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的影响程度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9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在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措施来进行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状况的到了有效地改善,因此,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40-02
  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病痛的干扰,最终对其睡眠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1-2]。本研究将对我院90例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9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女性,60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45岁。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Ρ>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了下列方法。
  1.2.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情感理解以及心理支持,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适当的缓解对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特别是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治愈疾病有信心,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可以让患者使用心理调节法来对其失眠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来应对失眠情况。
  1.2.2 行为干预 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体育锻炼项目,运动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或白天,严禁在睡前运动。此外,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还必须确保患者的作息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晚饭后严禁使用刺激性物品,同时还必须告知患者不能长期使用安眠药,以免对此类药物形成依赖。
  1.2.3 饮食干预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适当调整。失眠患者的晚餐必须清淡,且不能过饱,严禁在夜间饮用咖啡或茶。在对患者的饭菜进行安排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适合患者的口味,让患者多吃鸡蛋、瘦肉、蔬菜以及水果。
  1.2.4 沟通交流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后,根据其具体病情来对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制定,确保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1.3 评价指标与方法
  1.3.1 睡眠质量 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定均采用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来进行主观评定,其分值为0-21分,总分大于5分为睡眠质量差,该表由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完成[3]。
  1.3.2 负性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来對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此次评定的项目共有20个,分为4级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来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衡量,其中包含了20个条目,4级评分[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其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睡眠是一种呈周期性发生的特殊状态,它是由不同时相所组成的,因此,对周围环境的改变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睡眠不仅是人体的一种生理需求,而且也是人体的一种能力,它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生理现象之一,是人体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之一。
  睡眠障碍是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常见症状,特别是刚入院的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几率更大。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常出现各种睡眠障碍.它既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住院患者的失眠症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心态、抑郁情况、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紊乱状况等指标均与行传统护理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综上所述,在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措施来进行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状况的到了有效的改善,因此,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金霞,许伟.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3:8108.
  [2] 杨成玉.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1:289.
  [3] 洪梅,张惠文,陈秋云,湛惠萍.护理干预对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665-666.
  [4] 周素芳.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18:131-133.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是小学教学当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英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针对小学生就非常有必要开展互动式教学,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以此来提升小学英语