。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课堂是单一的,最后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的天赋和兴趣得不到施展和培养;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学变为以“学”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学会了倾听,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自主探究,团体合作,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另外,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包揽课堂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虚心学习的、充满导学智慧的“大同学”。教师一定要牢记自己只是一个“导学者”,千万不能包办学生的问题。一句话,教师要放低身价,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这样的课堂是双向、平等、民主的课堂。
  最后要说的是,班级里一定会有学习表现差的学生,千万不能把这样的学生分在一个组里,对他们采用冷处理。只要不闹事,一切听之任之,这会毁了学生一生。要把这样的学生分在不同的组里,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和关注,并采用个性化指导方案,定期约谈。同时,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与他们成为朋友,帮助他们补齐所缺知识,维护他们的尊严,树立他们的信心,以期用最短的时间缩小组间的学习差异,最后缩小全班的学习差异。
  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发展,逐渐完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并成为他们受用终身的社会意识。
其他文献
菌种的保存和使用,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检验工作中植株的病原菌接种鉴定,用标准菌种做对照就更为重要。如何使该菌种保存的时间长而不丧
一年一度的纽约军械库冬季古董展于2014年2月2日落下帷幕,与以往相比,今年为期10天的纽约冬季古董展中洋溢着更加浓郁的中国风。走在宽敞的展览场中发现,除了有经营欧美古董
引言据大面积调查和水培试验诊断鳍果表明,引起山地柑桔黄叶枯梢病的直接原因,从营养角度分析有二种可能;一是缺硼,二是缺钙。这两种缺素的枯梢症状相似,但叶片发病部位和程
关于寄主的呼吸作用与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早已为一些研究工作者所注意(1956;Bawden,1950)。感染了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的植株和健株的气体交替强度的比较试验中,有些作者
1982年秋季我们在北京市门头沟青白口公社青白口大队发现了一种为害核桃的新害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赵仲岭同志鉴定为毒蛾属,国内新记录种核桃毒蛾(Lymantria juglans chao
期刊
我国过去均以欧洲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学名命名东北三省及山西省落叶松上的鞘蛾。笔者经约5年的调查、整理结果,发现在我国北方落叶松分布区系里有3种鞘
众所周知,甘薯黑斑病的病薯含有毒质,牲畜误食较多可引起中毒,患气喘病,严重的可以致死。用病薯作为发酵原料时,则毒害酵母菌和糖化酶菌,使发酵延缓,并降低酒精质量和产量。
农业部于1981年10月4日—31日在北京举办“种子病理和植物检疫讲习班”。讲习班由丹麦专家保尔·尼尔高博士等五人讲授了种子病理学,种传真菌,种传细菌,种传病毒以及种子检
作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过程,简称“病程”。病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了解这三个时期中的病源、环境、寄主三者的相互关系,在病害防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